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康复型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2743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康复型轮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促进康复型轮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制定了各项方针政策不断的完善医疗设施来满足老龄化的需求。医疗设施种类繁多,其中轮椅是十分重要的设施,它可以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进行行走,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现有的轮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人们的作用,而不能真正起到促进使用人员锻炼身体,加速康复的效果。后来科研人员进行了不断的改进,进行高科技的引入,采用了智能化处理,但是面对康复效果没有进行处理,同样不能使得人们身体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现有的轮椅在结构和设计上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能满足现代实际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一种促进康复型轮椅,结构简单,通过手臂的运动来带动腿部的运动,促进使用人员的手臂和腿部的锻炼,加快使用人员的康复,提高轮椅的使用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促进康复型轮椅,具有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上部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手臂锻炼机构和腿部锻炼机构;所述手臂锻炼机构主要由吊环、牵引线、第一固定孔和配重组成,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牵引线穿过第一固定孔后一端连接吊环,另一端连接配重,所述配重滑动设置在靠背的侧壁上;所述腿部锻炼机构主要由吊环、第二固定孔和牵引线组成,所述牵引线穿过第二固定孔后两端均连接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手臂锻炼机构设置两组,所述手臂锻炼机构平行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单臂或者双臂的锻炼,提高锻炼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腿部锻炼机构设置两组,所述腿部锻炼机构平行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单腿或者双腿的锻炼,提高锻炼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固定孔之间的间距。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满足腿部的伸展空间,方便后续腿部的锻炼。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上还设置有计数器,所述计数器位于吊环的上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其锻炼效果,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有计划的锻炼。

采用上述结构后,结构简单,通过手臂的运动来带动腿部的运动,促进使用人员的手臂和腿部的锻炼,加快使用人员的康复,提高轮椅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为轮椅本体,2为靠背,3为辅助板,4为支架,5为吊环,6为牵引线,7为第一固定孔,8为配重,9为第二固定孔,10为计数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是一种促进康复型轮椅,具有轮椅本体1,轮椅本体1设置有靠背2,靠背2上部设置有辅助板3,辅助板3的上端垂直设置有支架4,支架4上设置有手臂锻炼机构和腿部锻炼机构;手臂锻炼机构主要由吊环5、牵引线6、第一固定孔7和配重8组成,第一固定孔7设置在支架4上,牵引线6穿过第一固定孔7后一端连接吊环5,另一端连接配重8,配重8滑动设置在靠背2的侧壁上;腿部锻炼机构主要由吊环5、第二固定孔9和牵引线6组成,牵引线6穿过第二固定孔9后两端均连接吊环5。

其中,手臂锻炼机构设置两组,所述手臂锻炼机构平行设置。腿部锻炼机构设置两组,所述腿部锻炼机构平行设置。第二固定孔9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固定孔7之间的间距。牵引线6上还设置有计数器10,计数器10位于吊环5的上部。

该促进康复型轮椅的操作原理如下:

当使用人员使用轮椅需要进行锻炼的时候,手臂锻炼机构是进行手臂的锻炼,只需要将手握住吊环5,然后垂直向下用力,这样吊环5会通过牵引线6拉动靠背2后部的配重8向上运动,往复运动实现对手臂的锻炼,牵引线6上还设置有计数器10,计数器10位于吊环5的上部,用来观测每次的锻炼的数据,这样可以为使用人员提供锻炼的参考;腿部锻炼机构是用来腿部的锻炼,使用人员只需要将腿部固定在吊环5上,另一端的吊环5由手臂来控制,这样可以有选择进行腿部的锻炼,同时计数器10也会随时记入每次的锻炼数据,为使用人员提供锻炼的参考。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