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口服药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32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口服药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口服药品。



背景技术:

在医疗行业中,固体口服药品作为常见的药品被广泛应用,而对于固体药品颗粒,存在口服后不易吸收、被胃液溶解慢,特别是对于急重症病患口服应急的固体颗粒药品后因溶解慢得不到及时的药效发挥,因而导致了病症加重和危险的状况。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固体口服药品的吸收溶解速度慢和药效发挥慢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口服药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吸收溶解速度和药效发挥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口服药品,包括各位置点皆与内部药品物质相贴合、且能够溶化的外皮,所述外皮包括凸出于周圈边沿的凸起结构和/或凹陷于周圈边沿的凹陷结构。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和/或所述凹陷结构具体为能够提示信息的字符构造。

可选地,所述固体口服药品具体为胶囊药品。

可选地,所述固体口服药品具体为颗粒剂药品。

可选地,所述外皮与所述内部药品物质为相同药品物质且一体结构的药物颗粒。

可选地,所述固体口服药物颗粒具体为药片。

可选地,所述凹陷结构为未通透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凹陷结构为通透的通孔。

可选地,各个位置点的所述外皮的厚度皆一致。

在一个关于固体口服药品的实施方式中,固体口服药品包括能够溶化的外皮,外皮与内部药品物质在各个位置点皆处于贴合状态,因此,在外皮的某一点溶化状态下,此位置点便成为了破裂口,此位置点的内部药品物质外露,进而能够被溶化吸收,本实施方式中,在外皮上设置凸出于周圈边沿的凸起结构和/或凹陷于周圈边沿凹陷结构,通过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设置能够明显地提高表面的表面积,请注意,所谓增加表面积,是在单个固体口服药品的含药量不变的状态下而言的,若未设置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外皮为光滑的表面,在相同药量体积的情况对比下,光滑的外皮的表面积必然小于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外皮的表面积。进而,本固体口服药品主要是用于口服的,而外皮能够溶化的含义是指能够被服用者的胃液所融化,由此,在药量体积相同的状态下,由于外皮表面积因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设置而相对地得到了增加,因此单个固体口服药品能够与胃液接触的面积更大,特别是在外皮被溶化后,其内部药品物质被胃液附着溶化和吸收的速度也更快,则药力和药效能够更快的发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1至图3中:外皮—1、凸起结构—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固体口服药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吸收溶解速度和药效发挥速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根据图中所示,固体口服药品包括各位置点皆与内部药品物质相贴合、且能够溶化的外皮1,外皮1包括凸出于周圈边沿的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于周圈边沿的凹陷结构。在单体的固体口服药品的含药量相同的状态下,即总体体积相同,通过对外皮1上设置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结构,使得表面积得到了增加,对于此论述,请重点参考图3所示,图3中的固体口服药品的表面积必然大于含药量相同的正方形轮廓的药品。由于外皮1的各内部位置点皆与内部药品物质相贴合,也就是说内部药品物质的立体轮廓与具有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结构的外皮1一致。请注意,外皮1的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结构的壁厚是与外皮1的其它部分的壁厚相一致或大体一致的,例如,在凸起结构11内部是具有凸起的空腔的,空腔内部容置有内部药品物质。由此,被服用后,外皮与胃液接触的表面积相比于未设置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平滑外皮的表面积更大,因此,固体口服药品能够被溶化吸收的效率更高,这便使得药效能够更快速地得到发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于凹陷结构,可以设置为未通透的凹槽,当然也可以设置为通透的通孔;

第二,对于外皮表面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的固体口服药品上表面的平面上设有凸起结构,而若设置在侧部,能够实现增加表面积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通过曲面的回转进行表面积的增加也符合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即增加表面积。

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结构的构造为能够起到信息提示作用的字符构造,例如汉字、数字或外文字母等字符构造,这在能够在增大表面积迅速溶化吸收的基础上,还能够对服药起到提示作用。当然,通过设置“心”形和“大拇指”形等等凸起结构或凹陷结构也都能够提高表面积,对于具体的图形和尺寸并不作限制。在增加表面积的同时,另外,若设置为“心”形等图案,还能够为使用者提高服药时的美好感受。

本实施例中,请主要参考图1所示,对固体口服药品具体限定为胶囊药品,胶囊药品的外皮1设置有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结构,胶囊药品内部作为内部药品物质的通常为能够流动粉末或细小颗粒,在外皮1被溶解的状态下,内部的粉末和堆积的细小颗粒能够迅速地、更大面积地与胃液接触,在第一时间发挥出药力并被吸收。

进一步地,还可以将固体口服药品限定为颗粒剂药品,通常的颗粒剂药品的体积较小,在颗粒剂药品上设置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也能够提高吸收溶解速度。

对于设置了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的固体口服药品,设置其外皮的厚度在固体口服药品的各个位置点皆一致,这当然包括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的位置点,这能够使得在增加了表面积同时,各位置点的溶解速度一致,以确保提高固体口服药品的吸收速度。

另一实施例中,请主要参考图2所示,设置外皮与内部药品物质为相同药品物质且一体结构的药物颗粒。则固体口服药品被服用后,整体与胃液接触的面积大,包括凸起结构11和/或凹陷结构的外皮1直接被胃液溶解吸收便发挥出药力。本实施例中,常见的药物颗粒即为整体的药片。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药片为圆柱体结构,其表面积与药量成正比,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与胃液接触的表面积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片在表面上设置了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若整体也设为圆柱体,则在圆柱体的上下表面或侧面上设置凸起结构和/或凹陷结构,这必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圆柱体的表面积更大,能够更快速地被胃液溶化,发挥药效。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