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脚踝扭伤协助行走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们行走和站立有障碍,如:脊椎损伤、脊椎裂、脑瘫、截瘫、小儿麻痹、多发性硬化、脊椎空洞症,中风、脑外伤、偏瘫、格林巴利综合症、关节术后等,这些病人长期的行动不方便,不仅生理上得不到康复,心理上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要一些站立并帮助锻炼的行走器,帮助病人实现站立或行走训练,从而防止褥疮,肌肉萎缩及骨质疏松,减少肌肉痉挛及骨关节畸形,维护患者生活质量并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比较接近的专利号: CN201020156672.9 “一种辅助行走器”是通过两手扶在带有轮的架体上锻炼行走,缺点是只能针对行动不方便的群体,使用手臂力量进行支撑,在移动辅助装置时,还是需要用脚进行支撑,但上述装置体积较大,也比较重,如果受伤的只是一只腿或一只脚时,就不方便使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脚踝扭伤协助行走器,本行走器重量轻,使用方便,对使用者的要求不高,能帮助使用者锻炼方便的实现站立或进行行走训练。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脚踝扭伤协助行走器,包括左外固定架、右外固定架、前可调节固定片、后可调节固定片、后下固定片、左固定架转轴、右固定架转轴、左弹簧伸缩杆、右弹簧伸缩杆、左上弹簧伸缩杆转轴、右上弹簧伸缩杆转轴、左下弹簧伸缩杆转轴、右下弹簧伸缩杆转轴、左弹性底板固定架、右弹性底板固定架、外固定架脚板和固定架底板;
固定架底板上固定配装有左弹性底板固定架,并设置有左下弹簧伸缩杆转轴,在左弹性底板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左固定架转轴,
固定架底板上固定配装有右弹性底板固定架,并设置有右下弹簧伸缩杆转轴,在右弹性底板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右固定架转轴,
左外固定架和右外固定架上配装有前可调节固定片、后可调节固定片和后下固定片,左外固定架和右外固定架底板还配装有外固定架脚板,
左外固定架下部通过左固定架转轴与左弹性底板固定架配装在一起,左外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左上弹簧伸缩杆转轴,通过左弹簧伸缩杆与固定底板上的左固定架转轴相连接,
右外固定架下部通过右固定架转轴与右弹性底板固定架配装在一起,右外固定架上还设置有右上弹簧伸缩杆转轴,通过右弹簧伸缩杆与固定底板上的右固定架转轴相连接。
外固定架脚板和固定架底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固定架的材料为密度相对较小、强度大的合金材料,如铝镁合金、钛合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脚踝扭伤协助行走器,本行走器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对使用者的要求不高,能帮助使用者锻炼方便的实现站立或进行行走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架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脚踝扭伤协助行走器,包括左外固定架1、右外固定架2、前可调节固定片3、后可调节固定片4、后下固定片5、左固定架转轴6、右固定架转轴12、左弹簧伸缩杆15、右弹簧伸缩杆16、左上弹簧伸缩杆转轴10、右上弹簧伸缩杆转轴11、左下弹簧伸缩杆转轴13、右下弹簧伸缩杆转轴14、左弹性底板固定架7、右弹性底板固定架17、外固定架脚板8和固定架底板9;
固定架底板9上固定配装有左弹性底板固定架7,并设置有左下弹簧伸缩杆转轴13,在左弹性底板固定架7上还设置有左固定架转轴6,
固定架底板9上固定配装有右弹性底板固定架17,并设置有右下弹簧伸缩杆转轴4,在右弹性底板固定架17上还设置有右固定架转轴12,
左外固定架1和右外固定架2上配装有前可调节固定片3、后可调节固定片4和后下固定片5,左外固定架和右外固定架底板还配装有外固定架脚板,
左外固定架1下部通过左固定架转轴6与左弹性底板固定架7配装在一起,左外固定架1上还设置有左上弹簧伸缩杆转轴10,通过左弹簧伸缩杆15与固定底板9上的左固定架转轴13相连接,
右外固定架2下部通过右固定架转轴12与右弹性底板固定架17配装在一起,右外固定架2上还设置有右上弹簧伸缩杆转轴11,通过右弹簧伸缩杆16与固定底板9上的右固定架转轴14相连接。
外固定架脚板8和固定架底板9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上述固定架的材料为密度相对较小、强度大的合金材料,如铝镁合金、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