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临床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器械进行相互配合。比如在体格检查中,叩诊锤是医生用以检查神经肌肉反射的器具,其多以一块橡皮和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柄子构成,使用时用橡皮端轻轻叩击有关部位以观察神经肌肉的反射;同时,医生随时还要使用到其它器械,比如大头针,其用于测试病人的痛觉,又比如医用手电筒等,其用于病人瞳孔、口腔或者其它部位的照射,所以可谓物件繁多。由于这三种器械都是单独使用,比较分散,医务人员在临床或出诊使用、携带、管理都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将叩诊锤、大头针和医用手电筒合为一体,便于携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一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一LED照明灯,所述筒体上设有容置电池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LED照明灯通过一电线呈电性连接,所述筒体上设有一用于控制所述LED照明灯的开关;
所述筒体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LED照明灯位于所述筒体的同一端,所述第二凹槽内卡设有一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自由滑动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上连接有一金属刺针,所述金属刺针内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相对分布的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之间通过一旋转机构连接有一可以360度旋转的锤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之间通过一旋转机构连接有一可以360度旋转的锤头的具体结构包括:
所述第一卡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所述锤头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均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使用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帽头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使用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帽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进行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设有一卡夹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锤头的两端的材质均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装置的材质为塑料或者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为圆柱形筒体。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将医用手电筒、金属刺针(具有传统大头针功能)和叩诊锤三者合为一体,对其的使用、携带以及管理都极为方便,使得体格检查更方便进行,有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医生对器械进行更高效的管理;而且,本装置将多器械合为一个结构,如把金属刺针(具有传统大头针的功能)和叩诊锤收起时可以正常使用医用手电筒功能、把金属刺针向前推出可以正常使用大头针功能、旋转打开叩诊锤可以正常使用叩诊锤功能,换言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项功能,真正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医用手电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医用手电筒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叩诊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金属刺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体;2-LED照明灯;3-第一凹槽;4-电线;5-开关;6-第二凹槽;7-滑动装置;8-金属刺针;9-第一卡板;91-第一通孔;10-第二卡板;101-第二通孔;11-旋转机构;12-锤头;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第一帽头;16-第二帽头;17-卡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一筒体1,其中筒体1为圆柱形筒体,在筒体1的一端设有一LED照明灯2,筒体1上设有容置电池的第一凹槽3,比如可以放置提供电源的7号电池或者5号电池等,第一凹槽3与LED照明灯2通过一电线4呈电性连接,并且,筒体1上还设有一用于控制LED照明灯2的开关5,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医用手电筒的功能。
如图1~4所示,在筒体1上设有第二凹槽6,第二凹槽6与LED照明灯2位于筒体1的同一端,第二凹槽6内卡设有一滑动装置7,滑动装置7上连接有一金属刺针8,金属刺针8内置于第二凹槽6内,以保证在不使用金属刺针8时,金属刺针8可以不被其它干涉物撞歪或者撞断,从而得到很好地保护。其中,滑动装置7可以在第二凹槽6内自由滑动,从而带动金属刺针8伸出筒体1的端部或者收于第二凹槽6内。基于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大头针的功能。
筒体1的另一端设有相对分布的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之间通过一旋转机构11连接有一可以360度旋转的锤头1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其具体结构为:第一卡板9上设有第一通孔91,第二卡板10上设有与第一通孔91对应的第二通孔101;锤头12的相对侧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3和第二连接杆14,第一连接杆13的自由端和第二连接杆14的自由端均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杆13的自由端穿过第一通孔91,使用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帽头15与第一连接13进行螺纹连接,第二连接杆14的自由端穿过第二通孔101,使用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帽头16与第二连接杆14进行螺纹连接。基于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叩诊锤的功能。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筒体1上还设有一卡夹装置17。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时,可通过该卡夹装置17将其卡至工具挂袋或者其它易于挂置的地方,非常方便携带和管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锤头12的两端的材质均为橡胶,橡胶作为一种软质材料,可以保证即使锤头12具备较大的冲击力,病人的身体也不容易受损伤。滑动装置7的材质为塑料或者橡胶,其可通过注塑工艺以制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功能作进一步的描述:
(1)医用手电筒功能的使用:医生在检查病人口腔时,将锤头12旋至图1或图2所示状态,并旋紧第一帽头15和第二帽头16以将锤头12固定于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之间,再推动滑动装置7以将金属刺针8收于第二凹槽6内(如图1或图2所示的状态),打开筒体1的开关5,即可正常使用医用手电筒功能。
(2)金属刺针(即大头针)功能的使用:医生在检查病人血液系统病变时,将锤头12旋至图4所示状态,并旋紧第一帽头15和第二帽头16以将锤头12固定于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之间,再推动滑动装置7以将金属刺针8伸出筒体1的端部(如图4所示状态),即可正常使用大头针功能。
(3)叩诊锤功能的使用:医生在检查病人神经系统时,推动滑动装置7以将金属刺针8收于第二凹槽6内(如图3所示状态),将锤头12从图1(或图2)所示的状态旋转91度至图3所述的状态,然后旋紧第一帽头15和第二帽头16以将锤头12固定于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10之间,即可正常使用叩诊锤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体格检查装置,将医用手电筒、大头针和叩诊锤三者的功能集成为一体,便于携带,真正实现了一物多能的技术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