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055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注射药剂时,需要通过医用针注入到人体的血管内,因此医用针需要破开人体

的皮肤刺入血管中,这过程会有刺痛感,为了减轻刺痛感,需要对医用针针尖硅化处理,在针管表面涂覆上硅油。

硅化装置一般包括进料部、处理部、以及出料部,载具条由进料部起进入,经处理部进行硅化处理,最终由出料部进行输出,在载具条在运送轨道中滑动,后一载具条推动前一载具条运动。

因此,在运送过程中由于惯性的作用使得所述进料部上的载具条部分进入处理部中,影响处理部的正常运行,最终影响医用针针管表面的硅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硅化装置的进料部未设置压紧装置,使得进料部上的载具条部分进入处理部中,导致处理部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影响医用针针管表面的硅化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包括:进料部、处理部、以及出料部;所述进料部与所述出料部分别连接所述处理部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部包括用以运送载具条的进料条、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条的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紧块和第一压紧气缸,第一压紧块位于所述进料条上载具条的侧面,与对应的第一压紧气缸相连,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压紧块相连,并推动所述第一压紧块对载具条进行压紧。

较佳的,所述出料部包括:所述出料部包括用以运送载具条的出料条、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压紧机构,所述第二压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出料条的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压紧块和第二压紧气缸,第二压紧块位于所述出料条上载具条的侧面,与对应的第二压紧气缸相连,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压紧块相连,并推动所述第二压紧块对载具条进行压紧。

较佳的,所述处理部包括:支座、转轴、硅油槽、以及吹气部;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随所述转轴的旋转而同步旋转,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用以设置载具条的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底还设置有与载具条对应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具有多个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能与固定在固定滑槽内的医用针的相连通,所述分流板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系统相连通,所述转轴和支座之间设有能驱动转轴转动,使得固定板上的医用针朝向硅油槽的驱动部。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位于所述固定滑槽的相反端;

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一侧与所述伸缩气缸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旋转板还与所述固定滑槽的侧壁铰接,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滑槽平行;

齿形板,所述齿形板固定在所述旋转板的另一侧,所述齿形板每一相邻的齿间设置有一Y形间隙,每一所述Y形间隙与载具条上的相应的所述医用针相配合,对所述医用针进行固定。

较佳的,所述压缩空气系统与多个运气管相连,每一所述运气管均对应一所述分流板上的进气孔,所述运气管与所述分流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以支撑所述分流板的固定孔板。

较佳的,所述固定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孔相配合的运气孔,每一所述运气孔,连接对应的运气管,所述固定孔板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气缸。

较佳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齿轮、齿条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齿轮套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较佳的,所述压缩空气系统还连接有一吹气管,所述吹气管设置在所述固定滑槽的侧壁上,并与所述侧壁平行,所述吹气管上设置有与载具条上固定的医用针数量相对应的吹气孔,每一所述吹气孔对准相应的医用针针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产生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进料部设置有第一压紧机构,对其上的载具条进行压紧,防止待处理或者已经处理的载具条对所述处理部中的固定板的翻转产生影响。

(2)在出料部中设置第二压紧机构,可以对处理部内的载具条进行定位,防止处理部内的载具条部分进入出料部中。

(3)在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设置吹气管,向对应的针头吹气,防止针管表面硅化后硅油因重力作用对针座产生污染。

(4)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一固定滑槽,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滑槽的设计,在保证对满足工艺需求的同时,简化了硅化装置的设计,降低了生产制作的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进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处理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为吹气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处理部的使用状态图;

