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妇产科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产后大出血可导致病人死亡,治疗上主要是应用药物促进宫缩及子宫腔内填塞纱布压迫止血,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操作困难,子宫腔内压力不均匀,容易形成死腔,导致压迫止血失败。
中国公开专利,专利号:CN203001032U,曾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注射器和注射管与止血球相连,且在注射管上设有压力表和排污管,可对子宫腔内进行均匀有效的压迫止血,当完成止血操作后,可很方便地将使用过的生理盐水排出。但是这种止血装置的外层为重复使用,会造成交叉感染,另外,止血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临床上产妇出现大出血时的止血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妇产科止血装置,在加压气囊的作用下向止血球充气,配合加液方式对子宫腔进行迅速止血,它对子宫腔内加压均匀,止血效果好;当完成止血操作后,可很方便地将使用过的生理盐水排出,防止对医护人员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无纺纤维布层为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交叉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妇产科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球、气囊、导液管、排污管和压力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包层、导管、导气管、阀门、储药箱和内核,所述的外包层设于止血球的外部,外包层通过导管与内核相连,止血球通过导气管和导液管与气囊相连,其中,在导液管上依次设有压力表、排污管和储药箱。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外包层的外部设有高吸水无纺纤维布层,且该布层为缩口袋状。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外包层、止血球和导管为硅胶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导气管和导液管与气囊相连的一端设有阀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内核为空心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加压气囊的作用下向止血球充气,配合加液方式对子宫腔进行迅速止血,它对子宫腔内加压均匀,止血效果好;当完成止血操作后,可很方便地将使用过的生理盐水排出,防止对医护人员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无纺纤维布层为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外包层,2、止血球,3、导管,4、导气管,5、阀门,6、气囊,7、导液管,8、储药箱,9、排污管,10、压力表,11、内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妇产科止血装置,在加压气囊的作用下向止血球充气,配合加液方式对子宫腔进行迅速止血,它对子宫腔内加压均匀,止血效果好;当完成止血操作后,可很方便地将使用过的生理盐水排出,防止对医护人员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无纺纤维布层为一次性使用,可避免交叉感染。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妇产科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球2、气囊6、导液管7、排污管9和压力表10,还包括外包层1、导管3、导气管4、阀门5、储药箱8和内核11,所述的外包层1设于止血球2的外部,外包层1通过导管3与内核11相连,止血球2通过导气管4和导液管7与气囊6相连,其中,在导液管7上依次设有压力表10、排污管9和储药箱8。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外包层1的外部设有高吸水无纺纤维布层,且该布层为缩口袋状,该无纺纤维布为一次性用品,可避免交叉感染。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外包层1、止血球2和导管3为硅胶一体成型结构,有利于对子宫内部均匀加压。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导气管4和导液管7与气囊6相连的一端设有阀门5,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加气、加液或者两者并用的方式进行止血。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内核11为空心结构,液体通过导液管7可进入内核11进而通过导管3进行输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