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病患者急救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926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病患者急救推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脏病患者急救推车。



背景技术:

心内科患者在急救至诊室时,需要使用推车,通过推车将患者推送至抢救室进行抢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推车的结构较为简单,在推动患者的过程中,不能对患者实施急救,往往会耽误患者的病情,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脏病患者急救推车,该装置在推动过程中,可以站立一名急救人员,在推动患者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可以不间断的对患者进行救援工作,给患者的生命提供保障,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脏病患者急救推车,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床板之间配合有螺丝,所述支撑腿远离所述床板的那一端具有万向轮,四根所述支撑腿之间配合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与所述支撑腿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底部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板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的护栏板,两块所述护栏板之间形成一个行走通道,所述床板的左侧面对称设置有两块托板,两块所述托板之间配合有护栏杆,所述床板的两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端部,在所述端部内螺纹连接有把手杆。

优选地,所述床板的顶部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内配合有活动床板,所述活动床板的靠近前端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端部,在两个所述第一端部之间配合有第一把手杆,所述第一把手杆与所述第一端部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所述活动床板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把手杆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挡板。

优选地,所述延长板的板面上设置有防滑槽,所述延长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把手杆的外部设置有把手套,所述把手套为橡胶制成,所述把手套具有配合所述把手杆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推动过程中,可以站立一名急救人员,在推动患者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可以不间断的对患者进行救援工作,给患者的生命提供保障,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底部支撑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心脏病患者急救推车,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的底部的四个顶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与所述床板1之间配合有螺丝201,所述支撑腿2远离所述床板1的那一端具有万向轮3,四根所述支撑腿2之间配合有底部支撑板4,所述底部支撑板4与所述支撑腿2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未图示),所述底部支撑板4的右侧设置有延长板5,所述延长板5的板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的护栏板6,两块所述护栏板6之间形成一个行走通道601,所述床板1的左侧面对称设置有两块托板7,两块所述托板7之间配合有护栏杆8,所述床板1的两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四个端部121,在所述端部121内螺纹连接有把手杆9。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床板1的顶部设置有滑槽111,在所述滑槽111内配合有活动床板10,所述活动床板10的靠近前端面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端部11,在两个所述第一端部1之间配合有第一把手杆12,所述第一把手杆12与所述第一端部11之间配合有第二螺丝13,所述活动床板10的顶部、靠近所述第一把手杆12位置处设置有限位挡板14。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延长板5的板面上设置有防滑槽511,所述延长板5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万向轮123。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把手杆9的外部设置有把手套911,所述把手套911为橡胶制成,所述把手套911具有配合所述把手杆9的插孔(未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在推动过程中,可以站立一名急救人员,在推动患者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可以不间断的对患者进行救援工作,给患者的生命提供保障,为后续的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