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防水碳纤维机械上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457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为防水机械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全防水碳纤维机械上臂。



背景技术:

在机械假肢技术中,现有的机械假肢通常为开放式结构,线路外露,且为非防水材料,不利于带水操作,容易影响机械假肢使用寿命,并且其控制开关容易损坏,需要经常维修,给使用者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防水碳纤维机械上臂。

本实用新型的全防水碳纤维机械上臂,包括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控电路、模式提示音电路、电机组、检测控制组、开关控制组和电池包;所述电机组包括手关节驱动电机和肘关节驱动电机;所述检测控制组包括过载检测和位置检测;所述开关控制组包括电动开关、模式开关和切换开关;所述开关控制组和信号采集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检测控制组和电机组连接主控电路;所述模式提示音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手关节驱动电机连接手关节电机驱动器;所述肘关节驱动电机连接肘关节电机驱动器;手关节电机驱动器和肘关节电机驱动器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包连接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控电路、模式提示音电路、电机组、检测控制组和开关控制组。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控制组包括过载检测电路、位置检测电路和双向位置检测电路;所述过载检测电路连接手关节电机驱动器和肘关节电机驱动器;所述位置检测电路连接手关节驱动电机;所述双向位置检测电路连接肘关节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组为防水开关结构,包括磁铁按钮、密封腔体、硅胶导管、磁性物质、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所述磁铁按钮安装在密封腔体端部;所述硅胶导管设置在密封腔体内,硅胶导管设置有两根;所述磁性物质填充于硅胶导管内;所述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分别设置在两根硅胶导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上臂还包括防水腔体,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控电路、模式提示音电路、电机组、检测控制组、开关控制组和电池包均安装在防水腔体内;所述防水腔体为碳纤维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以碳纤维作为防水腔体,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性,同时防水开关结构的使用,能够大大增加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减少维修麻烦。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全防水碳纤维机械上臂,包括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控电路、模式提示音电路、电机组、检测控制组、开关控制组和电池包;所述电机组包括手关节驱动电机和肘关节驱动电机;所述检测控制组包括过载检测和位置检测;所述开关控制组包括电动开关、模式开关和切换开关;所述开关控制组和信号采集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检测控制组和电机组连接主控电路;所述模式提示音电路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手关节驱动电机连接手关节电机驱动器;所述肘关节驱动电机连接肘关节电机驱动器;手关节电机驱动器和肘关节电机驱动器和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包连接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控电路、模式提示音电路、电机组、检测控制组和开关控制组。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控制组包括过载检测电路、位置检测电路和双向位置检测电路;所述过载检测电路连接手关节电机驱动器和肘关节电机驱动器;所述位置检测电路连接手关节驱动电机;所述双向位置检测电路连接肘关节驱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控制组为防水开关结构,包括磁铁按钮、密封腔体、硅胶导管、磁性物质、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所述磁铁按钮安装在密封腔体端部;所述硅胶导管设置在密封腔体内,硅胶导管设置有两根;所述磁性物质填充于硅胶导管内;所述第一接触头和第二接触头分别设置在两根硅胶导管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上臂还包括防水腔体,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主控电路、模式提示音电路、电机组、检测控制组、开关控制组和电池包均安装在防水腔体内;所述防水腔体为碳纤维结构。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