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饮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煎煮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煎煮法是将药材加水将煮取汁的方法,该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种简易浸出方法,是药企制备部分散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及注射剂或提取某些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以来,中药煎煮一直沿用传统的锅体直火煎煮,在煎煮过程中需要人工对药液进行搅拌,其煎煮效率低,无法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需要。近年来,中药煎煮设备以其提取效率高的优点被广泛使用。然而现有中药煎煮设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煎煮过程中,火力不能调节,无法根据中药煎煮要求,先武火后文火的要求,导致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现有煎药机在煎煮过程中,无法搅拌,药效很难完全溶出。此外,现有煎煮设备内胆多采用不锈钢或金属材料制成,金属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和破坏中药材的药性。因此需要一种中药煎煮设备来解决现有设备在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和金属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中药煎煮设备,解决现有设备在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和金属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且煎煮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煎煮设备包括设置在电加热座上的煎药桶,煎药桶上铰接有筒盖,所述煎药桶其顶部设有入水口,其底部设有排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设有搅拌电机,煎药桶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上端连接;所述搅拌轴设有螺旋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下方的煎药桶筒壁上设有筛网和过滤层;所述煎药桶内胆为陶瓷内胆;所述的中药煎煮设备还包括控制板和安装在煎药桶内的感温探头,所述的控制板分别与感温探头、电加热座和搅拌电机电连接。
较优的,所述入水口和排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
较优的,所述的筒盖上设有泄压阀。
所述过滤层内填充有过滤纤维球。
所述电加热座的加热功率可调。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药煎煮设备结构简单合理,解决现有设备在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渗出和金属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且煎煮效果好。通过大功率武火加热至沸腾后改由转由低功率文火进行加热,使药材中有效成分能完全渗出。通过螺旋搅拌叶转动,药材不仅得到了充分搅拌,还受到了向下挤压,使中药材有效成分很快的煎煮出来,药效完全溶出,提高了煎煮中药的工作效率。采用陶瓷内胆,避免了金属对药物成分的改变和破坏,保证中药材的药性纯正。
附图说明
图1为中药煎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加热座,2-煎药桶;3-过滤层,4-筛网,5-螺旋搅拌叶,6-搅拌轴,7-筒盖,8-搅拌电机,9-入水口,10-陶瓷内胆,11-电磁阀,12-排料管,13-控制板,14-感温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药煎煮设备实施例,包括设置在电加热座1上的煎药桶2,煎药桶2上铰接有筒盖7,煎药桶2其顶部设有入水口9,其底部设有排料管12。筒盖7上设有搅拌电机8,煎药桶2内设有搅拌轴6,搅拌电机8与搅拌轴6上端连接;搅拌轴6设有螺旋搅拌叶5;搅拌轴6下方的煎药桶2筒壁上设有筛网4和过滤层3;煎药桶2内胆为陶瓷内胆;中药煎煮设备还包括控制板13和安装在煎药桶2内的感温探头14,控制板13分别与感温探头14、电加热座1和搅拌电机8电连接。入水口9和排料管12上设有电磁阀11,电磁阀11分别与控制板13电连接。筒盖7上设有泄压阀。过滤层3内填充有过滤纤维球。电加热座1的加热功率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打开筒盖7,将要煎煮的中药材放置在煎药桶2内,然后从入水口9处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用水量,进入浸泡,煎煮程序。浸泡药材20~30分钟,然后从控制板13启动电加热座1内的加热装置进行煎煮。控制板13按照预定程序,先采用大功率武火加热至沸腾,在沸腾加热一段时间15~30分钟后,然后转由低功率文火进行加热。每隔2~5分钟(具体时间根据要求设定),启动搅拌电机8,带动搅拌轴连同螺旋搅拌叶5转动,药材不仅得到了充分搅拌,还受到了向下挤压,使中药材有效成分很快的煎煮出来,药效完全溶出,提高了煎煮中药的工作效率。在低功率文火煎煮过程中,感温探头14实时煎药桶2内的温度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板13,控制板13根据需要对电加热座1的加热功率自动调整,可有效避免2煎药桶2内过热、欠热的情况,从而改善煎煮效果。通过低功率文火煎煮,可使矿物、骨角及补益药物的药性渗出。通过设置的泻压阀可使煎药桶2内保持合理的气压,保证煎煮安全。煮好后,药材通过筛网4和过滤层3过滤后,由排料管12排出收集。筛网4上的药渣在螺旋搅拌叶5上下不断挤压下,将药渣中的药渣榨出。采用陶瓷内胆,避免了金属对药物成分的改变和破坏,保证中药材的药性纯正。陶瓷内胆还具有导热均匀,保温性能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