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结核科临床用自动刮磨装置。
背景技术:
骨关节疾病是青壮老年常见的多发病,很多情况下都需要手术治疗,而骨关节结核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治疗起来很棘手,主要原因是术后并发症的形成,而大多数并发症的形成如切口不愈合、二次手术、复发等多半与术中病变未能清除干净有关。
目前用于骨关节结核的手术器械有很多,如刮匙、骨钻等,但是缺乏一种得力而有效的机械对病变进行微创清除。申请号201520775997.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核科临床用自动刮磨装置,其适合医生单手操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照明。但是其在设计上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拇指对调节块的按压状态,以维持刮磨头的伸出长度(一旦松手,刮磨头就会缩回至装置内部),这样会给医生的手部造成严重的劳损,此外,该结构刮磨头在工作时也会稳定性不足,当医生的拇指疲劳时,刮磨头的伸出长度就容易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过程稳定并且使用省力的结核科临床用自动刮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结核科临床用自动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均成筒状,所述上壳体的下端插入所述下壳体中且通过螺纹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在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由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成的腔体中且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紧固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紧固连接刮磨头;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供所述刮磨头伸出及收纳的通道。
在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沿所述通道的外周设置有一环形灯槽,在所述环形灯槽中设置有LED灯。
在所述下壳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增大手持时的摩擦力的橡胶层,在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增加持握稳固性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增加医生的疲劳感,使用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其中,下壳体1和上壳体2均成筒状,上壳体2的下端插入下壳体1中且通过螺纹与下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由上壳体3与下壳体1围成的腔体中且通过联轴器4与转轴5的一端紧固连接,转轴5的另一端紧固连接刮磨头6。在下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供刮磨头6伸出及收纳的通道7。
进一步地,在下壳体1的底部沿通道7的外周设置有一环形灯槽8,在环形灯槽8中设置有LED灯9,便于在实施手术时对施术部位进行照明。
进一步地,在下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增大手持时的摩擦力的橡胶层10,并且在橡胶层10的表面设置有能够增加持握稳固性的凹槽,持握时手指可以放入其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生手握下壳体1,旋转上壳体2调整上壳体2旋入下壳体1的深度,使刮磨头6由通道7伸出,然后开启电机3,刮磨头6即开始旋转。医生可以利用旋转的刮磨头6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刮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