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设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96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包括外壳、电路及通讯系统和医用气体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含底板、两个侧端盖、扣盖于底板顶侧一体成型的顶侧灯光扩散板、扣盖于底板前侧一体成型的上面板、扣盖于底板前侧一体成型的下面板和扣盖于底板下侧的下侧灯光扩散板;

所述底板安装于墙体上,底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一体布设的第一支撑筋板、第二支撑筋板和第三支撑筋板;

所述上面板一体成型的前侧面开设有便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终端安装的气用终端安装孔;

所述下面板一体成型的前侧面开设有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的终端安装的电用终端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端盖分别竖直的扣盖于外壳的两端,顶侧灯光扩散板和下侧灯光扩散板水平放置,上面板和下面板平齐的扣盖于底板前侧并且垂直放置,顶侧灯光扩散板与上面板连接处呈90°转角连接,下面板平齐与下侧灯光扩散板连接处呈90°转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灯光扩散板由分别扣盖于底板下侧两边的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灯光扩散板、底板的上部及第一支撑筋板相互围合的空腔前后相互隔离形成便于布设顶侧照明灯的上照明腔,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底板内侧、第二支撑筋板和上面板相互围合的形成便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管路布设的管道系统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底板内侧、第三支撑筋板和下面板相互围合的形成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中的强电线路布设的强电腔;所述第三支撑筋板呈倒放的“Y”字形结构,第三支撑筋板的“Y”字形开口与底板内侧形成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中的网线、弱电线路布设的网络腔,“Y”字形结构的第三支撑筋板下侧与下侧灯光扩散板之间形成便于布设下侧照明灯的下照明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照明腔还设有便于翻转一定角度伸出外壳下侧的LED灯,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分别设置于LED灯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均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侧灯光扩散板、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均由透光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三支撑筋板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部形成一嵌槽,呈“L状”的第二支撑筋板底端嵌扣于底板中部的嵌槽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