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美白与促进肌肤保湿的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
背景技术:
海葡萄是一种蔓生植物,其属于总状蕨藻类的海藻,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水域的海藻,主要生长在日光可及的潮间带。藻体分为直立茎、匍匐茎及假根三大部分,直立茎向上生长,有叶状、羽状、锯齿状、绒毛状及小枝顶端呈球状等多种型态,为藻种辨识的依据之一。匍匐茎为圆柱型、平滑,以辐射或对称方式匍匐蔓生。而假根为无色的细长须状物,向下生长,用以黏附基质,固定住藻体。海葡萄富含丰富的纤维质、矿物质及人类所需的多醣体。
目前已有相关专利前案,公开揭示了一种含有海葡萄及海珊瑚的组合物,其具有抗老化、抗氧化、抗发炎、保湿及除皱的功效,然而该专利中并未说明保湿功效是否源自于海葡萄萃取物。另外,目前市面上也有销售含海葡萄萃取物的美妆保养品,然而这些产品是以乳液或精华液的方式涂抹在肌肤上,并在肌肤表面形成薄膜而产生保湿效果,当洗脸时,该薄膜也随之洗去,效果同时消失。
因此,基于先前技术及目前市面上所销售的产品及保养方法,研发一种可用于加强肌肤保湿的结构,对于机能性食品、保养品或化妆品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可以解决现有海葡萄萃取物产品不能持久保湿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包括:活性核心层以及保护层,所述活性核心层的材料为海葡萄萃取物;所述保护层包覆于所述活性核心层的外层。
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可有效释放出内含的活性成分,如海葡萄萃取,其使在人体中可有效释放活性成分,易于被肠道所吸收,达到美白的功效;此外,更能提高肌肤保湿度,进而达到抗老化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微粒结构还包括保湿层,所述保湿层设于所述活性核心层与所述保护层之间。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湿层包含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组合中的任一者。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湿层的厚度为0.01毫米至0.05毫米。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层包含有赋形剂。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赋形剂选自由调味剂、增甜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螯合剂、渗透剂、润滑剂、着色剂、以及结合剂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任一者。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微粒结构还包括防潮层,所述防潮层包覆于所述保护层的外层。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0.01至0.05毫米。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性核心层的表面为粗糙面;所述保护层的表面为粗糙面。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微粒结构的形状为粉剂状、锭剂状、胶囊状以及液态状中任一形状。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锭剂状为圆形锭型、椭圆形锭型、三角形锭型、四角形锭型或者中空圆形锭型、或者它们的任一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填充于胶囊内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中的海葡萄萃取物中络氨酸酶的活性测试数据;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中的海葡萄萃取物的皮肤保水度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微粒结构中心为活性核心层,活性核心层的成分包含有海葡萄萃取物,该活性核心层之上包覆了一层保湿层,保湿层外包覆了一层保护层,该微粒结构可有效释放出内含的活性成分,如海葡萄萃取,其使在人体中可有效释放活性成分,易于被肠道所吸收,达到美白的功效;此外,更能提高肌肤保湿度,进而达到抗老化的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增加肌肤保湿度及美白的微粒结构10,其结构可有效地及加乘的释放活性成分。该微粒结构10是由一活性核心层20及保护层40所构成,其中该活性核心层包含海葡萄萃取物,该保护层40用于保护活性核心层20。又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微粒结构10可进一步包含一保湿层30,其包覆于该活性核心层20的外层,而该保湿层可包含胶原蛋白、透明质酸或两者之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10的保护层40之外层可进一步包覆一防潮层50,其中该防潮层50是由麦芽糊精所组成,麦芽糊精的来源可由市面上所购得。此防潮层是利用一般造粒喷覆技术将麦芽糊精喷覆于微粒的最外层,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依据产品的需求调整麦芽糊精的浓度及喷覆厚度,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具有防潮效果,进而安全地保存于一般环境中。
