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5183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肠杆菌为埃希氏菌属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其中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

目前大肠杆菌的灭菌方式主要是高温灭菌,杀菌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热力资源,而且对杀菌温度及时间要求严格,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杀菌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采用高温灭菌方法杀灭大肠杆菌,杀菌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热力资源,而且对杀菌温度及时间要求严格,稍不注意就会导致杀菌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包括敞口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密闭连接有顶盖,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靠近顶盖设置,所述出料口靠近箱体底部设置,所述进料口上设有控制进料的进料阀,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控制出料的出料阀;

所述箱体内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交替设有若干竖向相互平行排列的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的两侧均与箱体内壁相抵,所述上隔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下隔板顶端与顶盖之间均留有间隙,与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的隔板均为下隔板;

所述顶盖下表面上设有竖向过滤网,所述竖向过滤网上设有若干横向过滤网,所述竖向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箱体内壁相抵,所述横向过滤网的边缘与所述箱体内壁、下隔板相抵或与箱体内壁、上隔板和下隔板相抵;

所述箱体内壁、顶盖下表面、上隔板表面和下隔板表面、竖向过滤网表面和横向过滤网表面均设有纳米银涂层,所述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等于25nm。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为2-15nm。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多个观测所述箱体内液位的液位管,所述液位管的两端均与所述箱体连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隔板顶端均设有锯齿状溢流堰,设有所述出料口的箱体壁上靠近所述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所述箱体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所述下隔板的两侧均设有排空口。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竖向过滤网位于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箱体侧壁和下隔板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上隔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所述下隔板顶端与顶盖之间的距离均为箱体高度的0.1~0.15。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含有大肠杆菌的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箱体内,从出料口排出,期间由于上隔板与下隔板对物料的阻挡作用,使得物料在箱体内流动缓慢,延长物料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便于与箱体内壁、顶盖下表面、上隔板表面和下隔板表面、竖向过滤网表面和横向过滤网表面上的纳米银涂层充分接触,起到充分杀灭大肠杆菌的作用。

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粒径小于25nm的纳米银可产生强大的杀菌作用,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广谱杀菌且无任何的耐药性,尤其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与现有高温杀灭大肠杆菌的方式相比,大大节约能源,而且操作简便,杀菌效果好。

由于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为2-15nm,具有更强的杀灭大肠杆菌的效果。

由于箱体侧壁上设有多个观测箱体内液位的液位管,液位管的两端均与箱体连通,便于随时观测箱体内的液位状况。

由于上隔板顶端均设有锯齿状溢流堰,当物料流速较快时,部分物料可以漫过锯齿状溢流堰,有利于物料流动顺畅平缓,延长在箱体内的停留时间,设有出料口的箱体壁上靠近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当物料流速较快来不及通过出料口排出时,物料可以通过溢流口排出收集,箱体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下隔板的两侧均设有排空口,便于排出箱体内通过出料口不易排出的物料。

由于竖向过滤网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箱体侧壁和下隔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利于物料与滤网上的纳米银涂层充分接触,上隔板底端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下隔板顶端与顶盖之间的距离均为箱体高度的0.1~0.15,在延长物料在箱体内行程的同时,又减缓水的流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上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顶盖,3-进料口,4-出料口,5-进料阀,6-出料阀,7-上隔板,8-下隔板,9-竖向过滤网,10-横向过滤网,11-液位管,12-锯齿状溢流堰,13-溢流口,14-排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纳米银杀灭大肠杆菌的装置,包括敞口的箱体1,箱体1顶部密闭连接有顶盖2,箱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进料口3靠近顶盖2设置,出料口4靠近箱体1底部设置,进料口3上设有控制进料的进料阀5,出料口4上设有控制出料的出料阀6;

箱体1内进料口3和出料口4之间交替设有若干竖向相互平行排列的上隔板7和下隔板8,上隔板7和下隔板8的两侧均与箱体1内壁相抵,上隔板7底端与箱体1底壁之间、下隔板8顶端与顶盖2之间均留有间隙,与进料口3和出料口4相邻的隔板均为下隔板8;

顶盖2下表面上设有竖向过滤网9,竖向过滤网9上设有若干横向过滤网10,其中横向过滤网10的数量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竖向过滤网9的边缘与箱体1内壁相抵,横向过滤网10的边缘与箱体1内壁、下隔板8相抵或与箱体1内壁、上隔板7和下隔板8相抵;

箱体1内壁、顶盖2下表面、上隔板7表面和下隔板8表面、竖向过滤网9表面和横向过滤网10表面均设有纳米银涂层,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小于等于25nm。

本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取得更好地杀菌效果,纳米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的粒径优选为2-15nm。

本实施例中,箱体1侧壁上设有多个观测箱体1内液位的液位管11,液位管11的两端均与箱体1连通。

本实施例中,上隔板7顶端均设有锯齿状溢流堰12,设有出料口4的箱体1壁上靠近2顶盖位置设有溢流口13,箱体1壁上靠近底部位于每一下隔板8的两侧均设有排空口14。

本实施例中,竖向过滤网9位于上隔板7和下隔板8之间、箱体1侧壁和下隔板8之间的中间位置,上隔板7底端与箱体1底壁之间的距离、下隔板8顶端与顶盖2之间的距离均为箱体1高度的0.1~0.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