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按摩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7552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按摩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椅,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按摩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按摩椅通常都是被动式按摩,其按摩机芯沿着原来设定好的背部曲线进行来回行走按摩,没有与使用者进行有效的人机交互,没法智能感知人体最需按摩或放松的部位,为了使人体酸痛或最需要按摩的部位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按摩放松,做到有的放矢,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智能按摩椅,其能够对人体的重点部件进行按摩,有效缓解人体酸痛及疲劳。然而,由于这种智能按摩椅采用手握式检测部件对人体酸痛进行采集,导致使用者在检测时要握紧检测手柄进行检测,没法同时兼顾手部按摩,且其结构装配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按摩椅,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智能按摩椅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按摩椅,包括座椅、扶手、按摩机芯和控制模块;所述扶手上具有用于搁置手臂的按摩腔,该按摩腔的上部具有供用户放入或取出手臂的开孔;所述按摩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接触用户肌肤以检测其体征参数的体征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模块与体征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扶手上还设有对手臂实施按摩的按摩气囊,该按摩气囊位于前述按摩腔的侧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体征检测装置设置在侧壁的受按摩气囊膨胀推动后可接触用户肌肤的位置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具有柔性,体征检测装置设置在该柔性侧壁的内侧,按摩气囊设置在该柔性侧壁的外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体征检测装置与所述按摩气囊设置于按摩腔相对的侧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体征检测装置包括两感应片和壳体,两感应片安装在壳体,壳体安装在按摩腔的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上下固定的上壳和下壳,上壳开设两个容让孔,所述两感应片一一嵌装在该两容让孔。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和座部,所述按摩机芯设在靠背和/或座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健康分析模块和按摩控制模块,所述体征检测模块、健康分析模块、按摩控制模块和按摩机芯逐个电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扶手上具有用于搁置手臂的按摩腔,该按摩腔的上部具有供用户放入或取出手臂的开孔,且按摩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接触用户肌肤以检测其体征参数的体征检测装置,所述控制模块与体征检测装置连接,扶手上还设有对手臂实施按摩的按摩气囊,该按摩气囊位于前述按摩腔的侧部,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兼顾手部按摩,又可以利用体征检测装置对用户的体征参数进行检测,并配合控制模块控制按摩机芯调整按摩部位和/或力度,且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

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体征检测装置设置在侧壁的受按摩气囊膨胀推动后可接触用户肌肤的位置上,使得按摩时,体征检测装置通过按摩气囊膨胀推动即可紧贴使用者的手掌,而不用使用者刻意握住体征检测装置,从中提高使用者按摩的舒适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按摩椅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体征检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按摩气囊安装在按摩腔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按摩椅,包括座椅1、扶手2、按摩机芯(图中未体现)和控制模块(图中未体现),座椅1包括靠背11和座部12,控制模块可配置于座椅1的座部12下方,按摩机芯可配置于座椅1的靠背11上;所述扶手2上具有用于搁置手臂的按摩腔21,该按摩腔21的上部具有供用户放入或取出手臂的开孔,具体,按摩腔21沿左右方向的纵截面呈U字形。所述按摩腔21的侧壁2A上设置有接触用户肌肤以检测其体征参数的体征检测装置3,所述控制模块与体征检测装置3连接并依据体征参数调整按摩程序;所述扶手2上还设有对手臂实施按摩的按摩气囊4,该按摩气囊4位于前述按摩腔21的侧部。

所述体征检测装置3设置在侧壁的受按摩气囊4膨胀推动后可接触用户肌肤的位置上。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侧壁2A具有柔性,体征检测装置3设置在该柔性侧壁2A的内侧,按摩气囊4设置在该柔性侧壁2A的外侧,按摩气囊4膨胀后可推动侧壁2A以使体征检测装置3接触位于按摩腔21内的使用者的手臂。在一另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体征检测装置3与按摩气囊4可设置于按摩腔21相对的侧壁,即体征检测装置3位于侧壁2A,按摩气囊4位于侧壁2B,按摩气囊4膨胀后可推动位于按摩腔21内的使用者的手臂,以使手臂接触体征检测装置3。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所述体征检测装置3为酸痛检测装置或血压检测装置等,其包括两感应片31和壳体,两感应片31安装在壳体,壳体安装在按摩腔21的侧壁上。具体,所述壳体包括上下固定的上壳32和下壳33,上壳32开设两个容让孔321,所述两感应片31一一嵌装在该两容让孔3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健康分析模块和按摩控制模块,所述体征检测模块、健康分析模块、按摩控制模块和按摩机芯逐个电连接。

工作时,使用者躺在座椅1上,并将其双手自然放在座椅1两侧的扶手2的按摩腔21中,按摩气囊4充气,对使用者的手臂进行按摩,并使体征检测装置3与使用者的手掌紧贴,体征检测装置3对使用者的体征参数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体征参数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体征参数调整按摩程序,控制按摩机芯的按摩位置和/或力度,对使用者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使用者的手臂在按摩过程中,体征检测装置3始终与使用者的手掌接触,做到体征参数不断修正,按摩方式也能及时修正,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按摩时,体征检测装置3通过按摩气囊4膨胀推动即可紧贴使用者的手掌,而不用使用者刻意握住体征检测装置3,从中提高使用者按摩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装配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低、中端按摩椅上。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按摩椅,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