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放疗体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605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放疗体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患者体位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放疗体位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头部、颈肩部、胸部、腹部肿瘤的放疗固定架中,通常选用的体位固定架相对单一。多数的体位固定架只适合仰卧位固定,没有考虑到患者俯卧位固定对乳腺的压迫导致的患者位移;少数的体位固定架虽考虑到乳腺的压迫但没有更好地解决俯卧位患者头颈背部保持在一个相对水平的问题,也没有更好解决患者俯卧位患者呼吸的问题。对于乳腺癌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一侧切除的患者,采用腋后野补量放疗时,在体位固定过程中没有更好地解决俯卧位胸壁外轮廓对腋后野剂量影响的问题。

目前在头部、颈肩部、胸部、腹部肿瘤放疗时,由于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采用的体位固定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用仰卧位固定架,选择合适的头枕,让患者仰卧位于体位固定架上,用热塑体膜进行体位固定,这种体位固定的缺点是:体位固定没有太多的灵活选择性。对于耳部电子线照射的患者来说,由于没有专门的固定架,所以患者只能选择头部垫软枕,侧躺在治疗床上进行放射治疗,这样会导致患者移动,从而影响放疗疗效。另一种是采用现有的俯卧位固定架,让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头部用下颌固定枕固定,然后选择合适的乳托罩将患者乳腺固定在乳托罩里面,最后用热塑体膜固定。这种体位固定的缺点是:一、头颈不在一个平面,患者头颈部不能适应较长时间的治疗。二、需要两套体位固定架,大大增加了经济成本。三、由于不同病人的治疗体位不同,需要不停地更换体位固定架,增加了放疗技师的工作量。

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并伴有患侧乳腺切除术后的患者,实施乳腺背部野照射时,一般摆位的技术就是不用乳腺托架,让患者直接俯卧于治疗床上,其次在患者胸部下垫上软枕,然后在患侧腋窝夹上三角泡沫垫,腋窝夹三角泡沫垫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肩臂和背部的一个平衡。最后让患者把头转向健侧,让健侧手前臂垫住患者头部,患者头转向健侧,用健侧手前臂垫头的目的在于保持体位的协调性。这种体位固定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患者健侧胸部受到压迫,导致患者不适从而导致体位移动。二、患者的头颈固定性差,移动性大,很难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三、患侧乳腺切除的患者,由于受胸廓形状的影响,即使腋窝夹三角泡沫垫,也很难保证照射时背部跟腋窝肩臂在一个平面上,因此影响腋窝淋巴结的照射剂量,从而影响放疗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放疗体位固定架,既适用于头部、颈肩部、胸部、腹部肿瘤的仰卧位、俯卧位的放疗体位固定,也为乳腺癌术后提供灵活的放疗体位固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放疗体位固定架, 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一和主板二,主板一和主板二之间设有折叠合页开关;主板一的边缘固设有刻度标尺;主板一的表面设有若干圆形小孔;主板一的上部设有头孔,头孔内设有头孔塞;主板一正面的上部还设有头枕;主板一的中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乳腺孔,乳腺孔内设有乳腺孔塞;主板一正面固设有一把刻度标尺,刻度标尺位于头孔与乳腺孔之间,刻度标尺两边分别设有一个手臂半圆形凹槽;主板一正面的中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楔形垫;主板一背面设有实心圆柱支架。

所述的头孔塞与头孔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头枕与主板一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乳腺孔塞与乳腺孔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楔形垫的斜度为20°,与主板一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手臂半圆形凹槽与刻度标尺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实心圆柱支架数量为4个,与主板一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头部、颈肩部、胸部、腹部肿瘤患者的俯卧、仰卧位放疗提供了灵活的固定方式,节约了经济成本,大大增加了体位固定架的实用性,提高了患者的放疗疗效,特别是为乳腺癌一侧切除术后放疗的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体位固定,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放疗疗效。由于楔形垫的应用,对于乳腺胸壁0°电子线的放疗照射来说,有效地补偿了胸壁野的角度,平衡了胸壁野的电子线剂量,减少了胸壁给角照射带来的放疗设备机头、机架的多次转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设备的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在图中,主板一1 ,主板二2,折叠合页开关3,刻度标尺4,圆形小孔5,头孔6,头孔塞7,头枕8,乳腺孔9,乳腺孔塞10,刻度标尺11,手臂半圆形凹槽12,楔形垫13,实心圆柱支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近似放疗头肩固定板的流线形设计,由主板一1和主板二2组成,主板一1和主板二2之间设有折叠合页开关3,这样的设计减少了整个装置的收纳位置,节约了存放空间。主板一1主要支撑头、体两个部分,主板二2主要辅助支撑臀部。

