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震动组合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0888阅读:8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震动组合按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震动按摩器材,属于健身器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手臂训练器与全身震动按摩器的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健身器材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健身已然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但在现有健身设备基本都是仅能实现单一功能例如,跑步机适合慢跑、快跑,举重床则着重于锻炼臂力,各个设备仅能单一运动某个部位。

而在人体运动结束后,需要进行按摩来渐渐缓和肌肉以渐渐进入休息状态,否则容易造成血液瘀积,血液淤积容易造成一系列不良症状,在按摩中着重于对脚部进行按压,以调动血液循环,就需要提供一种设备可以调动全身肌肉并通过调节自身运动频率来达到缓和运动的效果。

并且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同时对人体进行整体锻炼的器材,使用重型器材之前需要先放松浑身肌肉以缓和身体准备进入运动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室外健身器材使用单一,无互动性乐趣,起不到很好的健身效果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手摇手柄从而带动全身运动,使全身规律性运动从而达到放松肌肉效果的一种手摇震动组合按摩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提供了一种手摇震动组合按摩器,其包括立式壳体和卧式壳体,所述的立式壳体固定在卧式壳体上,在卧式壳体两侧各接有一手摇曲柄,两个手摇曲柄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接,位于卧式壳体上架设有第四传动轴,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与第四传动轴通过传动轮系相联接;

位于卧式壳体上设有两个互成镜像对称的踏板装置,每个踏板装置都包括踏板、踏板升降件和偏心轮,所述的踏板靠近卧式壳体的端面为翻转端,踏板的翻转端铰接在卧式壳体上,踏板升降件固定在踏板的下表面,所述的偏心轮同轴配装在第四传动轴上,偏心轮位于踏板升降件下方,偏心轮的外圈上嵌套有一轴承,所述的踏板的铰接点的连线与第四传动轴的轴线位于不同竖直面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架设在立式壳体内的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轮系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第一带轮配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配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配装在第三传动轴上,第六带轮配装在第四传动轴上,各个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固定设置在立式壳体上,所述的第一传动轴位于显示屏上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电机,发电机位于第三传动轴一侧,第三传动轴的一端与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发电机与主控单元并与显示屏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踏板装置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在踏板升降件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卧式壳体的底壁上。

进一步的,传动轮系为增速齿轮系。

进一步的,所述的踏板的上表面带有多个凸起。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立式壳体和卧式壳体两部分结构,并在卧式壳体设置踏板装置,踏板装置和手摇曲柄通过轮系连接起来,在使用中手脚并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同时动作腿部和肩部,放松全身肌肉。

踏板装置的铰接点靠近立式壳体,踏板装置的踏板后端翘起,如此在踏板升降的过程中人体会重点按压脚部前端,挤压脚部后端,脚部后端分布血管较多,会带动血液循环防止血液瘀积。

通过在第四传动轴上设置偏心轮,并通过偏心轮转动顶起踏板升降件,踏板升降件通过弹簧顶进偏心轮,如此的设置方式对偏心轮和踏板升降件的摩擦较小,在弹簧的作用下会持续保证挤压状态,不会因碎屑的产生而影响部件连动。

采用增速齿轮系,踏板装置作为震动部件,在使用中人体上臂持续做圆周运动过程中,动力通过手摇曲柄经过增速齿轮系传递至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转速增快进而快速震动踏板,着重锻炼腿部肌肉。

震动按摩与臂部训练器的结合,可以使运动手臂训练器时产生的能量转换为震动按摩器的动能,节省了电能,同能避免了能量的浪费,还可以提高使用者锻炼的兴趣,提高健身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侧视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壳体及其踏板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5为图4中A-A处剖视结构图。

图6为图4中B-B处剖视结构图。

图7为图4中C-C处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手摇曲柄1、立式壳体2、和卧式壳体4、踏板装置5、显示屏6、第一传动轴7、第二传动轴8、第三传动轴9、第一带轮10、第二带轮11、第三带轮12、第四带轮13、第五带轮14、第六带轮15、第一齿形带16、第二齿形带17、第三齿形带18、发电机19、第四传动轴20、偏心轮21、轴承22、连接件23、踏板升降件24、踏板25、踏板壳体26、弹簧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手摇震动组合按摩器,其由立式壳体和卧式壳体,组成,立式壳体和卧式壳体相正交,立式壳体固定在卧式壳体的上表面,二者的空腔相连通,在立式壳体两侧各枢接有一手摇曲柄,两侧的手摇曲柄通过第一传动轴相连接,在立式壳体内的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由上到下依次平行设置,位于卧式壳体内设有第四传动轴,第四传动轴与第三传动轴相平行且二者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和第四传动轴通过一传动轮系相联接。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传动轮系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第四带轮、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第一齿形带、第二齿形带、第三齿形带,第一带轮配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配装在第二传动轴上,第四带轮和第五带轮配装在第三传动轴上,第六带轮配装在第四传动轴上,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带相连,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之间通过第二齿形带相连,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之间通过第三齿形带相连。该传动轮系为增速齿轮系。

如图1、图3、图4所示,所述的踏板装置设置在卧式壳体内,踏板装置的个数为两个,两个踏板装置以卧式壳体的中心互成镜像对称,每个踏板装置都包括踏板、踏板升降件和偏心轮,所述的踏板靠近卧式壳体的端面为翻转端,踏板的翻转端通过连接件23铰接在卧式壳体上,踏板升降件固定在踏板的下表面,所述的偏心轮同轴配装在第四传动轴上,偏心轮位于踏板升降件下方,偏心轮外嵌套有一轴承,轴承的外圈刚好抵接踏板升降件的下表面,与其做同步运动,所述的踏板的铰接点的连线与第四传动轴的轴线位于不同竖直面内,第四传动轴上安装有用于记录圈数的传感器,第四传动轴位于踏板的中点与卧式壳体远离立式壳体的端面之间的空间内。

如图4所示,所述的踏板装置还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踏板升降件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卧式壳体的底壁上,以拉紧踏板升降件,防止偏心轮转动过快时轴承与踏板连接件发生碰撞。

如图2所示,位于立式壳体内还设有发电机,发电机位于第三传动轴一侧,第三传动轴的一段与发动机的转轴相连,还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的供电端与发电机的输电端相连,并刻意自动记录第三传动轴转动的圈数,位于立式壳体外表面上设有显示屏,主控单元与各个传感器及其显示屏相连,主控单元记录下设备运转状态,内置的程序可以设置人体的重量、旋转速度和锻炼时间来满足不同人群及人体的体质进行锻炼,锻炼完成后可查看人体热量消耗情况。

以下根据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使用说明:

在使用中,人体站立在踏板装置上,双臂转动手摇曲柄使其做圆周运动,通过手摇曲柄带动第一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带动第三传动轴,第三传动轴带动第四传动轴,因为作为动力输入的第一带轮的齿根圆半径大于作为动力输出的第六带轮,第一带轮的角速度小于第六带轮的角速度,故为增速轮系,在转动中第四传动轴的转速大于第一传动轴的转速,踏板装置的震动较为剧烈,在动力传递的过程中,第三传动轴会带动电机发电并将电力供给给控制单元及其显示屏,控制单元上会时时反馈设备运转状态,记录人体消耗能量,第四传动轴会带动偏心轮,偏心轮带动轴承上下浮动,在轴承浮动过程中轴承的外圈顶起踏板升降件24进而顶起踏板,踏板的翻转端固定,踏板的另一段跟随踏板升降件持续顶起和降落进而带动人体屈膝和伸直,通过上臂和腿部的协同动作,可以带动人体浑身肌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