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压疮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739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医用防压疮头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防压疮头套。



背景技术:

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在护理处于昏迷、偏瘫、骨折或者其他无意识的危重患者时,常常需要利用翻身枕垫入患者背部,使患者保持左侧卧位或者右侧卧位,用于预防褥疮的发生。将患者保持在侧卧位的过程中,患者的背部垫有翻身枕帮助翻身,然而患者的头部往往会被忽略,侧卧患者的左耳或者右耳会直接枕在枕头上。如果侧卧时间较长,耳朵长时间被挤压会引发不适,并且患者处于侧卧位时,耳朵与枕头的接触面通风透气性较差,也比较容易造成耳部压疮的发生,对预防危重、瘫痪及长期卧床的病人压疮的发生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防压疮头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防压疮头套,包括具有后脑部、左耳部和右耳部的头套本体,所述后脑部的一侧与所述左耳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后脑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右耳部的一侧连接,所述左耳部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额带, 所述右耳部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额带,所述第一额带和所述第二额带可拆卸连接;所述左耳部和所述右耳部均开设有一个耳孔,围绕所述耳孔边缘设有耳垫。

进一步地,所述后脑部开设有多个圆形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1~3cm。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横向等距排列组合成一组气孔组分布在所述后脑部上,并且所述后脑部设有多组该气孔组,多组所述气孔组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耳垫厚度为4~6cm,并由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右耳部下端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右耳部缝接,另一端设有魔术贴,所述左耳部下端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相互配合将固定带与所述左耳部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采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额带和所述第二额带均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两者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魔术贴粘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头套本体由棉质布料包裹记忆棉材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患者翻身保持侧卧位时,头套本体套在患者头部,用后脑部包覆住患者的后脑勺,左耳部和右耳部与患者的两侧面部接触,并且两只耳朵分别套入左耳部和右耳部的耳孔中,第一额带和第二额带的连接后,固定在患者的前额位置,将本头套固定在患者头部,此时患者的头顶会有一部分充分暴露在空气中,方便头部透气。佩戴好本医用防压疮头套后,在侧卧时耳垫会与枕头接触,由于耳垫的干涉,套入耳孔中的耳朵被保护起来,侧卧位时不再受到挤压。能使患者耳朵,即使处于侧卧位也能保持比较舒适的状态,由于患者耳朵不再与枕头的枕面直接接触,所以也能有效减少患者耳部压 疮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中,后脑部开设有多个圆形透气孔,透气孔的直径为1~3cm。透气孔横向等距排列组合成一组气孔组分布在后脑部上,并且后脑部设有多组该气孔组,多组气孔组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便于为侧卧位患者的后脑勺通风透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3、为了给耳朵提供更全面的保护,避免挤压引起不适以及压疮,耳垫厚度为4~6cm,并由硅胶材料制成。

4、在第一额带和第二额带连接固定在患者前额后,为能使本头套与患者头部连接更牢固不易脱落,右耳部下端设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与右耳部缝接,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左耳部下端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相互配合将固定带与左耳部粘接。

5、为了能够提高患者佩戴本医用防压疮头套的整体舒适度,以及从保护患者头部的角度出发,固定带、第一额带和第二额带均由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第一额带和第二额带之间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魔术贴粘接连接,方便患者使用。为使吸汗透气效果更好,头套本体由棉质布料包裹记忆棉材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防压疮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中,1-头套本体;11-后脑部;12-左耳部;13-右耳部;121-第一额带;131-第二额带;2-耳孔;3-耳垫;4-透气孔;41-气孔组;5-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 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防压疮头套,包括具有后脑部11、左耳部12和右耳部13的头套本体1。所述后脑部11的一侧与所述左耳部12的一侧连接,所述后脑部11的另一侧与所述右耳部13的一侧连接。所述左耳部12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一额带121,所述右耳部13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额带131,所述第一额带121和所述第二额带131可拆卸连接。所述左耳部12和所述右耳部13均开设有一个耳孔2,围绕所述耳孔2边缘设有耳垫3。

采用以上结构,将患者翻身保持侧卧位时,头套本体1套在患者头部,用后脑部11包覆住患者的后脑勺,左耳部12和右耳部13与患者的两侧面部接触,并且两只耳朵分别套入左耳部12和右耳部13的耳孔2中。第一额带121和第二额带131的连接后,固定在患者的前额位置,将本头套固定在患者头部,此时患者的头顶会有一部分充分暴露在空气中,方便头部透气。佩戴好本医用防压疮头套后,在侧卧时耳垫3会与枕头接触,由于耳垫3的干涉,套入耳孔2中的耳朵被保护起来,侧卧位时不再受到挤压。能使患者耳朵,即使处于侧卧位也能保持比较舒适的状态,由于患者耳朵不再与枕头的枕面直接接触,所以也能有效减少患者耳部,因透气性差而发生压疮。

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方式,所述后脑部11开设有多个圆形透气孔4,所述透气孔4的直径为1~3cm。佩戴上本头套保护耳朵后,透气孔4还可以为包覆在本头套内部的后脑勺通风透气,提高佩戴时的整体舒适度。

所述透气孔4横向等距排列组合成一组气孔组41分布在所述后脑部11上,并且所述后脑部11设有多组该气孔组41,多组所述气孔组41之间呈等间距平行分布,可以提高为后脑勺通风透气的效率。

所述右耳部13下端设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一端与所述 右耳部13缝接,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图中未示出),所述左耳部12下端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的相互配合将固定带5与所述左耳部12粘接。固定带5在患者下颌处固定后粘接在左耳部12上,可以将本头套再次加固,防止本头套与患者头部脱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为了能在患者侧卧位时,更好的保护患者耳朵,减少耳朵与枕面的接触,避免挤压耳朵,所述耳垫厚度为4~6cm,并由硅胶材料制成。

为了在固定本头套时能使患者更加舒适,以及又能满足患者不同头型、不同大小的头部的使用,所述固定带5、第一额带121和所述第二额带131均采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为了方便拆分开第一额带121和第二额带131,两者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魔术贴粘接固定。

所述头套本体1由棉质布料包裹记忆棉材制成,不但能提高使用时的整体舒适度,而且吸汗和透气性也比较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