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固定用的辅助用具。
背景技术:
目前,静脉留置针是婴幼儿常用的技术操作,几乎每一个婴幼儿入院均因病情需要进行静脉留置输液治疗,而以往无合适的固定器满足留置针固定需要。
婴幼儿入院后需要静脉补液治疗,此时为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需要静脉穿刺留置针,由于患儿好动且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易造成患儿留置针穿刺处存在输液不畅、滑脱、渗血等风险,此时,往往需要重新穿刺,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幼儿留置针输液固定手套,使用安全,能够有效保证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留置针的妥善固定,从而保证留置针的通畅;适用于婴幼儿手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可根据不同需求调节固定松紧度,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留置针输液固定手套,包括手套本体;
手套本体的手指部手心面上设黏贴带;手套本体的手掌部的手心面上设一开口袋,开口袋表面设有毛刺面;开口袋内置入一球体;
在手套本体靠近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拇指孔;
手套本体的腕部连接一条腕部固定带,腕部固定带表面设有腕部黏贴条,相应的,手套本体的腕部设有毛刺面;
手套本体的手掌部的手背面上开有可视窗;手套本体的手掌部的可视窗一侧连接一中间固定带,中间固定带的端部表面设有固定黏贴条。
进一步地,腕部固定带和中间固定带均采用弹性带。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手指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手指部的手心面上黏贴带采用魔术粘的毛刺面。
进一步地,腕部固定带表面的腕部黏贴条是魔术粘的毛刺面。
进一步地,中间固定带表面的固定黏贴条采用魔术粘的毛刺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婴幼儿留置针输液固定手套能够有效保证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易于固定,从而使留置针输液过程顺利进行;适用于多种部位穿刺固定,可根据不同需求调节固定的松紧,达到理想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心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婴幼儿留置针输液固定手套,如图1、图2所示,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采用棉质织物做成;
手套本体的手指部10为一体结构,即不设单独分开的四个手指套,使用时除了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均伸入手指部10;手指部10的手心面上设黏贴带1;黏贴带1可采用魔术粘的毛刺面;
手套本体的手掌部2的手心面上设一开口袋21,开口袋21表面设有毛刺面(为了显示球体3,该处毛刺面未画出);开口袋21的材料也是棉质织物;开口袋21内置入一球体3;球体3可采用塑料球或硅胶球,该手套使用时才需要将球体3置入手掌部的开口袋内;硅胶球有一定弹性,患儿手握更加舒适;
在手套本体靠近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拇指孔4,方便患儿左右手均能佩戴该手套;
手套本体的腕部连接一条腕部固定带5,腕部固定带5表面设有腕部黏贴条6,相应的,手套本体的腕部设有毛刺面;腕部黏贴条6设在腕部固定带5的正面或反面均可,使用时只要注意腕部固定带5的缠绕方向即可;腕部黏贴条6也是魔术粘的毛刺面;
手套本体的手掌部的手背面上开有可视窗7;可视窗7是在手套织物上的一个开口窗,用于观察留置针穿刺处;
手套本体的手掌部的可视窗7一侧连接一中间固定带9,中间固定带9的端部表面设有固定黏贴条8;固定黏贴条8也是魔术粘的毛刺面,可固定在开口袋21表面的毛刺面上;中间固定带9的实际长度要比图2中看到的长度更长,使用时,可以绕过可视窗7,固定在开口袋21表面;
腕部固定带5和中间固定带9均采用弹性带,使用时拉力适中,且能够固定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留置针输液固定手套,使用更为安全,便捷,需要进行留置针固定时,只需将患儿的手套入手套本体,将可视窗7置于留置针穿刺处;
然后将中间固定带9绕过可视窗7(图2中是向右方向绕过),固定住留置针,根据患儿固定部位的大小调节中间固定带9的松紧,将中间固定带9通过固定黏贴条8固定在手套本体手心面的开口袋21上;
患儿手握球体3部位,手指部10自然通过手心面上的黏贴带1也固定在开口袋21上;
最后将腕部固定带5绕过患儿手腕,调节松紧后固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