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50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吸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吸引装置是用于吸出手术中出血、渗出血、脓液和胸腔脏器中的内容物等,使手术视野清楚,减少污染机会,医用吸引装置的原理是利用真空泵或负压设备使管内呈负压状态,连接软管设置在连接吸引管与负压设备之间。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口外的物质向吸引管挤压,手术中的出血、渗出物、脓液等经吸引管被吸入到废液瓶中。现有的吸引装置中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杂物容易附着在过滤网上,堵塞吸引管或连接软管管口。而现有的过滤网为块状结构,过滤面积较小,一旦杂物附着在在网上,使得过滤面积减小,同时也降低通道的横截面,不利于手术的连续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堵和便于疏通的防堵吸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堵吸引装置,包括吸引管、连接软管和负压吸引器,并依次连接,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吸引管和连接软管之间,所述过滤器包括滤芯和中空的壳体,所述滤芯置于壳体内,连接软管进口与滤芯内部连通,吸引管与壳体连通。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滤芯为中空的球状结构,且滤芯体积为壳体容积的1/2~3/4。

其中,上述装置中滤芯与壳体内壁不接触。

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一端与滤芯连通,另一端与连接软管连通。

其中,上述装置中吸引管出口方向与连接软管进口方向垂直。

其中,上述装置中吸引管为大小头结构的锥型管,吸引管小端为进口端,吸引管上设置有疏通管,疏通管与吸引管内部相通,疏通管与吸引管大端夹角为10~25°,疏通管管口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件。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吸引管锥度为1:10~1:15。

其中,上述装置中连接软管之间设置有收集桶,收集桶与连接软管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顺序连接管件,打开负压吸引器,即可使用。本装置在吸引管和连接软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器,这种结构能有效解决连接软管堵塞问题,同时将滤芯设置在壳体内,不仅能增大了过滤面积,使得滤芯外部各处压力相等,使得杂物易分散于滤芯外壁,较重的杂物沉积于壳体内,使得杂物不易堆积在吸引管出口处造成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吸引管,2是疏通管,3是封堵件,4是连接软管,5是收集桶,6是负压吸引器,7是过滤器,71是滤芯,72是壳体,8是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堵吸引装置,包括吸引管1、连接软管4和负压吸引器6,并依次连接,还包括过滤器7,所述过滤器7设置在吸引管1和连接软管4之间,所述过滤器7包括滤芯71和中空的壳体72,所述滤芯71置于壳体72内,连接软管4进口与滤芯71内部连通,吸引管1与壳体72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所述的滤芯71能够阻隔杂物,同时也能使液体流通。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顺序连接管件,打开负压吸引器6,即可使用。本装置在吸引管1和连接软管4之间设置有过滤器7,这种结构能有效解决连接软管4堵塞问题,同时将滤芯71设置在壳体72内,不仅能增大了过滤面积,使得滤芯71外部各处压力相等,使得杂物易分散于滤芯71外壁,较重的杂物堆积于壳体72内,使得杂物不易堆积在吸引管1出口处造成堵塞。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滤芯71为中空的球状结构,且滤芯71体积为壳体72容积的1/2~3/4。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进一步优选滤芯71为中空的椭球状,增大滤芯71的过滤面积,同时滤芯71体积为壳体72容积的1/2~3/4,在保证滤芯71较大过滤面积的情况下,使得滤芯71与壳体72之间部分存在间隙,可以堆积手术中产生的杂物,不会堵住滤芯71。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滤芯71与壳体72内壁不接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滤芯71与壳体72内壁不接触。这种结构使得吸引管1流出的手术中产生的杂物流动性更好,不易堆积成块堆积在壳体72和滤芯71之间,使得滤芯71过滤面积始终为最大值,便于手术的连续进行。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波纹管8,所述波纹管8一端与滤芯71连通,另一端与连接软管4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负压吸引器6工作使得手术中产生的杂物从体内吸出,在管道内形成一定的负压,杂物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下对滤芯71有一定的撞击。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滤芯71和连接软管4之间设有波纹管8,使得滤芯71能够缓冲杂物的冲击,保护连接处,同时滤芯71在杂物冲击下会振动,使得附着在滤芯71上的部分杂物掉落至壳体72内,增大通道面积,使得吸引效果更好。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吸引管1出口与连接软管4进口垂直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优选吸引管1出口与连接软管4进口垂直设置,使得杂物不易堆积在吸引管1出口,吸引效果更好。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吸引管1为大小头结构的锥型管,吸引管1小端为进口端,吸引管1上设置有疏通管2,疏通管2与吸引管1内部相通,疏通管2与吸引管1大端夹角为10~25°,疏通管2管口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件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疏通管2应该处于人体外,便于使用。大小头的锥形吸引管1,使得介质在管内流动性较好,同时在吸引管1上设置有疏通管2,在吸引管1堵塞时,打开疏通管2管口的封堵件3进行疏通,疏通完成后即可装上封堵件3,节约了手术中清理堵塞时间。疏通管2与吸引管1大头端夹角为10~25°,方便疏通件进入吸引管1进行疏通作业,设置在疏通管2管口的封堵件3又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吸引管1为一次性材料,连接软管4为透明材料,上述夹角会随着吸引管1的锥度增加而减小,便于疏通件更好进入吸引管1进行疏通作业。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吸引管1锥度为1:10~1:15。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吸引管1为锥形管结构,使得流动性较好,故装置只是优选吸引管1锥度为1:10~1:15,使得吸引管1进出端尺寸相差不大,且锥度为1:10~1:15使得吸引管1内杂质流动性更好。可进一步吸引管1进口端为弧形结构,实际使用中吸引管1进口端直接会与人体组织和器官等接触,将吸引管1进口端设置为弧形结构,增大了接触面积,避免尖锐的吸引管1进口端对人体的创伤。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连接软管4之间设置有收集桶5,收集桶5与连接软管4内部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手术中产生的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比重较大的杂质会沉积在连接软管4的底部,当到达收集桶5位置,直接掉落至收集桶5内,进一步减少对收集桶5后的连接软管4的堵塞,同时收集桶5便于观察故优选为透明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