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41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外科领域,涉及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外科学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胸外科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形成和发展大经历了1个世纪,同时也由点滴的临床经验的积累,发展为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又与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独立体系。

在胸外科手术后,需要定期对伤口进行换药防止伤口溃烂,对于胸两侧的换药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需要将病人的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干扰换药工作和挤压伤口,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固定或通过悬挂带进行固定,对于调整角度十分的不便,使病人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角度关节处酸痛,且无法根据病人体形年龄调整固定角度,其次目前用于换药的装置通常不具备散开药饼的功能,医护人员非常费力的将药饼碾压打散,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该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角度调整方便,具有药饼处理功能,解决了现有换药装置角度调整不方便,药饼需要通过原始方法进行处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药装置包括呈块状的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连有竖立设置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连有呈板状的处理板,所述处理板上具有呈长方形的处理槽,所述处理槽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所述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左处理机构包括呈块状的电源块,所述电源块的底面固连且联通有呈块状的加热块,所述电源块和加热块的一端共同铰接在所述处理槽的左侧,所述电源块上联通有导线,两处理机构上的导线在处理板内汇集且连出有电源线,所述处理板的一侧具有角度调整组件,所述角度调整组件包括固连在所述处理板该侧上外壁具有螺纹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处理板上,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内壁具有螺纹且呈圆环形的丝环,所述丝环上固连有下端为开口且为空心的转动管,所述固定管端部能够进入所述转动管内,所述转动管端部转动连接有带动管,所述带动管的端部固连有呈块状的置放板,所述置放板上端具有底部呈弧形且两端为开口的置手槽,所述置放板与所述处理板之间连有一对伸缩管。

本换药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在进行胸侧部的换药时,将病人的手臂放置在置手槽内,然后通过旋转丝环,丝环带动转动管实现转动,在伸缩管的限位下,转动管带动带动管使置放板实现前后运动,从而实现病人手臂张开的幅度,病人的手臂放置在置手槽内,能够实现限位作用,防止脱离,通过角度调整组件将病人的手臂按需求打开后,将消毒灭菌后的纱布放置在处理槽内,将药饼放置在该纱布上,然后在药饼上方再盖上一层纱布,分别操作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先后无差异,以先操作左处理机构为例,将加热块下压,加热块底部作用上方的纱布挤压药饼使药饼能够均匀的变形散开,然后将左处理机构打开,将右处理机构进行同样的操作,使药饼能够均匀的向两边散开,通过左右处理机构的共同作用使药饼得到较好的处理,同时通过铰接下压的方式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若药饼质地较硬或因天气较为寒冷,可按下电源块上的按钮,加热块通过纱布对药饼进行加热,使药饼能够更好的散开,且不会使病人接触药饼时感到不适感。在电源块上顶面上具有按钮和把手。通过伸缩杆调节本装置的高度,伸缩杆通过螺纹孔对应的固定方式实现固定,在伸缩杆的上部分具有螺纹孔,在下部分上同样具有螺纹孔。

上述的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所述置手槽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魔术贴绑带一和魔术贴绑带二。

通过魔术贴绑带一和魔术贴绑带二实现对病人手臂的固定工作。

上述的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所述电源块和加热块的一端固连有铰接轴,所述处理槽的左右两侧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套环,所述铰接轴套设在所述套环内实现左处理结构和右处理机构的铰接。

铰接的方式具有多种多样,在此不做赘述,其他形式的铰接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的一种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所述电源块和加热块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所述处理槽的长度和宽度。

使左右处理机构在操作时不会受到处理槽两侧的铰接组件所影响,同时也使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操作时互不干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有以下优点:

1、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角度调整方便,具有药饼处理功能。

2、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通过左右处理机构的共同作用使药饼得到较好的处理,同时通过铰接下压的方式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中角度调整组件的部分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中左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伸缩杆;3、处理板;3a、处理槽;4、电源块;5、加热块;6、固定管;7、丝环;8、转动管;9、带动管;10、置放板;10a、置手槽;11、伸缩管;12、魔术贴绑带一;13、魔术贴绑带二;14、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包括呈块状的底座1,底座1上端固连有竖立设置的伸缩杆2,伸缩杆2的上端固连有呈板状的处理板3,处理板3上具有呈长方形的处理槽3a,处理槽3a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结构相同,左处理机构包括呈块状的电源块4,电源块4的底面固连且联通有呈块状的加热块5,电源块4和加热块5的一端共同铰接在处理槽3a的左侧,电源块4上联通有导线,两处理机构上的导线在处理板3内汇集且连出有电源线,处理板3的一侧具有角度调整组件,角度调整组件包括固连在处理板3该侧上外壁具有螺纹的固定管6,固定管6的一端固连在处理板3上,固定管6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内壁具有螺纹且呈圆环形的丝环7,丝环7上固连有下端为开口且为空心的转动管8,固定管6端部能够进入转动管8内,转动管8端部转动连接有带动管9,带动管9的端部固连有呈块状的置放板10,置放板10上端具有底部呈弧形且两端为开口的置手槽10a,置放板10与处理板3之间连有一对伸缩管11。

本换药装置的大致使用过程如下:在进行胸侧部的换药时,将病人的手臂放置在置手槽10a内,然后通过旋转丝环7,丝环7带动转动管8实现转动,在伸缩管11的限位下,转动管8带动带动管9使置放板10实现前后运动,从而实现病人手臂张开的幅度,病人的手臂放置在置手槽10a内,能够实现限位作用,防止脱离,通过角度调整组件将病人的手臂按需求打开后,将消毒灭菌后的纱布放置在处理槽3a内,将药饼放置在该纱布上,然后在药饼上方再盖上一层纱布,分别操作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先后无差异,以先操作左处理机构为例,将加热块5下压,加热块5底部作用上方的纱布挤压药饼使药饼能够均匀的变形散开,然后将左处理机构打开,将右处理机构进行同样的操作,使药饼能够均匀的向两边散开,通过左右处理机构的共同作用使药饼得到较好的处理,同时通过铰接下压的方式使医护人员操作方便,若药饼质地较硬或因天气较为寒冷,可按下电源块4上的按钮,加热块5通过纱布对药饼进行加热,使药饼能够更好的散开,且不会使病人接触药饼时感到不适感。在电源块4上顶面上具有按钮和把手。通过伸缩杆2调节本装置的高度,伸缩杆2通过螺纹孔对应的固定方式实现固定,在伸缩杆2的上部分具有螺纹孔,在下部分上同样具有螺纹孔。

置手槽10a的两侧分别具有若干魔术贴绑带一12和魔术贴绑带二13。通过魔术贴绑带一12和魔术贴绑带二13实现对病人手臂的固定工作。

电源块4和加热块5的一端固连有铰接轴14,处理槽3a的左右两侧上固连有呈圆环形的套环,铰接轴14套设在套环内实现左处理结构和右处理机构的铰接。铰接的方式具有多种多样,在此不做赘述,其他形式的铰接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电源块4和加热块5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处理槽3a的长度和宽度。使左右处理机构在操作时不会受到处理槽3a两侧的铰接组件所影响,同时也使左处理机构和右处理机构操作时互不干扰。

本胸外科压式换药装置角度调整方便,具有药饼处理功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