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2400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股动脉穿刺后的压迫止血结构,具体是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属于医疗辅助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血管造影和血管内导管介入治疗,具体的手术操作一般是经腹股沟皮下穿刺股动脉来实施。当造影或者治疗结束以后,需要拔掉导管,然后由医护人员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手术切口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压迫止血时间一般需要30分钟以上。由于较长时间的手指局部按压,使得医护人员的体力消耗和工作强度增大,稍有疏忽和责任心不强就可能造成压迫点移位,造成无法止血的事故。也有用压迫带或者盐带袋体,但是由于位置特殊,很难放稳。一些关于穿刺压迫止血的装置,例如专利号为CN202437236U公开的一种心血管造影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由固定卡夹、托板、套管、滑动杆、支撑弹簧、支撑杆、挤压板组成,下板面设有紧固螺栓的固定卡夹上板面上连接固定着弧形托板,固定卡夹侧板外壁连接固定着套管,套管内滑动套装着与其内径相适应的下端设有限位凸起的滑动杆,限位凸起与套管下端之间的滑动杆上套有支撑弹簧,滑动杆上端连接固定着倒“L”形支撑杆,倒“L”形支撑杆的立杆下端连接固定着与弧形托板相对的圆形挤压板。通过挤压板压住穿刺点,代替人工压迫,但是压板会给病人造成不适,而且整个装置碍事,对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病人稍微移动,压迫效果就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为造影术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压迫效果好,使用方便,对病人不会造成过度的束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包括压迫主体,所述压迫主体包括压迫口袋、设置在所述压迫口袋一端的第一固定件和设置在所述压迫口袋另一端的第二固定件,所述压迫口袋内设置有压迫体;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均包括缠绕部和设置在所述缠绕部端部的固定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压迫口袋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压迫口袋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垂直于所述压迫口袋,所述第二固定件平行于所述压迫口袋。

作为优选,所述压迫口袋的上方还设置有辅助压迫带。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压迫带为交叉设置的两根。

作为优选,所述压迫口袋的口袋开口设置在所述压迫口袋上表面,所述压迫口袋呈长方形。

作为优选,所述压迫口袋的下表面设置有可更换的消毒片。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为造影穿刺提供良好的压迫止血,压迫稳定,止血效果好,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包括压迫主体,压迫主体包括压迫口袋11、设置在压迫口袋11一端的第一固定件12和设置在压迫口袋11另一端的第二固定件13,第二固定件13与压迫口袋11的连接点位于压迫口袋11的上方;第一固定件12垂直于压迫口袋11,第二固定件13平行于压迫口袋11。压迫口袋11内设置有压迫体111;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均包括缠绕部121和设置在缠绕部121端部的固定部122。

实施例2:

一种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结构,包括压迫主体,压迫主体包括压迫口袋11、设置在压迫口袋11一端的第一固定件12和设置在压迫口袋11另一端的第二固定件13,第二固定件13与压迫口袋11的连接点位于压迫口袋11的上方;第一固定件12垂直于压迫口袋11,第二固定件13平行于压迫口袋11。压迫口袋11内设置有压迫体111;压迫体111包括位于下方的压迫实体和位于所述压迫实体上方的气囊压迫体,下方是指压迫的那面,气囊压迫体设置充气口,通过调节气囊压迫体内气体量,可以控制压迫的松紧度,调节方便,不用解带。第一固定件12、第二固定件13均包括缠绕部121和设置在缠绕部121端部的固定部122。压迫口袋11的上方还设置有交叉设置的两根辅助压迫带14,压迫口袋11的下表面设置有可更换的消毒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