主板一1的外侧设有刻度标尺4,刻度标尺4固定粘贴在主板一1的外边框。

主板一1表面设有若干个圆形小孔5,圆形小孔5主要是跟热塑头膜、颈肩膜、胸膜、腹膜上的卡扣连接,可用于头部、颈肩部、胸部、腹部肿瘤固定,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多用性和实用性。主板一1背面设有四个圆形凹槽,与四个实心圆柱支架14进行可拆卸连接,保证有力支撑,给采用俯卧位的患者的呼吸提供便利,同时让双侧或切除术后健侧乳腺不受治疗床面的压迫。当患者采用仰卧位时,可将四个实心圆柱支架14取下,直接让整个装置贴于定位床上进行热塑膜固定。

主板一1按对应的人体结构可划分为四个区,即上部的头区、中部的乳腺区、中部两侧的肩臂区和下部的腹区。

主板一1的上部,即头区设有一个头孔6和对应的头孔塞7,头孔6边框与头孔塞7边框使用卡扣连接,这样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治疗的实际需要进行灵活摆位。当患者采用仰卧位时,可装上头孔塞7。当患者采用俯卧位时,则需将头孔塞7取出,患者面部固定在头孔6里面,以此达到头、颈、背部的相对平水平进行放疗。这样既能让病人俯卧位面部保持呼吸,也大大增加了俯卧位的舒适性。

在头孔6两侧各设有一个小孔,与头枕8上的两个小型凸块对应,用于将头枕8固定在主板一1上。头枕8可设计成不同的大小,既给放疗患者提供灵活的体位选择,同时也更好地适应了医生的放疗要求。头枕8采用透明硬质塑料,主要是成本低,射线易透过。

主板一1的中部,即乳腺区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乳腺孔9,乳腺孔9呈方形,乳腺孔9内设有与乳腺孔9形状大小一致的乳腺孔塞10,乳腺孔9边框与乳腺孔塞10边框使用卡扣连接。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俯卧位对双侧乳腺的压迫,减少了患者体位的移动。特别是对于一侧乳腺切除的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体位固定方法,保持患侧切除的乳腺孔塞10固定在乳腺孔9内不动,然后取出健侧乳腺孔塞10,把整个健侧乳腺固定在乳腺孔9里面。这样既可以减少健侧乳腺压迫带来的体位移动,也增加了患者俯卧位的舒适度,同时保证了俯卧位乳腺患侧切除的背部与健侧背部的相对水平。

主板一1正面固设有一把刻度标尺11,刻度标尺11位于头孔6与乳腺孔9之间,刻度标尺11两边分别设有一个手臂半圆形凹槽12;刻度标尺11两边分别设有对称的三个刻度标尺圆孔,它们与手臂半圆形凹槽12上的万向转动卡扣相对应,用于读取手臂固定的位置和调节舒适度。

主板一的中部两侧,即肩臂区主要是根据患者俯卧时的肩臂形状进行弧形设计,既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外形美观,也增加了实用性。在每一侧的肩臂区均设有两个圆孔,与楔形垫13底部的两个小型凸出对应,可用来固定楔形垫13在两肩臂区的位置。该楔形垫13可以随意拆卸,摆位灵活方便。楔形垫13的设计主要是根据胸廓外侧接近腋前线的地方有一定斜度,及一侧乳腺切除术后放疗照射部位的摆位需要决定的。楔形垫13主要采用高密度海绵垫,这样既舒适又不易变形,也达到补偿胸廓外斜度的要求,从而真正意义让肩臂和背部保持平衡。

