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牙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洁牙器。
背景技术:
电动洁牙器是用来剔牙齿,而洁牙器中的牙线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因此每次使用完后需要更换牙线,目前市场上的洁牙器的拔杆是外露的,因此在更换牙线时,直接将牙线套紧在拔杆上,由于牙线是直接装在拔杆上,因此在剔牙齿时,牙线会有掉落现象发生,因此在牙线掉落后会直接掉落的口腔中,从而用于造成牙线卡入到口腔或者喉咙中,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电动洁牙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洁牙器,来解决目前洁牙器牙线掉落后会直接掉落到人体口腔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洁牙器,包括洁牙器本体、护套、拔杆、牙线,所述护套设于所述洁牙器本体一端,所述拔杆枢接于所述洁牙器本体上,且所述拔杆收容于所述护套内部,所述牙线设于所述拔杆端部,该牙线贯穿所述护套,所述护套上设有防护位,所述牙线上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防护位内侧。
进一步,所述洁牙器本体上还设有卡槽,所述护套内侧还设有卡块,且所述卡块卡入卡槽中。
进一步,所述卡槽内还设有挡块。
进一步,所述洁牙器本体包含了支架、端盖、壳体、电池架、电池、电机、偏心轮,所述支架位于所述拔杆一侧,所述支架与所述拔杆枢接相连,所述端盖设于所述支架一侧,所述壳体设于所述端盖外端,所述电池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池设于所述电池架上,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端盖内部,所述偏心轮设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拔杆之间。
进一步,所述支架与所述拔杆枢接处还设有防水套,且所述防水套与所述支架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电池架上还套有防水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动洁牙器,是洁牙器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护套,并且拔杆收容在护套内部,牙线与拔杆连接,而且在护套上设有防护位,牙线上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设于防护位内侧,因此使得护套对牙线起到限位作用,当在剔牙齿时,牙线掉落后,可避免牙线直接掉落到人体口腔或喉咙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洁牙器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洁牙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洁牙器所述防护套的轴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洁牙器所述支架的轴视图;
洁牙器本体1、护套2、拔杆3、牙线4、防护位5、限位块6、卡槽7、卡块8、挡块9、支架101、端盖102、壳体103、电池架104、电池105、电机106、偏心轮107、防水套108、防水圈109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电动洁牙器,包括洁牙器本体1、护套2、拔杆3、牙线4,所述护套2设于所述洁牙器本体1一端,所述拔杆3枢接于所述洁牙器本体1上,且所述拔杆3收容于所述护套2内部,所述牙线4设于所述拔杆3端部,该牙线4贯穿所述护套2,所述护套2上设有防护位5,所述牙线4上设有限位块6,且所述限位块6设于所述防护位5内侧。因此,该电动洁牙器,是洁牙器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护套2,并且拔杆3收容在护套2内部,牙线4与拔杆3连接,而且在护套2上设有防护位5,牙线4上设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设于防护位5内侧,因此使得护套2对牙线4起到限位作用,当在剔牙齿时,牙线4掉落后,可避免牙线4直接掉落到人体口腔或喉咙中。
进一步,所述洁牙器本体1上还设有卡槽7,所述护套2内侧还设有卡块8,且所述卡块8卡入卡槽7中。因此可通过卡块8卡人到卡槽7中,达到将护套2卡紧在洁牙器本体1上。
进一步,所述卡槽7内还设有挡块9。因此,在卡块8卡入到卡槽7中,可通挡块9对卡块8起到限位作用,从而防止护套2脱落。
进一步,所述洁牙器本体1包含了支架101、端盖102、壳体103、电池架104、电池105、电机106、偏心轮107,所述支架101位于所述拔杆3一侧,所述支架101与拔杆3枢接相连,所述端盖102设于所述支架101一侧,所述壳体103设于所述端盖102外端,所述电池架104设于所述壳体103内部,所述电池105设于所述电池架104上,所述电机106设于所述端盖102内部,所述偏心轮107设于所述电机106与所述拔杆3之间。因此,可通过电机106带动偏心轮107旋转,从而达到带动拔杆3摆动,因此实现牙线4摆动,达到剔牙齿功能,其中,壳体103、端盖102是对电池架104电机起到连接固定作用,支架101是对拔杆3起到连接作用,电池105是个电机106供电。
进一步,所述支架101与所述拔3杆枢接处还设有防水套108,且所述防水套108与所述支架101紧配相连。所述电池架104上还套有防水圈109。因此通过防水套108和防水圈109对该洁牙器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