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肾衰竭,在动物系统内可能会产生生理失调。这样的失调可以包括系统不能完全排泄各种身体毒素及系统不能保持水和所需矿物质的体内平衡。透析治疗可用于补偿这样的肾衰竭。
通常有两种类型的透析疗法可行,即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治疗通常利用作为外部人工肾脏操作的血液透析机来从血液中分离身体毒素。可以通过插入导管到病人的静脉及动脉中将病人连接到血液透析机,这样连接病人到机器,使得病人的血液流入血液透析机并从中流出。在血液透析机中,血液接触透析液并将血液毒素转移至其中。两种透析方式的费用和疗效基本相同,但腹膜透析在成本效果、保护残余肾功能、方便患者和节省医疗资源等方面更优。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病人自己的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腹膜透析周期性地将腹透液注入到腹膜腔中,在溶液和血流之间跨过腹膜进行扩散和渗透交换,这些交换移去肾脏正常分泌的废弃产物,例如尿素和肌酸酐。腹透液是通过一种置入病人腹腔的管路,如腹膜透析管将其输入病人的腹腔,在腹腔内膜透析液通过病人体内的腹膜进行物质交换,去除中、小分子肾性毒素和体内多余的水分,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当前的腹膜透析设备是一种自动设备,针对成年的腹膜透析患者,用于肾脏疾病末期的治疗。如公告号为CN159367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肾衰竭全自动智能腹膜透析仪,其特征是,包括PIC温度称重信号检测调理单元、PLC控制装置、智能IC卡系统、蠕动泵和透析液管路系统相互连接组成,所述PLC温度称重信号检测调理单元分别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并与PLC控制装置相电气连接,PLC控制装置分别连接有触摸屏和智能IC卡系统,并通过功率驱动电路与蠕动泵相连接,蠕动泵与透析液管路系统相连接。公告号为CN2014537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腹膜透析机,包括有机架、透析控制器以及设在机架之上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透析控制器电连接,该加热装置设有药液承载部,该透析控制器电连接有药液阀及废液阀;所述药液阀及废液阀位于该加热装置的药液承载部的下方。上述已有的腹膜透析机对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但病人必须适应透析治疗呈现的各种复杂度。例如,病人可能不得不出行至透析治疗机构,如医院或诊所来进行透析治疗。由于透析通常需要按时间表进行,如一周三次或四次治疗,这些对透析治疗机构的访问对病人来说可能是耗时的并且是受限制的。例如,透析治疗可能限制了病人的自由出行。例如,选择出行的病人可能不得不预先安排去另外的机构。这样的安排可能是困难的,从而使透析病人的出行变得复杂。
在某些情况下,透析治疗可以在家执行。虽然这种在家的情况可能更加方便,但设备可能具有相当大的尺寸而给病人带来不便。此外还可能需要附加的设备,如水净化系统。水净化系统会进一步使过程变得复杂,并需要额外的空间而进一步使家庭透析治疗变得复杂。
应理解,典型的透析机可能具有阻碍携带的尺寸。例如,某些透析机与冰箱的尺寸差不多,这样使得不能容易地携带。这样的透析机因缺乏便携性可能会限制透析病人的生活选择。例如,很多透析病人,无论是使用在家治疗还是透析治疗机构,都因所需时间和对他们治疗的有限选择而不得不限制出行及其它机会。应注意,血液透析治疗所需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在某些系统中,腹膜透析治疗可能持续约四小时。这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以及利用治疗机构或家庭的非便携式单元的必要性阻碍了病人的出行,等等。
除了这种透析治疗所需的时间之外,透析成本给病人、治疗机构、健康保险公司、医疗保险等等也带来了附加的复杂度。例如,治疗机构需要为治疗机构的维护和人员配备支付较大的费用。
此外,透析自身的成本也可能是昂贵的。除了透析机的成本之外,重复发生的用于透析液和环境废物的花费也使得成本令人望而却步。例如,在常规的血液透析中,在一次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有大量的透析液(例如,约120升)被用于透析血液。用过的透析液然后被丢弃。大量的用过的透析液会增加透析的成本。此外,成本也会由于所需的大量的纯净水而增加。例如,成本可能由于产生、存储和使用纯净水的设备而增加。