本实用新型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可释放活性成分,其形状可制备成粉剂状、锭剂状、胶囊状及液态状的饮品,作为机能性食品、保养品及化妆品的产品原料。
本实用新型微粒结构的保护层40可包含一食品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其可选自由调味剂、增甜剂、防腐剂、抗氧化剂、螯合剂、渗透剂、润滑剂、着色剂及结合剂所组成的群组。此外,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可制作成粉体301,并充填入胶囊302,该胶囊分别呈内凹状而形成一凹槽303,且该胶囊302可透过凹槽303之开口相互套合以形成胶囊体,其用途可作为机能性食品或保养品。
又,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亦可添加乳糖、淀粉或纤维素等赋形剂以加压的方式做为锭剂,其中该锭剂之型态可为圆形锭剂、椭圆形锭型、三角形锭型、四角形锭型、与中空圆形锭型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上述之锭剂亦可作为机能性食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含有海葡萄萃取物,将此微粒结构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后饮用,或直接经由口腔摄食。当1克的微粒结构溶于1mL水中时,该海葡萄萃取物的含量为0.1-0.5克。当其进入人体时,人体可直接吸收高活性的海葡萄萃取物之天然活性成分,该活性成分系天然物质,非化学合成药物,有助于人体皮肤之保养。
除了上述组成成分外,还可采用下列组成成分:
为了改变饮品口感,可适当地在该饮品内添加甜味,像是糖精钠、砂糖、葡萄糖、淀粉糖浆、右旋糖、果糖、甘油、异麦芽酮糖醇、乳糖醇、乳糖、麦芽糖醇、麦芽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蔗糖、塔格糖、海藻糖、木糖醇、阿力甜、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环拉酸、环拉酸盐、新橘皮苷二氢查酮、祝马丁、糖精、糖精盐、蔗糖素等等。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保护层为一肠溶膜衣,该肠溶膜衣需至肠道之环境中才会溶解,并将核心功效层的活性成分释放,使活性成分免于胃酸的分解破坏。该肠溶膜衣的组成包含如篦麻油、虫胶、矿物油、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酯、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羟丙基邻苯二甲酸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醋酸塩等其中一项或多项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海葡萄萃取物是先将收集来的海葡萄以低温超音波装置进行萃取,并进行浓缩、过筛,再进行灭菌以获取海葡萄萃取物。而以低温超音波萃取可有效获得海葡萄的有效成分,且低温萃取更可保有海葡萄的成分活性。
含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的美白功效实验:酪胺酸酶活性测试
酪胺酸酶于试管环境中可使受质L-多巴(L-Dopa)反应成多巴胺(Dopamine),故本实用新型透过检测多巴胺的浓度以获得酪胺酸酶的活性并进一步得知含海葡萄萃取物的微粒结构具有美白功效。
先将不同浓度的海葡萄萃取物溶于磷酸盐水溶液的环境中,配制100U/ml酪胺酸酶(Tyros inase)水溶液。接着添加100μl的L-Dopa溶液(7.6mM)至含不同浓度海葡萄萃取液的酪胺酸酶水溶液中,以37℃反应30分钟,并以分光光度计波长475nm测量吸光值。如图4所示,酪胺酸酶活性随着不同浓度的海葡萄萃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效,本实例透过八位试验者进行试验,试验者每天涂抹含海葡萄萃取液6%的精华液于脸上,持续使用四周,并每周进行一次保湿度的检测。如图5所示,其系试验者涂抹含有海葡萄萃取物结构的精华液后,肤质保水性的效果变化。八位试验者的肤质保水性随涂抹的时间长度而改变,并有效提升肌肤保水度2.7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微粒结构可有效释放出内含的活性成分,如海葡萄萃取物,其使在人体中可有效释放活性成分,易于被肠道所吸收,达到美白的功效;此外,更能提高肌肤保湿度,进而达到抗老化的功效。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