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房手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533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房手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房生育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产房手握装置。



背景技术:

怀孕生子是许多女性的梦想,顺产因其产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对婴儿好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和准妈妈的推崇。在顺产过程中,都会伴随产生一种生理性疼痛,即产前阵痛。现在虽然有一些方法能够减少阵痛的困扰,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阵痛,尤其是在生产的最后阶段,都需要借助孕妇的使力,才能使婴儿顺利的降生。目前,产妇在缓解生产过程中的阵痛时,通常会抓握住产床上的床单、被褥或是扶手,甚至是陪产家属的胳膊或者手,从而缓解疼痛。这样的抓握也能够给产妇身体更好的助力,帮助产妇顺利生产。但是由于每个产妇的生产时的姿势不同,行为习惯不同,因此目前产妇的抓握方式很难满足不同产妇的抓握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房手握装置,可有效解决产妇生产过程中抓握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房手握装置,包括固定座、伸缩杆、塑性软管和抓握体,伸缩杆的一端与固定座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塑性软管的一端相连,塑性软管的另一端与抓握体固定在一起,构成抓握体的位置调节结构,所述的抓握体是由表层和填充在表层内的填充体构成的。

所述的伸缩杆包括由至少一根的内管和至少一根的外管活动套接而成,所述内管可相对所述外管转动和沿着所述外管的轴向移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设置有旋转锁紧机构,所述旋转锁紧机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内管一端的锁紧件,该锁紧件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渐开线曲面,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渐开线曲面相配合卡接的凸起,当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相对转动时,所述渐开线曲面可与所述凸起相互卡接,进而锁紧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构成长度可调的活动式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简单合理,易生产,抓握体的位置可调,不用时可收起,不占用空间,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抓握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管和锁紧件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座5、伸缩杆1、塑性软管2和抓握体3,伸缩杆1的一端与固定座5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与塑性软管2的一端相连,塑性软管2的另一端与抓握体3固定在一起,构成抓握体的位置调节结构,所述的抓握体是由表层3a和填充在表层内的填充体3b构成的。

所述的伸缩杆1包括由至少一根的内管11和至少一根的外管12活动套接而成,所述内管11可相对所述外管12转动和沿着所述外管12的轴向移动,所述内管11和所述外管12之间设置有旋转锁紧机构,所述旋转锁紧机构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内管11一端的锁紧件13,该锁紧件1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渐开线曲面131,所述外管12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渐开线曲面131相配合卡接的凸起121,当所述内管11和所述外管12相对转动时,所述渐开线曲面131可与所述凸起121相互卡接,进而锁紧所述内管1和所述外管2,构成长度可调的活动式伸缩结构,最外一节外管的上端与固定座5固定在一起,最内一节内管的端部与塑性软管的上端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抓握体3上设置有拉环3c,够不到时可用衣撑等将其拉下;

所述的固定座5经螺栓4固定在产房天花板6上;

所述的伸缩杆1垂直固定在固定座5上;

所述的表层3a可采用市售的布料制成,填充体3b可采用海绵、棉花等比较柔软的材料制成;所述的塑性软管为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的软管,弯曲后软管本身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可以支撑起一定重量的物件,支撑力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控的,即可任意调节抓握体的角度和位置,使产妇方便抓握,该塑性软管为市售产品(现有技术),如市售的金属定型软管(鹅颈管)等。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固定座5固定在产房的每个产床上方的天花板上,孕妇生产时,将伸缩杆拉出,把抓握体调整到孕妇最容易抓握的位置,产妇手握抓握体,可以缓解疼痛,还为产妇提供一个用力的地方,为生产提供一个有效的助力,而且抓握体的位置可调,不用时可收起,不占用空间,可循环使用,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