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及其压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812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血压计及其压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压计,尤其涉及一种血压计及其压脉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血压计的不断改良与操作简便化,许多一般家庭也开始购置血压计,将自我血压量测作为居家健康管理的一环。现有的血压计若依测量原理可区分为:听诊法(auscultatory method)及脉波法(oscillometric method),而若依操作方式则可区分为:手动式与电子式血压计。一般手动式血压计结构主要包括一压脉带(cuff)、一充气用气球以及一压力计,其中压脉带与气球以一通气管连接至压力计,使压脉带内的气体压力能反映于压力计的读数上,并配合听诊器的使用达到血压测量的目的。而一般电子式血压计结构则包括一压脉带、一充气马达、一压力感测单元以及一微处理器,压脉带通过通气管连接充气马达。压力感测单元用来侦测压脉带在升高压力下一段时间内的脉动并取得脉搏波(pulse wave),而微处理器用来控制充气马达,并接收且分析压力感测单元所侦测的脉搏波进而计算获得血压值。

一般使用者习惯将压脉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左手,故市面上的压脉带通常是针对左手量测的使用者来进行设计的,以提升使用者将压脉带卷绕于左手的便利性。然而,对于有右手量测的使用者(如左撇子)来说,原先的便利性设计反而会成为障碍,会降低使用者将压脉带卷绕于右手的便利性。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款压脉带,让使用者在将压脉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左、右手时皆为便利,则为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血压计的压脉装置,借此让使用者在将压脉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左、右手时皆为便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实用新型的血压计的压脉装置包括一压脉带、一活动式组接头及一气流管。压脉带具一气囊(bladder)及一曲形组装弹片(holder)。压脉带可挠曲而呈摊开状或卷绕成筒状。活动式组接头包括一组装座及一转向接头。组装座连接于该气囊,并固设于该曲形组装弹片的中央。组装座沿一中心轴线延伸,且中心轴线平行于呈筒状的压脉带的径向。转向接头包括相连的一枢接段及一组接段。枢接段可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地枢设于组装座,且旋转轴线平行于组装座的中心轴线。转向接头具有一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于压脉带的气囊。气流管装设于活动式组接头的该转向接头的组接段,且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气流管。

该枢接段的延伸方向非平行于该组接段的延伸方向。

该枢接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组接段的延伸方向。

压脉装置还包括一气密环,夹设于该组装座与该转向接头的该枢接段。

该压脉带还具有一第一包覆层及一第二包覆层,该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的边缘通过缝线接合,以在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置该气囊及该曲形组装弹片。

该组装座沿该中心轴线暴露出该压脉带的该第一包覆层。

该第二包覆层中包含抗菌剂。

该组装座通过扣合的方式,固设于该曲形组装弹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血压计,包括一血压计本体及一前述压脉装置。压脉装置的压脉带可卷绕于使用者的左手或右手,该压脉装置的该气流管连接于该血压计本体。

该压脉装置的该曲形组装弹片表面上设置曲度传感器,用来量测使用者的左手或右手手臂臂围。

上述实施例的血压计及其压脉装置通过活动式组接头的转向接头可相对组装座旋转的设计,且转向接头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组装座的中心轴线,使得气流管可相对压脉带旋转,选择性地摆向压脉带的相异侧。如此一来,使用者在将压脉带卷绕于使用者的左、右手时,皆能让压脉带的外侧结合段维持从手的外侧向内拉,进而兼顾压脉带卷绕于左手或右手的便利性。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压计的压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沿图3剖面线4-4剖切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1压脉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6为图1压脉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 压脉装置

22 左手

24 右手

100 压脉带

101 连接段

102 第一结合段

103 第二结合段

110 第一包覆层

120 第二包覆层

130 曲形组装弹片

140 气囊

200 活动式组接头

210 组装座

211 固定插槽

212 卡扣凸部

213 止挡凸部

220 转向接头

221 枢接段

221a 固定插槽

222 组接段

230 气流通道

240 固定插销

300 气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压计的压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血压计的压脉装置10包括压脉带100、活动式组接头200及气流管300,其中活动式组接头200衔接压脉带100与气流管30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气流管300还连接至血压计本体,在此并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压计本体的外壳可为透明外壳,其内部可设置变色光源,可随量测时的脉搏节奏变色,或可在量测结束时发出红光表示高血压,也可在非量测时作为情境装饰灯。

压脉带100可挠曲而呈摊开状(图中未示出)或卷绕成筒状(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来说,压脉带100整体来看例如包括一连接段101、一第一结合段102与一第二结合段103。第一结合段102与第二结合段103连接于连接段101的相对两侧。压脉带100呈筒状时,第二结合段103将第一结合段102围绕于内,并可分离地结合于第一结合段102。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压脉带100呈筒状时,恰巧可包覆使用者的左手臂或右手臂。