此外,这些透析液、针,及其它医疗污染的产品都必须适当地丢弃,这会进一步增加与透析治疗相关的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包括主体21,主体21为带状结构,带状结构两端可连接形成环形束腹带结构,带状结构上设置有腹膜透析装置,用户可以将该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穿戴至用户的腹部;主体21的带状结构外侧顺序固定有废液袋23、HCO3-液袋24、第一蠕动泵25、电路板26、第二蠕动泵27、再生罐28、腹膜透析液袋29、电池30。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便携装置可自动监测计算脱水量以及自动计算需补充的HCO3-离子。
优选地,主体21上方连接有可搭放固定在用户肩部的挂带2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液袋23、HCO3-液袋24、再生罐28、腹膜透析液袋29分别安放在带状结构外侧的固定袋中。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状结构由内外两层织物构成,内外两层织物之间形成有多个空腔,废液袋23、HCO3-液袋24、再生罐28、腹膜透析液袋29分别安放在所述多个空腔中。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带状结构两端设置有粘扣31,通过粘扣31粘结固定成环绕用户腹部的环形束腹带结构。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腹膜透析液袋29与再生罐28之间通过第一管路17、第二管路18分别连接,腹膜透析液袋29、再生罐28通过第一管路17、第二管路18构成液体的循环管路。第二蠕动泵27设置在第一管路17上,腹膜透析液袋29、第二蠕动泵27之间依次设置有控温器11、第一夹紧阀10,废液袋23通过第二夹紧阀8与第一夹紧阀10、第二蠕动泵27之间的第一管路17连接,HCO3-液袋24通过第一蠕动泵25与第一夹紧阀10、第二蠕动泵27之间的第一管路17连接。腹膜透析液袋29、再生罐28之间的第二管路18上设置有第三夹紧阀13,第三夹紧阀13与再生罐28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第二蠕动泵27与再生罐28之间的第一管路17上设置有第四夹紧阀16。进出液水嘴1、离子浓度监测装置3、第五夹紧阀4顺序管路连接,第五夹紧阀4连接至第四夹紧阀16与第二蠕动泵27之间的第一管路17上,在进出液水嘴1、离子浓度监测装置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电路板26作为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的控制装置,依次与各内部装置和控制部件连接,电路板26利用电池30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在电路板26外侧设置有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可自动监测计算脱水量以及自动计算需补充的HCO3-离子,进行精确和方便的治疗,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可以极大的改进目前腹膜透析装置的携带、使用不便的缺陷,符合用户需求,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包括主体21,主体21为带状结构,带状结构两端可连接形成环形束腹带结构,带状结构上设置有腹膜透析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主体21上方连接有可搭放固定在用户肩部的挂带22。通过这一结构,用户可以将该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穿戴至用户的腹部,并利用挂带22进行固定,以使佩戴方便和舒适,用户可以在进行工作、休闲等日常工作/生活的同时完成腹膜透析的治疗和操作,克服了现有装置需要用户去医院(或在家中)定时定点治疗进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不便,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给用户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主体21的带状结构外侧顺序固定有废液袋23、HCO3-液袋24、第一蠕动泵25、电路板26、第二蠕动泵27、再生罐28、腹膜透析液袋29、电池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废液袋23、HCO3-液袋24、再生罐28、腹膜透析液袋29分别安放在带状结构外侧的固定袋中,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带状结构由内外两层织物构成,内外两层织物之间形成有多个空腔,废液袋23、HCO3-液袋24、再生罐28、腹膜透析液袋29分别安放在所述多个空腔中。优选地,带状结构两端设置有粘扣31,通过粘扣31粘结固定成环绕用户腹部的环形束腹带结构。
