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9283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灭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探头是B超检测诊断仪的核心部件,其结构精密、价格昂贵,使用完后必须擦拭干净,并且进行消毒,未经严格消毒即开始下一次检查,极易造成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探头的使用均借助于耦合剂的凝胶介质,容易染菌,凝胶中可发现大量明显的霉菌菌丝体等微生物,如只简单擦拭两下,经过检测,标本带菌率为94%,消毒效率低且效果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B超探头消毒杀菌方式过于简单,消毒效率低、差,对病人易造成细菌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包括盒体、橡胶、旋转板、杀菌灯、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毛刷、清洗罐、喷洒头,所述的橡胶位于盒体内部上端四周,所述的橡胶与盒体胶水相连,所述的旋转板位于盒体内部中端,所述的旋转板与盒体转动相连,所述的杀菌灯均匀分布于旋转板内部上端,所述的杀菌灯与旋转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机位于盒体前端中侧,所述的第一电机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旋转轴位于第一电机前端,所述的第一旋转轴与第一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旋转轴贯穿盒体和旋转板,所述的第一旋转轴与盒体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旋转轴与旋转板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位于旋转板底部,所述的第二电机与旋转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旋转轴位于第二电机前端,所述的第二旋转轴与第二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毛刷均匀分布于第二旋转轴外壁,所述的毛刷与第二旋转轴胶水相连,所述的清洗罐位于盒体左侧下端,所述的清洗罐与盒体螺纹相连,所述的喷洒头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喷洒头位于盒体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喷洒头与盒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喷洒头与清洗罐管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内部上端前后两侧还设有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右侧上端还设有吹风机,所述的吹风机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内部底端还设有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底部还设有废水盒,所述的废水盒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右侧上端还设有定时器,所述的定时器与盒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盒体右侧上端还设有报警器,所述的报警器与盒体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B超探头放入盒体内,在放入的过程中,通过橡胶的弹性变形,使得橡胶将B超探头外壁四周包裹严实即让B超探头与盒体连接稳固,且通过限位板,使得B超探头处于盒体内的位置被固定,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定时器,通过定时器,使得杀菌灯和清洗罐同时运作,杀菌灯对B超探头进行杀菌工作,清洗罐将罐内的消毒药水排入喷洒头处,再由喷洒头均匀的将消毒药水向B超探头进行喷洒,同时,清洗后的污水由旋转板与盒体之间的间隙流入盒体内部下端,并通过排水孔最终将污水排入废水盒内,通过以上运作方式,使得该装置对B超探头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当杀菌灯和清洗罐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消毒杀菌时间值时,杀菌灯和清洗罐停止工作,同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吹风机开始工作,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带动旋转板联动第二电机做旋转运动,所述的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每旋转一次的角度为180°,在第一电机的运作下,使得第二电机旋转至B超探头的正下方,且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旋转轴联动毛刷做旋转运动,通过毛刷的旋转,将B超探头残留的消毒药水清理干净,同步,吹风机有效的对B超探头进行风干处理,对B超探头残留的消毒药水做进一步清洁工作,当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吹风机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清洁时间值时,第二电机和吹风机停止工作,第一电机再次旋转180°,即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旋转轴带动第二电机和毛刷复位,同步,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B超探头已消毒杀菌完毕,此时医护人员先关闭报警器,再将B超探头从盒体内取出,再使用该装置进行下一个B超探头的消毒杀菌工作即可,该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B超探头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避免了因B超探头未消毒干净,而导致病人出现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的内部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3是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的局部左视剖视图。

盒体 1 橡胶 2

旋转板 3 杀菌灯 4

第一电机 5 第一旋转轴 6

第二电机 7 第二旋转轴 8

毛刷 9 清洗罐 10

喷洒头 11 限位板 101

吹风机 102 排水孔 103

废水盒 104 定时器 105

报警器 10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包括盒体1、橡胶2、旋转板3、杀菌灯4、第一电机5、第一旋转轴6、第二电机7、第二旋转轴8、毛刷9、清洗罐10、喷洒头11,所述的橡胶2位于盒体1内部上端四周,所述的橡胶2与盒体1胶水相连,所述的旋转板3位于盒体1内部中端,所述的旋转板3与盒体1转动相连,所述的杀菌灯4均匀分布于旋转板3内部上端,所述的杀菌灯4与旋转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电机5位于盒体1前端中侧,所述的第一电机5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旋转轴6位于第一电机5前端,所述的第一旋转轴6与第一电机5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旋转轴6贯穿盒体1和旋转板3,所述的第一旋转轴6与盒体1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旋转轴6与旋转板3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7位于旋转板3底部,所述的第二电机7与旋转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旋转轴8位于第二电机7前端,所述的第二旋转轴8与第二电机7紧配相连,所述的毛刷9均匀分布于第二旋转轴8外壁,所述的毛刷9与第二旋转轴8胶水相连,所述的清洗罐10位于盒体1左侧下端,所述的清洗罐10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喷洒头11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喷洒头11位于盒体1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喷洒头11与盒体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喷洒头11与清洗罐10管道相连,所述的盒体1内部上端前后两侧还设有限位板101,所述的限位板101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盒体1右侧上端还设有吹风机102,所述的吹风机102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盒体1内部底端还设有排水孔103,所述的排水孔103为圆形通孔,所述的盒体1底部还设有废水盒104,所述的废水盒104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盒体1右侧上端还设有定时器105,所述的定时器105与盒体1螺纹相连,所述的盒体1右侧上端还设有报警器106,所述的报警器106与盒体1螺纹相连。

该B超探头自动消毒灭菌装置,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B超探头放入盒体1内,在放入的过程中,通过橡胶2的弹性变形,使得橡胶2将B超探头外壁四周包裹严实即让B超探头与盒体1连接稳固,且通过限位板101,使得B超探头处于盒体1内的位置被固定,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定时器105,通过定时器105,使得杀菌灯4和清洗罐10同时运作,杀菌灯4对B超探头进行杀菌工作,清洗罐10将罐内的消毒药水排入喷洒头11处,再由喷洒头11均匀的将消毒药水向B超探头进行喷洒,同时,清洗后的污水由旋转板3与盒体1之间的间隙流入盒体1内部下端,并通过排水孔103最终将污水排入废水盒104内,通过以上运作方式,使得该装置对B超探头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当杀菌灯4和清洗罐10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105所设定的消毒杀菌时间值时,杀菌灯4和清洗罐10停止工作,同步,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和吹风机102开始工作,第一电机5驱动第一旋转轴6带动旋转板3联动第二电机7做旋转运动,所述的第一电机5为步进电机每旋转一次的角度为180°,在第一电机5的运作下,使得第二电机7旋转至B超探头的正下方,且第二电机7驱动第二旋转轴8联动毛刷9做旋转运动,通过毛刷9的旋转,将B超探头残留的消毒药水清理干净,同步,吹风机102有效的对B超探头进行风干处理,对B超探头残留的消毒药水做进一步清洁工作,当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7和吹风机102的工作时间达到定时器105所设定的清洁时间值时,第二电机7和吹风机102停止工作,第一电机5再次旋转180°,即第一电机5驱动第一旋转轴6带动第二电机7和毛刷9复位,同步,报警器106发出报警声,提示医护人员B超探头已消毒杀菌完毕,此时医护人员先关闭报警器106,再将B超探头从盒体1内取出,再使用该装置进行下一个B超探头的消毒杀菌工作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