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907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艾灸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灸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艾灸凳。



背景技术:

艾灸,也称艾灸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本草从新》中说:“……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的医疗理论主要是在温度上,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艾灸作为我国传统医疗方法之一,中医灸疗通常将点燃的艾柱放在人体穴位附近或手持艾柱或手持装有已燃艾绒的多孔金属筒对人体穴位进行熏灼或熨烫,具有去湿、解毒和活血通络作用,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目的。在实践操作中,此治疗方法操作麻烦,不易掌控,费时费力,同时直接燃烧艾绒,产生气味较大烟气呛人,影响治疗效果。

局部刺激作用艾灸疗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局部刺激作用以艾火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由于艾柱在熏烤人体穴位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造成室内空气很差,使得人在施灸过程感到非常不适,严重的刺激着人的鼻孔和眼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排烟效果好、灸疗效果好且使用方便的艾灸凳。

其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艾灸凳,它包括凳体和设于凳体上的座垫圈,所述座垫圈上开设有与人体臀部穴位相对应的灸疗区,所述灸疗区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可分离的活动盖;所述凳体内侧空腔设为内仓,所述内仓中设有灸疗托盘,所述灸疗托盘与所述座垫圈上的所述灸疗区相匹配;所述灸疗托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垫片;所述垫片上设有插针;所述灸疗托盘与升降机构平台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平台通过升降机构螺旋轴与升降机构基板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基板设于升降机构基座组上;所述升降机构螺旋轴与升降机构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内仓中设有排烟风机以及与其相配套使用的排烟管;所述排烟风机与设于所述内仓中的风机电机连接;所述内仓内还设有烟雾浓度感应器,所述烟雾浓度感应器与所述风机电机连接。

较佳的,所述升降机构控制装置上设有升降机构控制开关,所述升降机构螺旋轴电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控制开关。

较佳的,所述内仓内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电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控制开关。

较佳的,所述升降机构平台上下移动的行程为1~20cm。

较佳的,所述灸疗区边缘一周设有与所述活动盖配合的搁置垫板,所述搁置垫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固定槽;所述活动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固定件。

较佳的,所述座垫圈和所述活动盖上均设有软包;所述凳体一侧设有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上设有柜门。

较佳的,所述灸疗托盘上设有一层锡箔纸。

较佳的,所述风机电机为变频电机;所述排烟风机为轴流式风机;所述排烟管为双层波纹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升降机构控制开关,升降机构控制装置上设有升降机构控制开关,升降机构螺旋轴电连接于升降机构控制开关,可以对灸疗托盘及升降机构平台的升降进行控制,通过对艾柱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艾柱始终和人体保持在一个最佳灸疗距离的位置范围,提高了艾灸的效果;内仓内设有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电连接于升降机构控制开关,可以采用红外感应器来自动控制升降机构控制开关,自动调节艾柱和人体之间的最佳灸疗距离;灸疗区边缘一周设有与活动盖配合的搁置垫板,搁置垫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固定槽;活动盖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固定件,密封固定槽与密封固定件的配合,可以较好的避免灸疗产生的烟雾外逸,给艾灸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环境;升降机构平台上下移动的行程为1~20cm,通过升降机构平台上下移动来调节艾柱与人体的最佳灸疗距离的位置范围,提高了艾灸的效果;座垫圈上设有软包,可以给人体带来舒适感,可以缓解进行艾灸时的疲劳;凳体一侧设有操作窗口,操作窗口上设有柜门,便于操作;灸疗托盘上设有一层锡箔纸,可以有效地防止艾灰烫坏灸疗托盘;内仓内设有烟雾浓度感应器,可以感应到艾灸产生的烟雾的浓度,当烟雾浓度较低时,烟雾浓度感应器通过控制变频电机,排烟风机采用低速转动,进行排烟;当烟雾浓度较高时,烟雾浓度感应器通过控制变频电机,排烟风机采用高速转动,进行排烟,排烟效果好,大大降低艾灸过程中室内集聚的烟雾浓度,节约了电能,为艾灸创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排烟风机为轴流式风机,使得排烟效果更好;排烟管为双层波纹软管,可以降低排烟时的噪声,为艾灸创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搁置垫板及密封固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活动盖及密封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锡箔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凳体,2. 座垫圈,3. 灸疗区,4. 活动盖,5. 内仓,6. 灸疗托盘,7. 垫片,8. 插针,9. 升降机构平台,10. 升降机构螺旋轴,11. 升降机构基板,12. 升降机构基座组,13. 升降机构控制装置,14. 排烟风机,15. 排烟管,16. 风机电机,17. 升降机构控制开关,18. 红外感应器,19. 搁置垫板,20. 密封固定槽,21. 密封固定件,22. 操作窗口,23. 柜门,24. 锡箔纸,25. 烟雾浓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艾灸凳,它包括凳体1和设于凳体1上的座垫圈2,所述座垫圈2上开设有与人体臀部穴位相对应的灸疗区3,所述灸疗区3上设有与其配合的可分离的活动盖4;所述凳体1内侧空腔设为内仓5,所述内仓5中设有灸疗托盘6,所述灸疗托盘6与所述座垫圈2上的所述灸疗区3相匹配;所述灸疗托盘6上设有至少一个垫片7;所述垫片7上设有插针8;所述灸疗托盘6与升降机构平台9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平台9通过升降机构螺旋轴10与升降机构基板11相连;所述升降机构基板11设于升降机构基座组12上;所述升降机构螺旋轴10与升降机构控制装置13相连;所述内仓5中设有排烟风机14以及与其相配套使用的排烟管15;所述排烟风机14与设于所述内仓5中的风机电机16连接;所述内仓5内还设有烟雾浓度感应器25,所述烟雾浓度感应器25与所述风机电机16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控制装置13上设有升降机构控制开关17,所述升降机构螺旋轴10电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控制开关17。所述内仓5内设有红外感应器18,所述红外感应器18电连接于所述升降机构控制开关17。所述升降机构平台9上下移动的行程为1~20cm。所述灸疗区3边缘一周设有与所述活动盖4配合的搁置垫板19,所述搁置垫板19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固定槽20;所述活动盖4上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固定件21。所述座垫圈2和所述活动盖4上均设有软包;所述凳体1一侧设有操作窗口22,所述操作窗口22上设有柜门23。所述灸疗托盘6上设有一层锡箔纸24。所述风机电机16为变频电机;所述排烟风机14为轴流式风机;所述排烟管15为双层波纹软管。

当艾柱燃烧至其自身高度的一半时,所述红外感应器18探测到艾柱的热源,自动通过电接通升降机构控制装置13上的升降机构控制开关17,打开升降机构控制开关17,通过升降机构螺旋轴10将升降机构平台9自动升至最佳灸疗位置范围内。内仓5内设有烟雾浓度感应器25,可以感应到艾灸产生的烟雾的浓度,当烟雾浓度较低时,烟雾浓度感应器25通过控制变频电机,排烟风机14采用低速转动,进行排烟;当烟雾浓度较高时,烟雾浓度感应器25通过控制变频电机,排烟风机14采用高速转动,进行排烟,大大降低艾灸过程中室内集聚的烟雾浓度,为艾灸创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覆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