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痔疮术后换药的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250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痔疮术后换药的敷料。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居高不下,一般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得到缓解,术后需要保持肛门局部皮肤干燥、清洁,便后及睡前各清洗肛门一次,清洗后常放入痔疮栓,贴上纱布等,以对局部进行消炎,防止感染,同时防止渗液、渗血等流出。每日至少3次换药,以保证肛周干燥、清洁,一般3~6个月才会慢慢康复。因此用在痔疮术后换药敷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病人在痔疮手术后一般需要使用痔疮栓止血,消肿止痛,贴上纱布固定药物。痔疮绳子的位置一般比较复杂,周围皮肤敏感脆弱且长有毛发,采用传统的包扎方法既不牢固,又容易牵引皮毛引起痛感,容易脱落造成术后出血感染等。

如何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痔疮术后专用、更换便捷的敷料,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方便,是极具价值和意义的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痔疮术后换药的敷料,其不仅具有很好吸液性,可以吸收大量的创面渗液,且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可以杀死创面的细菌,防止创面感染;同时具有止血、止痛、止痒、消炎、促愈合的功效,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创面的愈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痔疮术后换药的敷料,由背衬层、抗菌层、吸液层及离型纸依次层叠并紧密粘结而成;所述的背衬层为H型,所述的抗菌层为方形,所述的吸液层为圆形;所述的抗菌层位于背衬层中央上方,所述的吸液层位于抗菌层中央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背衬层由固定面和粘贴边组成,所述的固定面完全覆盖抗菌层,并在两个长的侧边向上向下分别延伸出粘贴边,四个粘贴边与所述固定面形成H型;背衬层整体长度为15~30 cm,宽度为8~16 cm;向上延伸的粘贴边长度为6~10 cm,向下延伸的粘贴边长度为3~5 cm,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创面附近,敷料不易脱落,防止渗液、渗血流出,污染衣服;同时可以减少压敏胶和皮肤接触的面积,方便贴覆,不易粘连肛周附近的柔软皮肤及毛发,减少患者换药的痛苦。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为负载银离子的藻酸盐无纺布,一方面具有很好的抗菌性,抗菌物质透过吸液层缓慢释放到创面周围,发挥抗菌的作用,杀死创面的细菌,防止创面感染,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吸液功能,可以将吸液层的渗液吸附出来,通过背衬层蒸发到空气中,保持创面的干爽,使创面保持干燥。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的长度为6~15 cm,宽度为4~12 cm;所述背衬层完全覆盖抗菌层。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为藻酸盐无纺布、聚氨酯无纺布、羧甲基纤维素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或是多种,具有很高的吸渗液能力,可以吸收创面的渗液,使创面保持干燥,防止污染衣物;吸液层直接与创面接触,容易贴覆,充分有效发挥药效。

优选的,所述吸液层的直径为4~12 cm;所述抗菌层完全覆盖吸液层。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层负载有药物,所述药物包括三七粉、樟脑、冰片,所述药物还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表皮生长因子;所述的药物通过喷洒或是浸渍的方法负载在吸液层上;三七粉具有止血的功效,可以缓解创面的出血;樟脑、冰片具有消炎、止痒、止痛、清凉的功效,可以缓解创面的瘙痒、红肿、疼痛、发热等炎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都具有很好的促愈合效果,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愈合周期,减少病人的痛苦。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和吸液层通过热合的方式进行复合,使两者的互助功效更为明显。