如图2、3所示,腹膜透析液袋29与再生罐28之间通过第一管路17、第二管路18分别连接,腹膜透析液袋29、再生罐28通过第一管路17、第二管路18构成液体的循环管路。第二蠕动泵27设置在第一管路17上,腹膜透析液袋29、第二蠕动泵27之间依次设置有控温器11、第一夹紧阀10,废液袋23通过第二夹紧阀8与第一夹紧阀10、第二蠕动泵27之间的第一管路17连接,HCO3-液袋24通过第一蠕动泵25与第一夹紧阀10、第二蠕动泵27之间的第一管路17连接。腹膜透析液袋29、再生罐28之间的第二管路18上设置有第三夹紧阀13,第三夹紧阀13与再生罐28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4,第二蠕动泵27与再生罐28之间的第一管路17上设置有第四夹紧阀16。进出液水嘴1、离子浓度监测装置3、第五夹紧阀4顺序管路连接,第五夹紧阀4连接至第四夹紧阀16与第二蠕动泵27之间的第一管路17上,在进出液水嘴1、离子浓度监测装置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电路板26作为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的控制装置,依次与各内部装置和控制部件连接,电路板26利用电池30进行供电。进一步地,在电路板26外侧设置有显示屏。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可穿戴腹膜透析便携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入液流程:
关闭第三夹紧阀13、第四夹紧阀16、第二夹紧阀8,关闭第一蠕动泵25,打开第一夹紧阀10、第五夹紧阀4,腹膜透析液从腹膜透析液袋29分别经控温器11、第二蠕动泵27、离子浓度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2进入人体腹腔。
2.排液流程:
关闭夹紧阀第一夹紧阀10、第四夹紧阀16、第三夹紧阀13,关闭第一蠕动泵25,打开第五夹紧阀4、第二夹紧阀8,打开第二蠕动泵27,废液从人体分别经压力传感器2、离子浓度传感器3、第二蠕动泵27进入废液袋23。
循环流程:
1.有脱水
关闭第一夹紧阀10、第四夹紧阀16、第三夹紧阀13,关闭第一蠕动泵25,打开第五夹紧阀4、第二夹紧阀8,打开第二蠕动泵27,析出液从人体分别经压力传感器2、离子浓度传感器3、第二蠕动泵27进入废液袋23直至脱水完成;脱水完成后关闭第二夹紧阀8、第四夹紧阀16、第三夹紧阀13,打开第五夹紧阀4、第一夹紧阀10,关闭第一蠕动泵25,需要进行循环的再生液从人体腹腔分别经过压力传感器2、离子浓度传感器3、第二蠕动泵27、控温器11进入腹膜透析液袋29,待系统设定的液量抽出后检测压力,自动计算病人体内析出的液量,期间离子浓度传感器可检测出析出液中的HCO3-离子浓度,计算需要补充的HCO3-离子量;之后关闭第五夹紧阀4、第二夹紧阀8,打开第一夹紧阀10、第三夹紧阀13、第四夹紧阀16,关闭第一蠕动泵25,启动第二蠕动泵27,再生液开始循环;系统设定的循环完成后关闭第三夹紧阀13、第四夹紧阀16,打开第五夹紧阀4,打开第二蠕动泵27,让循环液从腹膜透析液袋29中流出,经过控温器11,同时打开第一蠕动泵25,控制第一蠕动泵25转速,将适量的HCO3-离子加入管路中,让两种液体混合,再分别经过第二蠕动泵27、离子浓度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2进入人体腹腔。
2.无脱水
关闭第二夹紧阀8、第三夹紧阀13、第四夹紧阀16,打开第五夹紧阀4、第一夹紧阀10,将需要进行循环的再生液从人体腹腔分别经过压力传感器2、离子浓度传感器3、第二蠕动泵27、控温器11进入腹膜透析液袋29,待系统设定的液量抽出后检测压力,计算病人体内析出液量,期间离子浓度传感器可检测出析出液中的HCO3-离子浓度,计算需要补充的HCO3-离子量;之后关闭第五夹紧阀4、第二夹紧阀8,打开第一夹紧阀10、第三夹紧阀13、第四夹紧阀16,关闭第一蠕动泵25,启动第二蠕动泵27,再生液开始循环;系统设定的循环完成后关闭第三夹紧阀13、第四夹紧阀16,打开第五夹紧阀4,打开第二蠕动泵27,让循环液从腹膜透析液袋29中流出,经过控温器11,同时打开第一蠕动泵25,控制第一蠕动泵25转速,将适量的HCO3-离子加入管路中,让两种液体混合,再分别经过第二蠕动泵27、离子浓度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2进入人体腹腔。
应该理解,尽管参考其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地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由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案的任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