详细来说,压脉带100的形状可为长条形或扇形,其包括一第一包覆层110、一第二包覆层120、一曲形组装弹片130及一气囊140。第一包覆层110与第二包覆层120的材质例如为布料,该布料可额外地添加抗菌剂,以避免不同使用者之间病菌的接触传染。此外,该布料也可额外地加上止滑布料,以避免压脉带在使用者的手臂上滑动而影响量测的准确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覆层110与第二包覆层120的边缘例如通过缝线接合,以在第一包覆层110与第二包覆层120间形成容置空间,以容置曲形组装弹片130及气囊140。曲形组装弹片130位于第一包覆层110与第二包覆层120之间,且气囊140位于曲形组装弹片130与第二包覆层120之间。此外,曲形组装弹片130的弹性驱使压脉带100卷曲而呈筒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曲形组装弹片130的表面上可设置曲度传感器,用来量测手臂臂围,借此判断使用者配戴的压脉带尺寸是否合适且正确。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沿图3的剖面线4-4剖切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结合图4所示,活动式组接头200包括一组装座210及一转向接头220。组装座210位于压脉带100的连接段101。组装座210贴合连接于气囊140,并贯穿曲形组装弹片130与第一包覆层110而部分地暴露于压脉带100外。此外,组装座210可通过扣合的方式固设于曲形组装弹片130。详细来说,组装座210的外侧更具有一卡扣凸部212及一止挡凸部213。组装座210穿设曲形组装弹片130,且曲形组装弹片130卡合于卡扣凸部212与止挡凸部213之间,以令组装座210卡合于曲形组装弹片130。组装座210沿一中心轴线A延伸并位于压脉带100外。其中,组装座210的中心轴线A平行于筒状的压脉带100的径向(如图1中箭头D所指示的方向)。

转向接头220包括相连的一枢接段221及一组接段222。枢接段221可绕一旋转轴线R旋转(如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旋转)地枢设于组装座210,且旋转轴线R平行于组装座210的中心轴线A。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线R与中心轴线A共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轴线R与中心轴线A也可以非共轴。

此外,转向接头220具有一气流通道230。气流通道230自枢接段221延伸至组接段222。且气流通道230靠近枢接段221的一端连通于压脉带100的气囊140。

在此需注意的是,活动式组接头200更包括一固定插销240。并且,组装座210与枢接段221更各具有一固定插槽211、221a。二固定插槽211、221a共同构成供固定插销240插设的空间,使固定插销240可脱离地插设于二固定插槽211、221a。当固定插销240插设于二固定插槽211、221a时,固定插销240令转向接头220的枢接段221可转动地组装于组装座210。反之,若固定插销240被抽离,则令转向接头220得以脱离组装座210。

在本实施例中,枢接段221的延伸方向E1垂直于组接段222的延伸方向E2。在其他实施例中,枢接段221的延伸方向E1也可以与组接段222的延伸方向E2保持非平行与非垂直的任意角度。

请再结合图2与图4,气流管300装设于活动式组接头200的组接段220,且气流通道230靠近组接段220的一端连通气流管300。

图5为图1压脉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图6为图1压脉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如图5结合图6所示,由于气流管300通过活动式组接头200来装设于压脉带100,故不论是要将压脉装置10卷绕于使用者的左手22或右手24,皆不会受到气流管300的摆向限制而造成压脉装置10卷绕的负担。

详细来说,如图5所示,以本实用新型的血压计的压脉装置在进行血压量测时,活动式组接头200的位置可不限于要位于使用者的左手肘内侧。另外,活动式组接头200的转向接头220可相对压脉带100旋转,故当压脉带100要被卷绕于使用者的左手22时,使用者可将气流管300摆向靠近手掌的位置(即一般血压量测机器所摆放的位置),进而便于使用者能够自行将压脉带100卷绕于左手22。

此外,若使用者为左撇子,而欲将压脉装置10改为卷绕于右手24时,如图6所示,同样能通过活动式组接段200的设计,将气流管300沿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相对压脉带100旋转180度,在此并不限定旋转是顺时针或逆时针,使得使用者在将压脉带100卷绕于右手时,仍不会受到气流管300的摆向限制而造成压脉装置10卷绕的负担。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活动式组接头与具有活动式组接头的压脉装置,通过活动式组接头的转向接头可相对组装座旋转的设计,且转向接头的旋转轴线平行于组装座的中心轴线,使得气流管可相对压脉带旋转而可选择地摆向压脉带的相异侧,进而避免使用者受到气流管的摆向限制而造成压脉装置卷绕的负担。如此一来,将能够兼顾压脉带卷绕于左手与右手的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