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543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时,将血液从采血针或中心静脉导管中引出并连接透析器、透析机,实现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的一种医疗器械耗材,根据引血回血功能划分一般分为动静脉两部分。

血液透析过程一般会持续6小时,在透析过程中主管路血液进入副管路造成血液在体外较长时间存留、缓流,容易造成凝血或血液浪费。

现在血液透析领域的专家更多精力集中在透析器的改进上,目前患者的类似问题无法解决,个别凝血较轻的患者医生会用生理盐水冲洗回去。大部分患者每次透析都会浪费一些血液,在长期的透析治疗过程中,积少成多,会对病人的血液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的在减少动脉回路血液向侧枝管流动,同时保证副导管的功能前提下,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液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包括:动脉回路、所述动脉回路上设置的滴斗瓶、位于所述滴斗瓶一侧并与所述动脉回路分别连通的泵前侧枝、排气侧枝和肝素侧枝,所述滴斗瓶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排气侧枝与所述滴斗瓶连接处设有半透膜。

可选的,所述排气侧枝上设有止流夹。

可选的,所述半透膜为空气选择性半透膜。

可选的,所述肝素侧枝与所述动脉回路连接处设有小分子半透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减少主管路血液向侧枝管流动,同时保证副导管的功能,从而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液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血路系统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侧枝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为动脉回路,2为泵前侧枝,3为排气侧枝,4为肝素侧枝,5为半透膜,6为止流夹,7为滴斗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的在减少动脉回路血液向侧枝管流动,同时保证副导管的功能前提下,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液损失。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动脉回路1、所述动脉回路1上设置的滴斗瓶6、位于所述滴斗瓶6一侧并与所述动脉回路1分别连通的泵前侧枝2、排气侧枝3和肝素侧枝4,所述滴斗瓶6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排气侧枝2与所述滴斗瓶6连接处设有半透膜4,所述半透膜4为空气选择性半透膜,只允许空气通过,阻止其他物质通过,从而避免血液流失,同时隔绝了空气与瓶内血液接触的机会。所述排气侧枝2上设有止流夹5。

所述肝素侧枝4主要用于肝素的注射,注射时间持续覆盖大部分透析时间。发生过血主要是因为肝素泵失压、肝素注射完成。优选的解决方式同排气侧枝:增加半透滤膜配件,即所述肝素侧枝3与所述动脉回路1连接处设有小分子半透膜,仅允许肝素、水等小分子物质通过。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