图8为图7中B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料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其设置针座装配的流水线上,与载具条相配合,用以对针管的表面进行硅化处理,使所述针管外表面具有一层硅油膜。所述具有压紧机构的医用针表面硅化装置包括:进料部2、处理部1、以及出料部3;所述进料部2与所述出料部3分别连接所述处理部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部2用以输入载具条,所述处理部1对载具条上的医用针进行硅化处理,所述出料部3对处理好的载具条进行输出,所述进料部2包括进料条23、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压紧机构,载具条设置在所述进料条23上,所述进料条23对载具条进行运送,所述第一压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料条23的一侧或两侧,对载具条进行夹紧。所述第一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紧块21和第一压紧气缸22,第一压紧块21位于所述进料条23上载具条的侧面,与对应的第一压紧气缸22相连,所述第一压紧气缸22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一压紧块21相连,并推动所述第一压紧块21对载具条进行压紧。

具体的,当物料随载具条进入进料处时,第一压紧气缸22运行,对载具条进行夹紧,防止待处理的载具条及处理完成的载具条因惯性部分滑入至处理部1中,使得处理部1中的固定板112难以旋转,防止对硅化装置的运行带来麻烦。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

图3为出料部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3所示。更具体的,所述出料部3包括出料条33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压紧机构,载具条设置在所述出料条33上,所述出料条33对载具条进行运送,所述第二压紧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料条的一侧或两侧,对载具条进行夹紧。所述第二压紧机构包括第二压紧块32和第二压紧气缸31,第二压紧块32位于所述出料条33上载具条的侧面,与对应的第二压紧气缸31相连,所述第二压紧气缸31的伸缩杆与所述第二压紧块32相连,并推动所述第二压紧块32对载具条进行压紧。

当所述处理部1对其内的载具条硅化完成后,进料条23上的载具条向前移动,推动处理部1内的载具条进入出料部3,而进料部2上的载具条因为惯性作用在进入处理部1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其前端进入出料部3中,影响后续工作,因此在出料部3上设置第二压紧机构,对出料部3内的载具条进行夹紧,进一步的对处理部1内的载具条进行定位。

图4为处理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请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处理部1包括:支座、转轴111、硅油槽12、以及吹气部。所述转轴111固定在所述支座上,所述转轴111上还设置有一固定板112,所述固定板112随所述转轴111的旋转而同步旋转,所述固定滑槽116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2上,用以设置载具条,所述固定板112旋转使所述固定滑槽116绕所述转轴111的周向旋转。所述固定槽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对应的分流板1163,所述分流板1163上具有多个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能与固定在固定滑槽116内的医用针的相连通,所述分流板1163的进气口与压缩空气系统相连通,所述转轴111和支座之间设有能驱动转轴111转动使得固定机构上的医用针依次朝向硅油槽12的驱动部。

所述固定滑槽116在初始状态时,与所述进料条2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使位于所述进料条23上的载具条推动在前的载具条进入所述固定滑槽116中。

载具条进入所述固定滑槽116中,并与所述分流板1163相对应,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旋转轴111旋转,带动所述固定滑槽116绕所述转轴111周向旋转,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系统运行,将气体通过所述分流板1163吹入所述医用针中,由于所述医用针固定在载具条中,载具条随所述固定板112旋转,朝向所述硅油槽12运动,并且所述医用针的针管部进入所述硅油中,对所述针管的外表面进行硅化。硅化完成后转轴111反转进行复位了,下一级的载具条进入固定滑槽116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固定板112,带动所述固定滑槽116绕所述转轴111周向旋转,使所述医用针的针管部进入所述硅油中,利用一个固定滑槽116对载具条进行固定,代替了原有的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固定滑槽116对载具条进行固定,使得硅化装置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制造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112上还设置有固定机构,用以使所述固定滑槽116的槽口封闭,进一步的对载具条进行固定,防止所述固定板112翻转使载具条脱离所述固定滑槽11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伸缩气缸113,齿形板115,以及旋转板114,所述伸缩气缸11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12上,位于所述固定滑槽116的相反端,所述伸缩气缸113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板114的一侧铰接,所述旋转板114还与所述固定滑槽116的侧壁1161铰接,通过所述伸缩气缸113的伸缩使得所述旋转板114旋转,所述旋转板114与所述固定滑槽116平行,所述旋转板114的另一侧固定有齿形板115,所述齿形板115每一相邻的齿间设置有一Y形间隙,每一所述Y形间隙与载具条上的相应的所述医用针相配合,对所述医用针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气缸113伸长时,所述旋转板114的一侧翻起,使得设置有齿形板115的另一侧向槽口方向翻转,将所述槽口闭合,对载具条进行固定。所述伸缩气缸113收缩时,所述齿形板115反向运动。

