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12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手术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手术台。



背景技术:

现有手术床通常床身与头板通过头板插杆连接在一起,但是头板和头板插杆是固定连接的,头板不能翻转,而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特别是在头部的手术过程中,为了方便手术,医生需要对患者头部方位进行变化,而现有的手术床尚不具备相关功能,尤其是不能实现二级调整。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动手术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电动手术台,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手术台,所述手术台的一端设置有头板,所述头板包括头板本体以及用于插接在手术台上的头板插杆,所述头板插杆的尾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连接杆上套接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头板本体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方,所述环形槽内竖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在所述固定座上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甲环体和乙环体,所述甲环体与所述乙环体的相向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牙,所述连接杆的尾端旋转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根部设置有凸轮,手柄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凸轮顶靠所述乙环体,进而将所述甲环体紧靠到所述凹槽内。这样设置,在需要对头板本体的角度和高度调整时,手柄处于释放状态,调整头板本体和下方的固定座一起旋转,待调整到位后,通过旋转手柄,手柄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凸轮顶靠乙环体,进而将甲环体紧靠到所述凹槽内,将固定座顶死,固定座就不会旋转了,实现了二级调整,固定精度高,操作快捷,方便实用。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在所述固定座上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键槽,所述键槽内设置有平键,所述乙环体的内侧面设置有缺口,所述平键的上端部分卡入所述缺口内。这样设置,平键起着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甲环体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销孔,每个所述销孔内均插入有销,所述销的另一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内。这样设置,通过销与销孔配合,甲环体就不会旋转,便于锁紧。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甲环体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甲环体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沉孔,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甲环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通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沉孔内。这样设置,翻转头板本体的过程中,弹簧将甲环体从凹槽内顶开,便于固定块旋转。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头板本体上端面设置有用于粘接海绵的粘接块。这样设置,方便在手术台上粘接海绵等医用载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需要对头板本体的角度和高度调整时,手柄处于释放状态,调整头板本体和下方的固定块一起旋转,待调整到位后,通过旋转手柄,手柄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凸轮顶靠乙环体,进而将甲环体紧靠到所述凹槽内,将固定块顶死,固定块就不会旋转了,实现了二级调整,固定精度高,操作快捷,方便实用,有利于医生实施手术,解决了医疗活动的实际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手术台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头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去除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去除固定座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去除固定座,手柄和甲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手术台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电动手术台,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立柱2,立柱1上设置有手术台3,所述手术台3的一端设置有头板4,所述头板4包括头板本体40以及用于插接在手术台3上的头板插杆41,所述头板插杆41的尾端设置有支架42,所述支架42内设置有固定架43,所述固定架43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44,所述连接杆44周向上设置有环形槽440,所述连接杆44上套接设置有固定座5,所述头板本体40设置于所述固定座5上方,所述环形槽440内竖直设置有限位杆45,所述限位杆45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5内,在所述固定座5上远离所述固定架43的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50,所述连接杆44上套接有甲环体61和乙环体62,所述甲环体61与所述乙环体62的相向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齿牙,所述连接杆44的尾端旋转设置有手柄7,所述手柄7的根部设置有凸轮70,手柄7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凸轮70顶靠所述乙环体62,进而将所述甲环体61紧靠在所述环形凹槽50内。这样,在需要对头板本体40的角度和高度调整时,手柄7处于释放状态,调整头板本体40和下方的固定座5一起旋转,待调整到位后,通过旋转手柄7,手柄7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凸轮70顶靠乙环体62,进而将甲环体61紧靠到所述凹槽50内,将固定座5顶死,固定座5就不会旋转了,实现了二级调整,固定精度高,操作快捷,方便实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44上设置有键槽442,所述键槽442内设置有平键6,所述乙环体62的内侧面设置有缺口620,所述平键6的上端部分卡入所述缺口620内。这样,平键6起着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甲环体61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销孔610,每个所述销孔610内均插入有销60,所述销60的另一端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43内。这样,通过销60与销孔610配合,甲环体61就不会旋转,便于锁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座5靠近所述甲环体61的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沉孔51,在所述固定座5与所述甲环体61之间设置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一端顶靠在所述甲环体61的侧面,另一端位于所述沉孔51内。这样设置,翻转头板本体40的过程中,弹簧8将甲环体61从凹槽50内顶开,便于固定座5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头板本体40上端面设置有用于粘接海绵的粘接块400。这样,方便在手术台上粘接海绵等医用载体。

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