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动物用助产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433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动物用助产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特种养殖(狐、貉、犬等)行业用助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特种养殖(狐、貉、犬等)难产发生机率相当高,发生难产时母兽和仔兽同时死亡,给养殖者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处理难产过程中养殖者一般徒手向外拉,无法抓持或是手伸入的深度不够无法有效的助产,而现有的助产钳多是针对牛羊猪等大宗养殖动物,对于狐、貉、犬类肉食特种动物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动物用助产钳,适用于狐、貉、犬类肉食动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的动物用助产钳,其结构中包括呈X形交叉的手柄和钳柄,所述手柄末端设置指孔,所述钳柄末端设置扁平的钳片,所述钳片中央设置通孔,此通孔占据所述钳片总面积的1/2以上;所述钳片朝内的一侧设置齿状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椭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状纹的纹路走向与钳柄的轴向走向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状纹上的每一条齿均倾斜朝向手柄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指孔上分别设置一支限位尺卡,两支限位尺卡沿所述手柄的开合平面与手柄轴向垂直设置且相向延伸,当助产钳并和时两支限位尺卡相互叠合,且在两支限位尺卡相互叠合的接触面上相向设置限位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对难产的母兽进行有效的助产,而且降低了对母兽的伤害增加了母兽的生产年限,提高仔兽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在钳柄末端的钳片上设置有通孔,且此通孔占据所述钳片总面积的1/2以上,通孔的设置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我们经过对比发现,现有通用的薄片助产钳实际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好,为此我们增加设置了一个较大的通孔,使用时幼崽身体的部分区域陷入通孔中,到能够增加对幼崽的夹持力度,较单纯的弯曲薄片效用大大提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在钳片朝内的一侧设置齿状纹且齿状纹的纹路走向与钳柄的轴向走向垂直,每一条齿均倾斜朝向手柄方向设置,如此设置进一步大大提升了对于幼崽的抓握力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幼崽的伤害可能性,但是综合对比,其有益效果仍然是十分突出的。另外,本实用新型在两组指孔上分别设置一支限位尺卡,两支限位尺卡沿所述手柄的开合平面与手柄轴向垂直设置且相向延伸,当助产钳并和时两支限位尺卡相互叠合,且在两支限位尺卡相互叠合的接触面上相向设置限位齿,起到自动固定开合角度的作用,在使用时一旦对幼崽形成有效夹持,即可利用限位尺卡固定好助产钳的开合角度,然后专注于向外助产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钳片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钳片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钳柄(1)、钳片(2)、通孔(3)、齿状纹(4)、手柄(5)、指孔(6)、限位尺卡(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呈X形交叉的手柄5和钳柄1,手柄末端设置指孔6,两组指孔6上分别设置一支限位尺卡7,两支限位尺卡7沿手柄5的开合平面与手柄5轴向垂直设置且相向延伸,当助产钳并和时两支限位尺卡7相互叠合,且在两支限位尺卡7相互叠合的接触面上相向设置限位齿;钳柄1末端设置扁平的钳片2,钳片2中央设置椭圆通孔3,此通孔3占据钳片2总面积的一半;钳片2朝内的一侧设置齿状纹4,齿状纹4的纹路走向与钳柄1的轴向走向垂直,且每一条齿均倾斜朝向手柄5方向设置。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时,幼崽身体的部分区域陷入通孔中,到能够增加对幼崽的夹持力度,较单纯的弯曲薄片效用大大提升;进一步的,在钳片朝内的一侧设置齿状纹且每一条齿均倾斜朝向手柄方向设置,如此设置进一步大大提升了对于幼崽的抓握力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幼崽的伤害可能性,但是综合对比,其有益效果仍然是十分突出的;另外,在两组指孔上分别设置一支限位尺卡,起到自动固定开合角度的作用,在使用时一旦对幼崽形成有效夹持,即可利用限位尺卡固定好助产钳的开合角度,然后专注于向外助产施力。本实用新型可对难产的母兽进行有效的助产,而且降低了对母兽的伤害增加了母兽的生产年限,提高仔兽成活率。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