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咽通气道。
背景技术:
胃镜检查包括普通胃镜检查和无痛胃镜检查,为了减少检查的痛苦性,很多患者都会选择无痛胃镜,无痛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静脉麻醉,当处于麻醉状态时,患者易出现舌后坠或呼吸抑制等情况,导致患者呼吸道梗阻,极易出现缺氧等危险状况,这样便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并且胃镜也无法通过患者的口咽进入胃中进行检查。因此设计出一种应用于无痛胃镜、避免患者出现舌后坠,保证检查顺利性的口咽通气道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道,包括牙垫以及与牙垫相连的口咽通气导管,牙垫设有吸痰孔和给氧孔,吸痰孔和给氧孔沿口咽通气导管延伸,形成贯穿牙垫和口咽通气导管的吸痰通道和给氧通道,牙垫还设有胃镜通入孔。
其有益效果是:临床使用该口咽通气道时,口咽通气导管伸入患者咽部,利用其弯曲度,使得进入麻醉状态的患者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从而使得胃镜能够通过牙垫上的胃镜通入孔顺利进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查,同时,患者牙齿咬住牙垫,避免牙齿咬合导致口腔软组织受伤以及口咽通气导管以及胃镜导管的瘪闭,另外,该口咽通气道还设有贯穿口咽通气导管和牙垫的吸痰通道和给氧通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给氧和吸痰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口咽通气道将牙垫、口咽通气导管以及胃镜通入孔结合在一起,避免患者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因舌后坠或呼吸抑制等呼吸道梗阻情况而导致胃镜无法从患者口腔进入胃部,保证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易操作性,此外,吸痰通道和给氧通道的设置能够及时给患者供氧和吸痰,避免患者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出现缺氧、窒息等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牙垫的外边缘设有凹槽,用于患者咬合,并且牙垫的外边缘表面光滑。
其有益效果是:使用该口咽通气道时,患者实际是咬住牙垫外边缘的凹槽处,由于牙垫在凹槽两侧的直径均大于牙垫凹槽处的直径,因此,当患者咬住牙垫的凹槽处时,牙垫靠近口咽通气导管的一侧能够卡在患者的上下颚,防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吐出牙垫,牙垫远离口咽通气导管的一侧能够卡在唇部,防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误吞牙垫,因此凹槽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牙垫设计,大大保证了临床检查的顺利性,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误吞牙垫的风险,增强了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另外,外边缘表面光滑,使得牙垫不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损伤,提高了其安全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牙垫呈椭圆状。
其有益效果是:将牙垫设计成椭圆状,整体上符合人的口腔形状,在保证无痛胃镜检查顺利进行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咬住牙垫时的不适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口咽通气导管与给氧通道、吸痰通道、牙垫一体成型。
其有益效果是:当口咽通气导管、给氧通道、吸痰通道以及牙垫一体成型设计的话,一方面,避免了该实用新型使用时,口咽通气导管与牙垫脱离,或给氧通道和吸痰通道发出偏移等情况发生,影响临床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该口咽通气道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牙垫远离口咽通气导管的一侧连接有弹性固定带,用于将牙垫固定在患者头部。
其有益效果是:当患者咬住牙垫后,通过弹性固定带将牙垫固定在患者头部,从而避免牙垫以及与之相连的口咽通气导管发生偏移,且避免胃镜通入孔发生位移,进一步保证临床检查的顺利进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牙垫采用软胶制成。
其有益效果是:软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使用软胶制作牙垫的话,使得患者咬住牙垫时,牙垫不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并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另外,软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不易老化,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制作牙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口咽通气导管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其有益效果是:医用塑料质量轻且坚固、卫生安全指数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医用塑料制作口咽通气导管的话,有利于提高口咽通气导管的使用卫生安全性和坚固性,使得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口咽通气道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口咽通气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口咽通气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口咽通气道。如图所示,包括牙垫1以及与牙垫1相连的口咽通气导管2,牙垫1设有吸痰孔3和给氧孔4,吸痰孔3用于外接吸引器,给氧孔4用于外接呼吸机,吸痰孔3和给氧孔4沿口咽通气导管2延伸,形成贯穿牙垫1和口咽通气导管2的吸痰通道5和给氧通道6,牙垫1还设有胃镜通入孔7。
临床使用该口咽通气道时,口咽通气导管2伸入患者咽部,利用其弯曲度,使得进入麻醉状态的患者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从而使得胃镜能够通过牙垫1上的胃镜通入孔7顺利进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查,同时,患者牙齿咬住牙垫1,避免牙齿咬合导致口腔软组织受伤以及口咽通气导管2以及胃镜导管的瘪闭,另外,该口咽通气道还设有贯穿口咽通气导管2和牙垫1的吸痰通道5和给氧通道6,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给氧和吸痰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口咽通气道将牙垫1、口咽通气导管2以及胃镜通入孔7结合在一起,避免患者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因舌后坠或呼吸抑制等呼吸道梗阻情况而导致胃镜无法从患者口腔进入胃部,保证了无痛胃镜检查的易操作性,此外,吸痰通道5和给氧通道6的设置能够及时给患者供氧和吸痰,避免患者在临床检查过程中出现缺氧、窒息等情况发生。
牙垫1的外边缘设有凹槽8,用于患者咬合,并且牙垫1的外边缘表面光滑。使用该口咽通气道时,患者实际是咬住牙垫1外边缘的凹槽8处,由于牙垫1在凹槽8两侧的直径均大于牙垫1凹槽8处的直径,因此,当患者咬住牙垫1的凹槽8处时,牙垫1靠近口咽通气导管2的一侧能够卡在患者的上下颚,防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吐出牙垫1,牙垫1远离口咽通气导管2的一侧能够卡在唇部,防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误吞牙垫1,因此凹槽8的设计突破了传统的牙垫设计,大大保证了临床检查的顺利性,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误吞牙垫的风险,增强了该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另外,牙垫1的外边缘表面光滑,使得牙垫1不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损伤,提高了其安全使用性能。
牙垫1呈椭圆状。将牙垫1设计成椭圆状,整体上符合人的口腔形状,在保证无痛胃镜检查顺利进行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咬住牙垫1时的不适感。
口咽通气导管2与给氧通道6、吸痰通道5、牙垫1一体成型。当口咽通气导管2、给氧通道6、吸痰通道5以及牙垫1一体成型设计的话,一方面,避免了该实用新型使用时,口咽通气导管2与牙垫1脱离,或给氧通道6和吸痰通道5发出偏移等情况发生,影响临床检查的顺利进行,提高了该口咽通气道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加工难度。
牙垫1远离口咽通气导管2的一侧连接有弹性固定带9,用于将牙垫1固定在患者头部。当患者咬住牙垫1后,通过弹性固定带9将牙垫1固定在患者头部,从而避免牙垫1以及与之相连的口咽通气导管2发生偏移,且避免胃镜通入孔7发生位移,进一步保证临床检查的顺利进行。
牙垫1采用软胶制成。软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使用软胶制作牙垫1的话,使得患者咬住牙垫1时,牙垫1不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并且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另外,软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不易老化,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制作牙垫1。
口咽通气导管2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医用塑料质量轻且坚固、卫生安全指数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使用医用塑料制作口咽通气导管2的话,有利于提高口咽通气导管2的使用卫生安全性和坚固性,使得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