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049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组织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钳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组织钳。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术钳只有两个相互铰接的钳柄,钳柄张开时占用空间较大。而且不同的组织钳夹持时容易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易滑脱的组织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组织钳,包括相互铰接的动钳柄和静钳柄,静钳柄包括依次设置的静钳嘴、钳杆和把手,还包括推拉杆和动钳嘴,动钳嘴的一端铰接在钳杆上,推拉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动钳嘴和动钳柄;钳杆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可滑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在推拉杆上;动钳嘴的外端下侧设有凸起,静钳嘴的外端上侧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动钳嘴下侧和/或静钳嘴上侧设有凹槽。

优选的,动钳嘴的下侧设有弧形面。

优选的,钳杆上设有旋钮,旋钮的一端设有螺柱,螺柱的一端伸入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动钳柄通过推拉杆的前后移动控制动钳嘴的张合,避免动钳柄和静钳柄的张合对创口的影响;凸起和卡槽配合夹紧夹持物不易从动钳嘴和静钳嘴之间滑脱;凹槽可使动钳嘴和静钳嘴合拢后有容纳空间,弧形面可压紧夹在动钳嘴和静钳嘴之间的组织;旋钮的螺柱可占用限位块的在限位槽内的活动空间,进而调整动钳嘴的张开角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动钳嘴闭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动钳嘴张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静钳柄1;静钳嘴11;卡槽111;钳杆12;限位槽13;把手14;旋钮15;螺柱151;动钳柄2;推拉杆3;限位块31;动钳嘴4;凸起41;弧形面42;凹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组织钳,包括动静钳柄1、钳柄2、推拉杆3、动钳嘴4;动钳柄2和静钳柄1相互铰接,静钳柄1包括依次设置的静钳嘴11、钳杆12和把手14;动钳嘴4的一端铰接在钳杆12上,推拉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动钳嘴4和动钳柄4;动钳柄2张开时,拉动推拉杆3后移,推拉杆3后拉动钳嘴4,动钳嘴4张开;钳杆12上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内可滑动设有限位块31,限位块31固定在推拉杆3上;动钳嘴4的外端下侧设有凸起41,静钳嘴11的外端上侧设有与凸起41配合的卡槽111;动钳嘴4下侧和静钳嘴11上侧均设有凹槽5,动钳嘴4和静钳嘴11闭合后凹槽5构成容纳腔;动钳嘴4的下侧设有弧形面42。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组织钳,包括动静钳柄1、钳柄2、推拉杆3、动钳嘴4;动钳柄2和静钳柄1相互铰接,静钳柄1包括依次设置的静钳嘴11、钳杆12和把手14;动钳嘴4的一端铰接在钳杆12上,推拉杆3的两端分别铰接动钳嘴4和动钳柄4;动钳柄2张开时,拉动推拉杆3后移,推拉杆3后拉动钳嘴4,动钳嘴4张开;钳杆12上设有限位槽13,限位槽13内可滑动设有限位块31,限位块31固定在推拉杆3上;动钳嘴4的外端下侧设有凸起41,静钳嘴11的外端上侧设有与凸起41配合的卡槽111;动钳嘴4下侧或静钳嘴11上侧设有凹槽5,动钳嘴4和静钳嘴11闭合后凹槽5构成容纳腔;动钳嘴4的下侧设有弧形面42;钳杆12上设有旋钮15,旋钮15的一端设有螺柱151,螺柱151的一端伸入限位槽13内,限位块31滑动时可被螺柱151抵住,旋转旋钮15可调整限位块31在限位槽13的活动空间,旋钮15的表面上设有角度刻度。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