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脚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544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脚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脚刀。



背景技术:

修脚是中国的传统医术,乃中医外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采用中国传统医术和刀法相结合治疗各种脚病,与中医的针灸、按摩、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术”。现有多采用修脚刀进行修脚,传统修脚刀的刀柄和刀头是一体式结构,但是这种一体式结构在反复使用后易出现刀头磨损的情况,同时重复利用难以保证卫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脚刀,能够有效实现根据需要将刀头与刀柄主体进行组装固定连接成一体,又能够及时快速地拆卸并更换刀头,保证刀头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卫生。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修脚刀,包括刀柄主体以及与该刀柄主体拆卸式连接的刀头,所述刀柄主体的端部设有上刀柄和下刀柄,在上刀柄和下刀柄之间设有用于嵌置刀头的刀头安装槽以及用于嵌置攻丝的钻孔;所述刀头是由刀刃、刀身和刀头座依次连接一体而成,且在刀头座上设有与攻丝相扣接配合的卡口;将刀头座嵌置进入刀头安装槽内,并使卡口对准钻孔,同时将攻丝嵌置进入钻孔内并向下与刀头座上的卡口相扣接,从而实现刀头与刀柄主体固定连接成一体。

作为优选:上刀柄内侧面设有刀头安装槽A和钻孔槽A,下刀柄内侧面设有刀头安装槽B和钻孔槽B;在将上刀柄与下刀柄对应焊接成一体,使得刀头安装槽A和刀头安装槽B形成了用于嵌置刀头的刀头安装槽,钻孔槽A与钻孔槽B形成了用于嵌置攻丝的钻孔。其中:在上刀柄与下刀柄之间焊接前,先将上刀柄与下刀柄的外轮廓对齐;并在焊接后,对上刀柄和下刀柄进行打磨平滑、去毛刺;使得上刀柄和下刀柄整体平滑无刮手,脱焊、虚焊,外部轮廓齐平。

作为优选:上刀柄的顶端面、下刀柄的顶端面均呈倒角结构。

作为优选:上刀柄、下刀柄的长度为18.0mm~22.0mm、宽度为14.0mm~16.0mm、厚度为2.0mm~3.0mm。

作为优选:刀头的刀头座包括斜面部和弯曲部,卡口设置于弯曲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刀刃为直刀刃、圆形刀刃或者斜刀刃。

作为优选:所述刀头的长度为30.0mm~34.0mm,刀头的刀身宽度为8.0mm~8.5mm、厚度为0.7mm~0.8mm。

作为优选:刀柄主体的长度为145mm~155mm、宽度为14mm~16mm、厚度为4.5mm~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刀头嵌置进入刀柄主体端部的上刀柄和下刀柄之间的刀头安装槽内,并使刀头的卡口对准上刀柄和下刀柄之间的钻孔,同时将攻丝嵌置或者螺旋进入钻孔内并向下与刀头的卡口相扣接,从而实现刀头与刀柄主体固定连接成一体。同样地,若对刀头进行拆卸(即刀头与刀柄主体分离),将攻丝从钻孔内拨出或者抽出,使得攻丝与刀头的卡口相分离,再将刀头的刀身及其刀头座从刀头安装槽内拔出或者抽出,即实现刀头的拆卸(即刀头与刀柄主体分离);因此利用刀头安装槽、卡口、钻孔及攻丝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实现刀头在刀柄主体上的固定与分离,实现了刀头与刀柄主体的可拆卸方式,从而实现了一个刀头对应一个消费者,保证了修脚的卫生,避免了重复利用而造成的卫生问题。另外通过更换刀头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再次使用,大大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修脚刀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修脚刀分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修脚刀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修脚刀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刀柄主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刀柄主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刀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刀柄主体1,上刀柄11,刀头安装槽A110,钻孔槽A111,下刀柄12,刀头安装槽B120,钻孔槽B121,刀头2,刀刃21,刀身22,刀头座23,斜面部24,弯曲部25,卡口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修脚刀的具体实施例,图1~4所示,包括刀柄主体1以及与该刀柄主体1拆卸式连接的刀头2,所述刀柄主体1的端部设有上刀柄11和下刀柄12,在上刀柄11和下刀柄12之间设有用于嵌置刀头2的刀头安装槽以及用于嵌置攻丝的钻孔;所述刀头2是由刀刃21、刀身22和刀头座23依次连接一体而成,且在刀头座23上设有与攻丝相扣接配合的卡口26;将刀头座23嵌置进入刀头安装槽内,并使卡口26对准钻孔,同时将攻丝嵌置进入钻孔内并向下与刀头座23上的卡口26相扣接,从而实现刀头2与刀柄主体1固定连接成一体。

如图5~6所示,所述上刀柄11内侧面设有刀头安装槽A110和钻孔槽A111,下刀柄12内侧面设有刀头安装槽B120和钻孔槽B121;在将上刀柄11与下刀柄12对应焊接成一体,使得刀头安装槽A110和刀头安装槽B120形成了用于嵌置刀头2的刀头安装槽,钻孔槽A111与钻孔槽B121形成了用于嵌置攻丝的钻孔。其中:在上刀柄11与下刀柄12之间焊接前,先将上刀柄11与下刀柄12的外轮廓对齐;并在焊接后,对上刀柄11和下刀柄12进行打磨平滑、去毛刺;使得上刀柄11和下刀柄12整体平滑无刮手,脱焊、虚焊,外部轮廓齐平。

如图5和图7所示,上刀柄11的顶端面、下刀柄12的顶端面均呈倒角结构。其中:上刀柄11、下刀柄12的长度为18.0mm~22.0mm、宽度为14.0mm~16.0mm、厚度为2.0mm~3.0mm。

如图6和图8所示,刀头2的刀头座23包括斜面部24和弯曲部25,卡口26设置于弯曲部25上。其中:所述刀刃21为直刀刃、圆形刀刃或者斜刀刃。

所述刀头2的长度为30.0mm~34.0mm,刀头2的刀身22宽度为8.0mm~8.5mm、厚度为0.7mm~0.8mm。刀柄主体1的长度为145mm~155mm、宽度为14mm~16mm、厚度为4.5mm~5.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刀头2嵌置进入刀柄主体端部的上刀柄11和下刀柄12之间的刀头安装槽内,并使刀头2的卡口26对准上刀柄11和下刀柄12之间的钻孔,同时将攻丝嵌置或者螺旋进入钻孔内并向下与刀头2的卡口26相扣接,从而实现刀头2与刀柄主体1固定连接成一体。同样地,若对刀头2进行拆卸即将刀头2与刀柄主体1分离,将攻丝从钻孔内拨出或者抽出,使得攻丝与刀头2的卡口26相分离,再将刀头2的刀身22及其刀头座23从刀头安装槽内拔出或者抽出,即实现刀头2的拆卸(即将刀头2与刀柄主体1分离);因此利用刀头安装槽、卡口26、钻孔及攻丝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实现刀头2在刀柄主体1上的固定与分离,实现了刀头2与刀柄主体1的可拆卸方式,从而实现了一个刀头2对应一个消费者,保证了修脚的卫生,避免了重复利用而造成的卫生问题。另外通过更换刀头2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再次使用,大大提高了利用率,节约了使用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