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道扩张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547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道扩张导尿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尿道扩张导尿管。



背景技术: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较棘手的常见疾病,行尿道扩张是一种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使用的导尿管既可以导尿又可以扩张尿道,对扩张尿道、治疗尿道狭窄或前列腺肥大等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多数尿道狭窄的患者都存在着膀胱炎症等问题,单独进行吃药治疗膀胱内炎症作用形不大,不能直接作用于患处,因此,目前医院对于尿道狭窄患者进行扩张治疗后,还会对患者进行膀胱消炎治疗,分两次手术治疗,手术次数多增加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道扩张导尿管,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能够在做尿道扩张的时候进行膀胱内炎症的治疗,膀胱内治疗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效果好,尿道扩张和膀胱内炎症一次手术治疗,手术次数少,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尿道扩张导尿管,包括一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在导尿管前端连接有自然状态呈螺旋状的膀胱引流管,膀胱引流管表面均匀分散设置有引流孔;在导尿管外围包裹有扩张气囊,扩张气囊的两端与导尿管密封连接,扩张气囊通过通气管连接有充气气囊;一第一三通管的一接口与所述导尿管的尾端可拆卸连接,第一三通管的另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负压吸引器和输药袋相连接。

所述扩张气囊包括位于前侧的第一扩张气囊和位于后侧的第二扩张气囊,第一扩张气囊通过第一通气管连接充气气囊,第二扩张气囊通过第二通气管连接充气气囊。

第一通气管穿过第二扩张气囊与一第二三通管的出气口相连,第二通气管的尾端与第二三通管的另一出气口相连,第二三通管的进气口与充气气囊相连,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尾端侧部均设置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新颖,能够在做尿道扩张的时候进行膀胱内炎症的治疗,膀胱内治疗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效果好,尿道扩张和膀胱内炎症一次手术治疗,手术次数少,减轻了患者的治疗痛苦和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另外,扩张气囊分为前后两个,能够交替进行尿道扩张,缓解了长时间撑涨尿道对患者的痛苦,交替扩张还可以对尿道内表面进行挤压按摩,交替治疗增加了治疗的舒适度,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尿管,2膀胱引流管,3引流孔,41第一扩张气囊,42第二扩张气囊,51第一通气管,52第二通气管,6充气气囊,7第一三通管,8负压吸引器,9输药袋,10泄压阀,11第二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中所示,一种尿道扩张导尿管,包括一导尿管1,在导尿管1前端连接有自然状态呈螺旋状的膀胱引流管2,膀胱引流管2表面均匀分散设置有引流孔3;在导尿管1外围包裹有扩张气囊,扩张气囊的两端与导尿管1密封连接,扩张气囊通过通气管连接有充气气囊6;一第一三通管7的一接口与所述导尿管1的尾端可拆卸连接,第一三通管7的另两个接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负压吸引器8和输药袋9相连接。

所述扩张气囊包括位于前侧的第一扩张气囊41和位于后侧的第二扩张气囊42,第一扩张气囊41通过第一通气管51连接充气气囊6,第二扩张气囊42通过第二通气管52连接充气气囊6。

第一通气管51穿过第二扩张气囊42与一第二三通管11的一出气口相连,第二通气管52的尾端与第二三通管11的另一出气口相连,第二三通管11的进气口与充气气囊6相连,第一通气管51和第二通气管52尾端侧部均设置有泄压阀10,这样第一扩张气囊41和第二扩张气囊42可以交替的对尿道进行扩张,能够缓解尿道长时间扩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扩张气囊还可以对尿道内表面进行按摩,缓解内部的张力,增加了扩张治疗的舒适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尿道扩张导尿管,导尿管1内有置入导丝,能够保证膀胱引流管2处于直线状态,方便在膀胱镜下置入膀胱引流管2和导尿管1,膀胱引流管2置入膀胱内后,边置入膀胱引流管2边抽出导丝,直到膀胱引流管2完全置入到膀胱内后,直接抽出导丝,膀胱引流管2内抽出导丝后弯曲呈螺旋状,增加了膀胱引流管2与膀胱内液的接触面积,能够快速的将内部尿液吸出,在使用扩张气囊对尿道进行扩张的同时,能够将膀胱内冲入治疗药物,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效果好,治疗一段时间后能够通过负压吸引器8将药物吸出,这样在做尿道扩张的时候便对膀胱进行了治疗,能够一次性的完成两种治疗,减少了手术的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