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拆施夹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6030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拆施夹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三拆施夹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施夹钳类型很多,但是普遍为一体式结构,尤其在医用领域,施夹钳在手术过程中经常用到,其常用在血管闭合或者结扎手术时用来夹持和闭合钛钉或塑料钉,现有技术中的施夹钳通常拆卸困难,不便于清洗或者不便于调节夹头的张口大小。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拆卸的三拆施夹钳,可拆卸为钳头部分、外管部分以及把手部分,其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配件简单,使得配件的统一性更高,组装更加便捷,且能有效降低配件的生产成本;(2)相对于同类型的多拆式施夹钳,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螺纹式连接,连接处会比同类型的腹腔镜施夹钳连接间隙更小,更稳定,手术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晃动,能够更好的保证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平稳、快速、准确的对所需要封闭的患处进行施夹;(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不可拆、或者两拆施夹钳,能够进行更多分段的拆解,无需配备专业并且复杂的清洗工具就能进行清洗,简洁明朗的开放式结构更大程度的暴露其内部隐藏的污染物,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钳子清洗的效率,使钳子内部的清洗也变得更加彻底,更加方便,最大程度减少了污血、杂质的残留,更有效的提高了施夹钳的消毒效果,降低了再次使用时因清洗不彻底而发生的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拆施夹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拆施夹钳,包括钳头、推杆、外管和把手,钳头设有钳夹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螺栓、弹簧、弹簧固定圈和连接杆,钳夹与连接杆的头部通过微调螺栓进行连接,连接杆的尾部与推杆的管头固定连接,弹簧套装在连接杆上,弹簧位于微调螺栓与弹簧固定圈之间,外管为空心体结构,推杆与固定装置均套装在外管内,外管的头部和尾端分别与钳头和把手固定连接,握紧把手时,弹簧可在微调螺栓与弹簧固定圈之间做压缩运动,推杆的管尾与把手通过连接头固定连接。通过对微调螺栓的调节可以调整夹头的张开大小,便于实际使用。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清洗在把手上部还设有冲洗嘴,钳夹内部中空,钳夹的夹头部设有开孔,冲洗嘴与外管的内腔贯通,流体可通过冲洗嘴进入,流经外管的内腔,最后由夹头部的开孔流出。

进一步的,为了使施夹钳连接间隙更小,更稳定,手术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晃动,能够更好的保证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平稳、快速、准确的对所需要封闭的患处进行施夹,外管与钳头通过微调螺栓的外螺纹固定连接,外管与把手通过转轮接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将推杆与把手的内腔相连接,采用的连接头为万向连接头,万向连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推杆和把手内腔的杆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管尺寸可设计为5mm或10mm大小。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将外管与把手固定连接,外管上还设有外管接头,外管接头为空心管套结构,外管接头的头部内径小于外管接头的尾部内径,外管接头的内部设有内螺纹,使用时,通过把内螺纹与转轮接头的外螺纹拧紧来将外管与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达到外管与把手固定连接的目的,外管接头与转轮接头要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本实用新型具有连接配件简单,统一性更高,组装便捷,有效降低配件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螺纹式连接,连接处会比同类型的腹腔镜施夹钳连接间隙更小,更稳定,手术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晃动,能够更好的保证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平稳、快速、准确的对所需要封闭的患处进行施夹;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不可拆、或者两拆施夹钳,能够进行更多分段的拆解,无需配备专业并且复杂的清洗工具就能进行清洗,简洁明朗的开放式结构更大程度的暴露其内部隐藏的污染物,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钳子清洗的效率,使钳子内部的清洗也变得更加彻底,更加方便,最大程度减少了污血、杂质的残留,更有效的提高了施夹钳的消毒效果,降低了再次使用时因清洗不彻底而发生的交叉感染风险。

附图说明

图1外管为5mm尺寸的三拆施夹钳结构示意图;

图2把手示意图;

图3转轮接头示意图;

图4外管为5mm尺寸的三拆施夹钳内部示意图;

图5外管为10mm尺寸的三拆施夹钳结构示意图;

图6外管接头与转轮接头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实施例1公开的是一种外管直径为5mm尺寸的三拆施夹钳,包括钳头、推杆5、外管6和把手11,钳头设有钳夹2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螺栓3、弹簧4、弹簧固定圈14和连接杆13,钳夹2与连接杆13的头部通过微调螺栓3进行连接,连接杆13的尾部与推杆5的管头固定连接,弹簧4套装在连接杆13上,弹簧4位于微调螺栓3与弹簧固定圈14之间,外管6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推杆5与固定装置均套装在外管6的空心腔室内,外管6的头部和尾端分别与钳头和把手11固定连接,握紧把手11时,弹簧4可在微调螺栓3与弹簧固定圈14之间做压缩运动,推杆5的管尾与把手11通过万向连接头8固定连接,万向连接头8的两端分别与推杆5和把手11的内部杆件连接,把手11上部还设有冲洗嘴9,钳夹2内部中空,钳夹2的夹头部设有开孔1,冲洗嘴9的内腔9.1与外管6的内腔贯通,流体可通过冲洗嘴9进入内腔9.1,流经外管6的内腔,由开孔1流出,从而完成对本装置的清洗,外管6与钳头通过微调螺栓3的外螺纹固定连接,外管6与把手11通过外管接头7固定连接,推杆5和把手11内部的杆件通过转轮接头10进行连接,外管接头7套在外管6上,外管接头7的内螺纹与转轮接头10的外螺纹连接,从而使外管6与把手11固定连接。外管接头7为空心管套结构,外管接头7的头部内径小于外管接头7的尾部内径,外管接头7的内部设有内螺纹,使用时,通过把内螺纹与转轮接头10的外螺纹拧紧来将外管6与把手11固定连接,并且转轮接头10的外螺纹与外管接头的内螺纹配套使用,外管6的尾部还设有突起,外管接头7套在外管6的尾部时,正因为有突起才不致脱落;使用时,握紧把手11,推杆5前顶,钳头闭合,松开把手11,弹簧4弹开钳头,工作循环完成。使用结束后,可将钳头与外管处以及外管与把手处的螺纹拧开,分别对三部分进行清洗。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为外管直径为10mm的三拆施夹钳,包括钳头、推杆5、外管6和把手11,钳头设有钳夹2和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微调螺栓3、弹簧4、弹簧固定圈14和连接杆13,钳夹2与连接杆13的头部通过微调螺栓3进行连接,连接杆13的尾部与推杆5的管头固定连接,弹簧4套装在连接杆13上,弹簧4位于微调螺栓3与弹簧固定圈14之间,外管6为空心圆管结构,推杆5与固定装置均套装在外管6的空心腔室内,外管6的头部和尾端分别与钳头和把手11固定连接,握紧把手11时,弹簧4可在微调螺栓3与弹簧固定圈14之间做压缩运动,推杆5的管尾与把手11通过万向连接头固定连接,万向连接头的两端分别与推杆5和把手11的内部杆件连接,把手11上部还设有冲洗嘴9,钳夹2内部中空,钳夹2的夹头部设有开孔1,冲洗嘴9的内腔9.1与外管6的内腔贯通,流体可通过冲洗嘴9进入内腔9.1,流经外管6的内腔,由开孔1流出,从而完成对本装置的清洗,外管6与钳头通过微调螺栓3的外螺纹固定连接,外管6的尾部设有内螺纹,外管6尾部的内螺纹与转轮接头10的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使用时,握紧把手11,推杆5前顶,钳头闭合,松开把手11,弹簧4弹开钳头,工作循环完成。使用结束后,可将钳头与外管处以及外管与把手处的螺纹拧开,分别对三部分进行清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