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镇痛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6585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通过输入药物减轻病人疼痛的镇痛泵。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是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工具来减轻或者达到无痛的。疼痛这个不良刺激,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身体功能发生改变。

术后镇痛泵就是这样一种能够控制或缓解术后疼痛的工具,它使镇痛药物在血浆中能保持一个及时的稳定的浓度,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不影响病人自由活动,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完善的术后镇痛能使病人早期活动,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术后病人体内的儿茶酚胺和其它应激性激素的释放,有利于降低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对心功能障碍病人特别有利。

目前市场上出现多款镇痛泵,但是普遍也存在着体积大,操作不便,输液精度液量控制不准确的缺陷,限制了镇痛泵的使用场所,影响镇痛效果,并直接影响患者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和疼痛治疗的医用镇痛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镇痛泵,包括:泵主机、储药装置以及输液延长管,其中,所述泵主机上设置有转动主轴,所述储药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主轴间隙配合的安装孔,使得所述储药装置能够安装在泵主机上,并通过所述输液延长管接入患者体内。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镇痛泵,所述转动主轴的转动通过泵主机内部的齿轮结构控制。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镇痛泵,所述转动主轴为六棱形。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镇痛泵,所述泵主机内还包括与所述齿轮结构相连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操作面板。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镇痛泵,所述泵主机上还设置有显示屏。

可选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镇痛泵,还包括用于固定镇痛泵的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镇痛泵是一款高精度、可重复使用的便携式电子镇痛泵,整机工作耗电低,体积小巧,方便随身携带。适用于多种场合,如医院临床镇痛、家庭自助镇痛、高精度输液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用镇痛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

1-储液装置,2-泵主机,3-转动主轴,4-输液延长管,5-安装孔,6-储药袋,7-操作按钮,8-显示屏,9-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镇痛泵,可以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身麻醉、区域麻醉和疼痛治疗,输注途径包括静脉、动脉、皮下、经皮、硬膜外、软组织和空腔脏器。除镇痛药物外,也可以用于常规药液的低速高精度输注和药物化疗等。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医用镇痛泵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所述医用镇痛泵包括:泵主机2、储药装置1以及输液延长管4,其中,所述泵主机上设置有转动主轴3,所述储药装置1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主轴3间隙配合的安装孔5,使得所述储药装置1能够安装在泵主机2上,所述输液延长管4一端接入患者体内,另一端连接在储药装置上,使得储药装置中的药液被输入患者体内,实现镇痛。

所述储药装置包括一储药袋6,需要输液进行镇痛治疗时,首先用标准的一次性注射器吸取药液,将针头对准储药装置上的螺旋对接头,将药液注入储药袋,并确保注入储药袋的总药量不超过储药袋包装上所示的最大容量。注入完成后,挤出药袋中的空气。然后将把储药装置安装到泵主机上,检查是否安装到位。再把具有标准螺旋锁紧接头的输液延长管(用于连接到病人)和储液装置的锁紧接头对接拧牢,确保连接紧固,否则存在漏液或者脱落的危险,挤出药袋和管路中的空气,即可进行输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镇痛泵中,所述转动主轴3的转动通过泵主机2内部的齿轮结构控制。转动主轴的转动带动储液装置1内部机构转动,输送液体在管路中运动。其中,所述转动主轴为六棱形,和储药装置1的安装孔为间隙配合,方便安装和拆下,同时也能满足储药装置内部机构和转动主轴3同速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用镇痛泵中,所述泵主机内还包括与所述齿轮结构相连的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操作面板。所述控制单元一般由处理器以及与之相连的控制电路组成,处理器与齿轮结构相连,以控制转动主轴的转速,并进而控制输液的速度等。为了操作的简便性,在所述泵主机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由控制电路板以及与之对应的操作按钮7(如开关机、减小键、增加键和确定键)组成,操作按钮设置在控制电路板相对应的触点位置上,控制电路板与控制单元的处理器连接。如图1中所示,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显示镇痛泵当前工作参数的显示屏8以及工作状态的指示灯9。

本实用新型医用镇痛泵的输液模式共有四种:LCP(首次输液+持续固定速度输液+病人自控输液)、CP(持续固定速度输液+病人自控输液)、CBI(持续固定速度输液)和PCA(病人自控输液)。LPC输液中首次输液速度一般设置为较高速度,是为了快速而又安全的让病人体内的麻醉药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提高麻醉的效果。预充量阶段,镇痛泵不响应PCA事件。用于镇痛时持续量输液的特点是药物输注的速度大致等于人体对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能够长时间输液,长时间镇痛,又不至于药物过量。PCA输液用于病人在感到疼痛时,启动小剂量、高速输液,快速镇痛,为了防止过于频繁使用,造成麻醉过度,PCA功能有时间间隔限制。用户可根据需要在上述四种模式中选择一种,并根据自身需要,通过操作按键和显示屏进行输液量、输液时间、输液速度等参数设定,操作方便,提高了镇痛输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镇痛泵还提供了配套的固定带,可将设备方便的挂到可靠的物体上。例如使用者的身体、稳固的输液架等等。不使用固定带时,避免将设备放到床边、桌边等容易导致设备摔掉的地方。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