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脏器表面降温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811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脏器表面降温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脏器表面降温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内直视手术中,需要对心包腔内和心脏表面进行降温从而保护心肌。目前多采用直接放置冰屑的降温方法,所用冰屑多用无菌冰块破碎后制成,大小不一,且有很多尖锐的棱角,易划伤心外膜;同时,破碎冰块的过程复杂、费力,容易增加污染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脏器表面降温贴,内置制冷剂,敷于脏器表面,可以有效降温且不会划伤心外膜,减小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脏器表面降温贴,包括降温贴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贴主体主要由内设制冷剂的封口袋和沿所述封口袋一侧侧壁各边环绕分布的充气气囊组成,所述充气气囊通过充气管与远端的充气装置相连,在所述充气管上串连有泄压阀;当所述充气气囊处于初始未充气状态时,所述封口袋的袋体可以袋口为中心卷成圆柱状,此时圆柱状袋体的直径d1≤1cm,当所述充气气囊处于充气至极限压力状态时,所述充气气囊向封口袋外部隆起,并且其高度h1≤1cm。

采用这种结构,降温贴可敷于脏器表面降温,使用便捷且不会划伤脏器,同时清洁卫生,可减少污染;充气气囊可以通过充气装置和泄压阀充放气,泄压阀工作放气时,封口袋可以卷起,便于通过伤口塞入体内,降温贴进入体内后,充气气囊通过充气装置充气并向封口袋外部隆起,降温贴展开,其设有充气气囊的对侧敷于脏器表面,增大了敷盖面积,有利于均匀、稳定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袋内设有呈片状的由多个大小一致的制冷剂腔阵列式排列而成的内芯层,所述制冷剂腔内填充制冷剂。多个制冷剂腔阵列排列的结构使得内芯层可以折叠卷曲,密封的制冷剂腔内置制冷剂,使得内芯层可以多次反复使用,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层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由此内芯层即可以卷曲。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硅胶材质具有弹性且光滑柔软,不会划伤脏器。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袋由纱布缝制或者医用塑料热塑成型。这种设计可以使得降温贴有效贴合脏器表面,降低滑动、脱落的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为手捏充气球。手捏充气球充气方便,便于医护人员掌握充气量。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阀串连于所述充气管上靠近充气装置的一端。泄压阀设于靠近充气装置处,便于医护人员控制充气和放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剖视图。

图中:1-封口袋,2-充气气囊,3-内芯层,4-制冷剂腔,5-充气口,6-充气管,7-充气装置,8-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脏器表面降温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呈方形的降温贴主体,降温贴主体主要由呈方形的封口袋1和沿封口袋一侧侧壁四周环绕分布的充气气囊2组成。封口袋1由医用塑料热塑成型,充气气囊采用弹性硅胶材质制成。充气气囊上设有充气口5,充气口5连接一充气管6,充气管6为弹性软管,其末端连接作为充气装置7的手捏充气球,手捏充气球用于控制充气气囊充气,手捏充气球前设有串联在充气管6上的泄压阀8,泄压阀8用于控制充气气囊泄气。封口袋1内设有呈片状的采用弹性材质制成的内芯层3,内芯层3呈网格状,由多个密封的制冷剂腔4阵列式排列而成。制冷剂腔4内填充制冷剂——水。内芯层3有着类似于泡泡包装纸的结构,可以折叠卷曲、反复多次使用。使用前,内芯层3置于冰箱内备用,冰箱保持温度在0℃~8℃,待使用时取出封装入封口袋1内。每次使用时,可依据需要选取一层或多层放入封口袋内,以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当充气气囊2处于初始未充气状态时,封口袋1的袋体可以袋口为中心卷成圆柱状,此时圆柱状袋体的直径d1=1 cm,当充气气囊2处于充气至极限压力状态时,充气气囊2向封口袋1外部隆起,并且其高度h1=0.8 cm由于手术创口非常小,使用时,需将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挤出后,卷起降温贴送入体内,利用手捏充气球充气,充气气囊2朝向封口袋外部鼓起,恢复其“口”字形的形状,降温贴主体打开,贴在脏器表面,增大敷盖面积,有利于均匀、稳定降温。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且不会划伤脏器,同时清洁卫生。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