优选地,楔形垫13的斜度为20°。

主板二2的一端与主板一1连接,另一端贴近治疗床上,形成一定的倾斜角,这个倾斜设计主要是为了患者俯卧位时辅助支撑臀部和大腿根部,也保证了整个俯卧体位的舒适性。

主板一1的边框选用碳素纤维板材料,方便刻度标尺4的粘贴固定;主板二2的外边框同样选用碳素纤维板材料。主板一1和主板二2的内边框及面板、头孔塞7、乳腺孔塞10、手臂半圆形凹槽12均选用碳素纤维板加海绵垫,因为两者材料结合既轻便实用,支撑力好,也增加了整个面板的舒适度。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仰卧位:将本实用新型的主板一1紧贴于放射治疗床上,该体位不需要用实心圆柱支架14,通过折叠合页开关3打开折叠的主板二2,贴于治疗床上,选择合适的头枕8,将头枕8上两边的小型凸块插入相对应的小孔内,让患者躺于本实用新型上,患者的头部固定在头枕8上,调节好位置,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者自然上举固定在手臂半圆形凹槽12内,通过刻度标尺11两边对称的刻度标尺圆孔和手臂半圆形凹槽12的万向转动卡扣调节手臂的位置,调节好后,将固定双手臂的手臂半圆形凹槽12通过万向转动卡扣卡好在刻度标尺11的刻度标尺圆孔上,记录好刻度标尺11上的读数和刻度标尺圆孔位置,以便下次重复摆位。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热塑头膜、颈肩膜、胸膜、腹膜,将患者用热塑膜固定在主板一1边缘的圆形小孔5上,然后定位进行放疗。

俯卧位:将本实用新型的主板一1放在放射治疗床上,把四个实心圆柱支架14分别卡于主板一1背面的四个圆形凹槽内,支撑起整个主板一1,然后让它稳贴于治疗床上。通过折叠合页开关3打开折叠的主板二2,主板二2的另一端贴于治疗床上,取出头孔塞7,让患者俯卧在本实用新型上,面部置于头孔6内。对于女性患者,需将主板一1上的双侧乳腺孔塞10拿出,指导患者将双侧乳腺置于双侧乳腺孔9内,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者自然上举固定在手臂半圆形凹槽12内,通过刻度标尺11两边对称的刻度标尺圆孔和手臂半圆形凹槽12的万向转动卡扣调节手臂的位置,调节好后,将固定双手臂的手臂半圆形凹槽12通过万向转动卡扣卡好在刻度标尺11的刻度标尺圆孔上,记录好刻度标尺11上的读数和刻度标尺圆孔位置,以便下次重复摆位。根据病人的肿瘤位置,选择合适的热塑头膜、颈肩膜、胸膜、腹膜,将患者用热塑体膜固定在主板一1上的圆形小孔5上,然后定位进行放疗。

对于乳腺癌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后一侧切除的患者,在进行俯卧位固定时,需引导患者俯卧于本实用新型上,让患者面部置于头孔6内。在乳腺切除的患侧,不必取出乳腺孔塞7。对于健侧乳腺,应取出乳腺孔塞7,指导患者将健侧乳腺置于乳腺孔6内。根据乳腺癌患者放疗需要,将楔形垫13上的两个小型凸出嵌入主板一的肩臂区上的两个圆孔内,固定好楔形垫13,患者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者自然上举固定在手臂半圆形凹槽14内,通过刻度标尺11两边对称的刻度标尺圆孔和手臂半圆形凹槽12的万向转动卡扣调节手臂的位置,调节好后,将固定双手臂的手臂半圆形凹槽12通过万向转动卡扣卡好在刻度标尺11的刻度标尺圆孔上,记录好刻度标尺11上的读数和刻度标尺圆孔位置,以便下次重复摆位。患者的腹部贴于主板一1上,臀部、大腿根部贴于主板二2上。嘱咐患者调整好舒适的放疗体位,然后记录好整个装置上的各个位置、读数,以便重复摆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