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康复练习肌肉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197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护理设备,特别涉及腿部康复练习肌肉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逐年增加,腿部受伤的患者较多,腿部受伤后需要长时间卧床,导致腿部肌肉萎缩。下肢麻木需要长时间进行活动,由于缺乏专业的工具,导致患者没有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造成肌肉萎缩,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长时间卧床不起者,脚部连接韧带长时间不活动,造成的萎缩,进而造成腿部肌肉的运动强度小,活动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腿部康复练习肌肉恢复装置,使用简单,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率。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支撑杆、电机、皮带、转轮、第一连杆、转轴、第二连杆、支撑转轴、滑块、吊板、脚部固定板、顶杆,底座上部固定电机和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转轮的中心轴连接,所述的转轮的外部设有皮带槽,皮带穿过皮带槽连接电机,所述的转轮上设有偏心轴,转轮的偏心轴上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末端连接滑块,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中间部位通过支撑转轴连接顶杆,顶杆固定在底座上,滑块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杆上,所述的滑块的底部连接吊板,所述的吊板上连接脚部固定板,所述的脚部固定板上设有弹性绑带。

所述的吊板的下部连接两个脚部固定板。

所述的滑块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在第二连杆上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使用时,通过脚部固定板将患者的脚部固定,启动电机,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转轮转动,与转轮上的偏心轴连接的第一连杆随着转轮的转动实现上下活动,转轮带动第一连杆上下活动,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中间绕支撑转轴转轴,第二连杆的两端上下活动,第二连杆上有吊板的一端带动吊板下部的脚部固定板上下活动,从而实现患者脚部的上下活动和膝盖的弯曲活动,滑块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在第二连杆上的位置实现腿部不同长度的患者使用,实现脚部肌肉的伸缩和脚部的锻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底座1、支撑杆2、电机3、皮带4、转轮5、第一连杆6、转轴7、第二连杆8、支撑转轴9、滑块10、吊板11、脚部固定板12、顶杆13、弹性绑带1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支撑杆2、电机3、皮带4、转轮5、第一连杆6、转轴7、第二连杆8、支撑转轴9、滑块10、吊板11、脚部固定板12、顶杆13,底座1上部固定电机3和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与转轮5的中心轴连接,所述的转轮5的外部设有皮带槽,皮带穿过皮带槽连接电机3,所述的转轮5上设有偏心轴,转轮的偏心轴上连接第一连杆6,第一连杆6通过转轴7连接第二连杆8,所述的第二连杆8的末端连接滑块10,所述的第二连杆8的中间部位通过支撑转轴9连接顶杆13,顶杆13固定在底座1上,滑块10通过调节螺栓连接在第二连杆8上,所述的滑块10的底部连接吊板11,所述的吊板11上连接脚部固定板12,所述的脚部固定板12上设有弹性绑带14。

优选的,吊板11的下部连接两个脚部固定板12。

优选的,滑块10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在第二连杆8上的位置。

工作原理:

使用时,通过脚部固定板将患者的脚部固定,启动电机,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转轮转动,与转轮上的偏心轴连接的第一连杆随着转轮的转动实现上下活动,转轮带动第一连杆上下活动,第一连杆通过转轴连接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中间绕支撑转轴9转轴,第二连杆的两端上下活动,第二连杆上有吊板11的一端带动吊板下部的脚部固定板上下活动,从而实现患者脚部的上下活动和膝盖的弯曲活动,滑块10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在第二连杆8上的位置实现腿部不同长度的患者使用,实现脚部肌肉的伸缩和脚部的锻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