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唇肌训练康复器。
背景技术: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或患病后,可能出现因唇肌张力及闭合力力量不足等异常情况,带来食物滞留、发音音调及语速异常等症状,需要对唇肌进行对应性的训练。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嘴唇和下颚的独立活动力以及合唇力得以提升,提升和完善人体嘴部的机能,使患病人员得到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唇肌训练器,能够帮助病人进行唇部肌肉的康复训练,改善唇肌肌无力带来的流涎、发音含糊等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唇肌训练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杆和两条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设置唇肌嵌入卡槽,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插装头;所述握持杆上设置两条相对平行插装槽;两条支撑臂的插装头能够固定插入插装槽中,两条支撑臂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的唇肌嵌入卡槽的截面呈“U”形。
优选的,在两条相对平行的支撑臂上设置力度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力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滑块,调节滑块上开设两条平行条孔,调节滑块通过平行条孔套装在两条支撑臂上,并能沿支撑臂往复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唇肌嵌入卡槽内侧设置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臂上设置若干个定位凹槽;在所述的平行条孔中设置弹性定位凸块;当调节滑块沿支撑臂往复移动时,弹性定位凸块能够插入定位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握持杆上开设握持槽。
优选的,所述插装头为“U”形弹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两条平行支撑臂的自然张力达到训练人体唇肌咬合力的目的。该设计还加入了力度调节装置,能够适应不同人群或不同病症各阶段的需求。力度调节装置可以改变自人体嘴唇咬合部位到支撑臂上支撑点的距离,通过该力臂的距离变化,控制咬合力的大小,用物理方法实现分阶段逐步训练唇肌的目的。在调节滑块中加入了定位装置便于调 节滑块的分级精确移动。唇肌嵌入卡槽的截面呈“U”形且唇肌嵌入卡槽内侧设置硅胶层,令患者在使用时唇肌能够得到合理舒适的支撑,方便病人施力。
该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效果明显,非常适宜在该领域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调节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图4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臂与调节滑块的安装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握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撑臂;1.1唇肌嵌入卡槽;1.2定位凹槽;1.3、插装头;
2、调节滑块;2.1、平行条孔;2.2、弹性定位凸块;
3、握持杆;3.1、握持槽;3.2、插装槽;3.3、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一种唇肌训练康复器,主要包括握持杆和两条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设置唇肌嵌入卡槽,支撑臂的另一端设置插装头。所述插装头为“U”形弹卡。
所述握持杆上设置两条相对平行插装槽;两条支撑臂的插装头能够固定插入插装槽中,两条支撑臂相互平行。所述握持杆上开设握持槽。
所述的唇肌嵌入卡槽的截面呈“U”形。所述的唇肌嵌入卡槽内侧设置硅胶层。
在两条相对平行的支撑臂上设置力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力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滑块,调节滑块上开设两条平行条孔,调节滑块通过平行条孔套装在两条支撑臂上,并能沿支撑臂往复滑动。
所述的支撑臂上设置若干个定位凹槽;在所述的平行条孔中设置弹性定位凸块;当调节滑块沿支撑臂往复移动时,弹性定位凸块能够插入定位凹槽中。
该装置使用时,人需要用手握住握持杆,上下嘴唇放在唇肌嵌入卡槽内,做唇肌闭 合动作,唇肌闭合时由人体提供主动能,闭合完成后唇肌向上、下打开的张力由支撑臂提供主动能。当患者需要加大闭合力量的训练时,只需要将调节滑块沿支撑臂向唇肌嵌入卡槽方向移动即可,移动过程中,弹性定位凸块和定位凹槽相互配合,用来实现力度的档位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变更或改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