优选的,所述背衬层与抗菌层接触的一侧涂覆有医用压敏胶,使背衬层具有粘性,一方面可以和吸液层紧密粘合起来,另一方面可以黏附在皮肤上,起到固定敷料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离型纸分为两页,交叉重叠覆盖在吸液层上,并向两端延伸,直至覆盖到背衬层两端,具有保护背衬层两端涂覆的压敏胶的作用,使压敏胶保持原有的粘胶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H型的结构,不仅适合肛周的复杂生理结构特点,方便贴覆,可以很好的固定,不易脱落,而且减少压敏胶和皮肤接触的面积,减少患者换药的痛苦;(2)抗菌层和吸液层都具有吸液效果,双重吸液的效果可以非常有效的保持创面的干爽,防止创口进一步感染;(3)敷料具有抗菌效果,可以缓慢释放抗菌剂,充分发挥抗菌效果,杀死创面的细菌,防止创面感染;(4)吸液层的多种药物结合和高效的吸液能力,在保证创口的有效恢复下,缓解了患者的痛苦;(5)将保护延伸至背衬层两端是为了保护背衬层与抗菌层相接触一侧涂覆的压敏胶,使压敏胶保持原有的粘胶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痔疮术后换药的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背衬层,2 抗菌层,3 吸液层。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痔疮术后换药的敷料,如图1所示,由背衬层1、抗菌层2、吸液层3及离型纸依次层叠紧密粘结而成;所述的背衬层1为H型,H型的整体长度为15~30 cm,宽度为8~16 cm;向上延伸的粘贴边长度为6~10 cm,向下延伸的粘贴边长度为3~5 cm;所述的抗菌层2为方形,方形的长度为6~15 cm,宽度为4~12 cm;所述的抗菌层2位于背衬层1中央下方,所述的吸液层3为圆形,圆形的直径为4~12 cm;所述的吸液层3位于抗菌层2中央下方。所述的背衬层1为H型,方便贴覆,不易粘连肛周附近的柔软皮肤及毛发,且敷料不易脱落,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创面附近,防止渗液、渗血流出,污染衣服,同时可以减少压敏胶和皮肤接触的面积,减少患者换药的痛苦;所述的抗菌层2完全被背衬层1覆盖;所述抗菌层2为负载银离子的藻酸盐无纺布,可以杀死创面的细菌,防止创面感染,同时具有一定的吸液功能,可以吸收创面的渗液,使创面保持干燥。所述吸液层3为藻酸盐无纺布、聚氨酯无纺布、羧甲基纤维素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或是多种,具有很高的吸渗液能力,可以吸收创面的渗液,使创面保持干燥,同时负载有药物,所述的药物包括三七粉、樟脑、冰片,所述的药物还包括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表皮生长因子;所述的药物通过喷洒或是浸渍的方法负载在吸液层3上;所述的三七粉具有止血的功效,可以缓解创面的出血;所述的樟脑、冰片具有消炎、止痒、止痛、清凉的功效,可以缓解创面的瘙痒、红肿、疼痛、发热等炎症;所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都具有很好的促愈合效果,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愈合周期,减少病人的痛苦。所述抗菌层2完全覆盖吸液层3,且抗菌层2和吸液层3通过热合的方式进行复合;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吸液层直接与创面接触,不仅容易贴覆,而且发挥吸液、止血、止痛、、止痒、消炎、促愈合的作用;抗菌层一方面可以将吸液层的渗液吸附出来,通过背衬层蒸发到空气中,保持创面的干爽,另一方面可以将抗菌物质透过吸液层缓慢释放到创面周围,发挥抗菌的作用。所述离型纸,分为两页交叉重叠覆盖在吸液层3上面,并向两端延伸,直至覆盖到背衬层1两端。将离型纸延伸至背衬层1两端是为了保护背衬层1两端涂覆的压敏胶,使压敏胶保持原有的粘胶性。换药时,先将肛门附近清洗干净,揭开离型纸,将吸液层3对准创口,背衬层1的形状为H型,不易脱落,方便固定在肛门附近,防止渗血、渗液流出污染衣服,同时减少压敏胶与皮肤接触的面积,缓解换药的痛苦。

本实施例附图只提供敷料结构示意图的情形,当然,在此基础上敷料的尺寸具有更多规格。可根据伤口的大小及患者的胖瘦,选择性使用敷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