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医用设备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967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医用设备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多功能医用设备带。



背景技术:

医用设备带是病房中常用的医疗器具,主要用于医院病房、抢救室、诊疗室等场所,用于集成病床所需的医用气体终端(氧气、压缩空气、真空、负压气体等气源)、病人信息(呼叫)终端、电源插座、电讯网络接口、USB接口、灯管照明以及通信设施等部件。

但传统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中,高低压电气线路和供气管路混合铺设,电路与气路没有分离,高、低压电路没有分离,极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而且,传统设备带的外壳大多采用多个不规整的模块拼合而成,模块表面喷塑处理,造成制造成本高;同时,在生产组装和现场安装时,需要反复拆卸设备带的一些条幅或模块的面板,费时费力还存在二次损伤产品的风险;也不便于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采用一体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护和检修,清洁度高,可以使电气分离、强弱电分离的多功能医用设备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包括外壳、电路及通讯系统和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所述外壳包含底板、两个侧端盖、扣盖于底板顶侧一体成型的顶侧灯光扩散板、扣盖于底板前侧一体成型的上面板、扣盖于底板前侧一体成型的下面板和扣盖于底板下侧的下侧灯光扩散板;所述底板安装于墙体上,底板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一体布设的第一支撑筋板、第二支撑筋板和第三支撑筋板;所述上面板一体成型的前侧面开设有便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终端安装的气用终端安装孔;所述下面板一体成型的前侧面开设有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的终端安装的电用终端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端盖分别竖直的扣盖于外壳的两端,顶侧灯光扩散板和下侧灯光扩散板水平放置,上面板和下面板平齐的扣盖于底板前侧并且垂直放置,顶侧灯光扩散板与上面板连接处呈90°转角连接,下面板平齐与下侧灯光扩散板连接处呈90°转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侧灯光扩散板由分别扣盖于底板下侧两边的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顶侧灯光扩散板、底板的上部及第一支撑筋板相互围合的空腔前后相互隔离形成便于布设顶侧照明灯的上照明腔,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底板内侧、第二支撑筋板和上面板相互围合的形成便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管路布设的管道系统腔,所述第二支撑筋板、底板内侧、第三支撑筋板和下面板相互围合的形成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中的强电线路布设的强电腔;所述第三支撑筋板呈倒放的“Y”字形结构,第三支撑筋板的“Y”字形开口与底板内侧形成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中的网线、弱电线路布设的网络腔,“Y”字形结构的第三支撑筋板下侧与下侧灯光扩散板之间形成便于布设下侧照明灯的下照明腔。

进一步地,所述下照明腔还设有便于翻转一定角度伸出外壳下侧的LED灯,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分别设置于LED灯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均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顶侧灯光扩散板、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均由透光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三支撑筋板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中部形成一嵌槽,呈“L状”的第二支撑筋板底端嵌扣于底板中部的嵌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使得产品表面更加整洁、明快、大方、美观,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设备带表面的空隙,提高了设备带的清洁,有效降低对病患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便于设备带的拆装,易于维护和检修。

同时,相互独立设置的上照明腔、网络腔、强电腔、管道系统腔和下照明腔,可以使电气分离、强弱电分离,使电路与气路、高压与低压线路相互隔离开,不易产生安全事故,更加规范合理、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设备带的安全等级。

另外,下照明腔还设有便于翻转一定角度伸出外壳下侧的LED灯,患者使用时转动45°即可在床头进行阅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顶侧板和前面板装配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多功能医用设备带,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外壳、电路及通讯系统X和医用气体管道系统Y,所述外壳包含底板1、两个侧端盖2、扣盖于底板1顶侧一体成型的顶侧灯光扩散板3、扣盖于底板1前侧一体成型的上面板4、扣盖于底板1前侧一体成型的下面板5和扣盖于底板1下侧的下侧灯光扩散板6,上面板4和下面板5均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该底板1安装于墙体上,底板1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一体布设的第一支撑筋板10、第二支撑筋板11和第三支撑筋板12,底板1、第一支撑筋板10和第三支撑筋板12由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且底板1中部形成一嵌槽,呈“L状”的第二支撑筋板11底端嵌扣于底板中部的嵌槽内;在上面板4一体成型的前侧面开设有便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终端安装的气用终端安装孔;在下面板5一体成型的前侧面开设有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的终端安装的电用终端安装孔;其中,下侧灯光扩散板6由分别扣盖于底板下侧两边的左下侧灯光扩散板60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61组成。

如图1和图4所示,两个侧端盖2分别竖直的扣盖于外壳的两端,顶侧灯光扩散板3、左下侧灯光扩散板60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61水平放置,上面板4和下面板5平齐的扣盖于底板1前侧并且垂直放置,顶侧灯光扩散板3与上面板4连接处呈90°转角连接,下面板5平齐与下侧灯光扩散板6连接处呈90°转角连接。

如图2所示,顶侧灯光扩散板3、底板1的上部及第一支撑筋板10相互围合的空腔前后相互隔离形成便于布设顶侧照明灯的上照明腔a,所述第一支撑筋板10、底板1内侧、第二支撑筋板11和上面板4相互围合的形成便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管路布设的管道系统腔b,所述第二支撑筋板11、底板1内侧、第三支撑筋板12和下面板5相互围合的形成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中的强电线路布设的强电腔c;所述第三支撑筋板12呈倒放的“Y”字形结构,第三支撑筋板12的“Y”字形开口与底板1内侧形成便于电路及通讯系统中的网线、弱电线路布设的网络腔d,“Y”字形结构的第三支撑筋板12下侧与下侧灯光扩散板6之间形成便于布设下侧照明灯的下照明腔e;下照明腔e内还设有便于翻转一定角度伸出外壳下侧的LED灯7,患者使用时转动45°即可在床头进行阅读,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靠;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分别设置于LED灯的两侧,且顶侧灯光扩散板、左下侧灯光扩散板和右下侧灯光扩散板均由透光材料一体挤注成形。

本实用新型的上面板4和下面板5整块一体式,非常方便地固定在设备带的底板1上,从而改变了传统医疗设备带条幅式拼装的面板形式。由于上面板4和下面板5采用塑料或铝合金材料一体挤注成形,使得产品表面更加整洁、明快、大方、美观,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设备带表面的空隙,提高了设备带的清洁,有效降低对病患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便于设备带的拆装,易于维护和检修。一体式上面板和下面板更加方便设备带的喷涂、生产组装和医院现场安装,便于相关工艺和组装一次性完成。

同时,相互独立设置的上照明腔、网络腔、强电腔、管道系统腔和下照明腔,可以使电气分离、强弱电分离,使电路与气路、高压与低压线路相互隔离开,不易产生安全事故,更加规范合理、安全可靠,有效提高了设备带的安全等级。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