所述压缩空气系统与多个运气管相连,每一所述运气管均对应一所述分流板1163上的进气孔,所述运气管与所述分流板1163之间还设置有固定孔板1164,用以支撑所述分流板1163,同时对所述运气管进行定位。所述固定孔板1164上设置有与所述分流板1163向对应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固定孔板1164还与推动气缸相连所述推动气缸固定在固定板112上,通过推动气缸的伸缩,调节所述固定孔板1164上分流板1163的高度,使所述分流板1163上的出气孔更好的与所述医用针相配合。

所述驱动部包括齿轮、齿条118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齿轮套设置在所述转轴111上,所述齿条118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118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齿条118前后运动,促使所述转轴111正向或反向旋转。

所述硅油槽12位于所述固定滑槽116的下方,并与推动气缸相连,所述推动气缸推动所述硅油槽12向所述固定板112运动。

图6为吹气管的安装示意图,请结合图6所示。所述压缩空气系统还连接有一吹气管1162,向所述吹气管1162供气。所述吹气管1162设置在所述固定滑槽116的侧壁1161上,并与所述侧壁1161平行,所述吹气管1162上设置有多个吹气孔,所述吹气孔的数量与载具条上固定的医用针数量相对应,且每一所述吹气孔均对准所述医用针的针头。

且当所述医用针硅化完成后,所述推动气缸驱动所述硅化槽后退时,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向所述吹气管1162供气,使得每一所述吹气孔向对应的针头吹气,将针头部多余的硅油吹落,防止硅油因重力作用,滴落至针座上。

图7为处理部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图7中B部的放大图,请结合图7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工作过程:载具条运送至硅化装置中,所述进料部2中的压紧装置将运送槽上的载具条进行压紧,载具条位于所述固定化槽后,伸缩气缸113伸展,带动所述齿形板115翻转,进而将所述固定滑槽116的槽口闭合,同时载具条上的医用针卡设在对应的Y形间隙中。固定完毕后,第二气缸119上升使分流板1163与固定滑槽116底部相配合,空气压缩系统对第二吹气装置吹气,同时所述转轴111旋转,带动所述固定板112翻转,使所述向硅化槽运动,此时硅化槽在推动气缸的作用下上升。所述固定板112持续翻转,所述医用针的针管浸入硅油槽12中,由于分流板1163中持续有气体吹入针管中,因此防止了针管内壁硅油的侵入。医用针的针管外部硅化完后,硅化槽下降,所述固定板112翻转,同时,空气压缩系统向第一吹气装置供气,所述吹气管1162的吹气孔向对应的针头吹气,将因重力作用而聚集在针头处的多余的硅油吹落,防止针座表面受硅油污染。所述固定板112复位,所述伸缩气缸113收缩,固定滑槽116的槽口解封,进料处上的载具条进入固定滑槽116中,将原处于固定滑槽116中,医用针以硅化完成的载具条推出,已硅化完成的载具条进入出料处,所述压紧装置将载具条压紧,防止载具条对所述固定板112的旋转进行干扰。

本实用新型中,在进料处和出料处均设置有压紧装置,对其上的载具条进行压紧,防止待处理或者已经处理的载具条对所述固定板112的翻转产生影响。在所述固定板112上设置一固定滑槽116,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滑槽116的设计,在保证对满足工艺需求的同时,简化了硅化装置的设计,降低了生产制作的成本。在所述固定槽的侧壁1161上设置吹气管1162,向对应的针头吹气,防止针管表面硅化后硅油因重力作用对针座产生污染。

综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