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麦式输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1644阅读:1295来源:国知局
耳麦式输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氧器,尤其是一种耳麦式输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氧器,如:耳麦式输氧器,包括头箍以及设置在头箍上的输氧管,输氧管与外部的氧气瓶连接,传统的耳麦式输氧器,其输氧管可360°调节方向;配带使用时,头箍挂在用户头部,输氧管可根据角度调整,使其出气嘴靠近用户的口部及鼻部,以供用户吸氧之用。但是,上述传统的耳麦式输氧器,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无法根据不同用户的面部大小,调整输氧管出气嘴与用户口部或鼻孔的距离,即:出气嘴与“输氧管与头箍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不可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用户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适合不同用户面部或头部大小差异使用的耳麦式输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耳麦式输氧器,包括头箍和输氧管,其特征是,所述头箍上设置有调节孔,输氧管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上还设置有与输氧管相抵的调节块;此款耳麦式输氧器,简单地通过在头箍上设置调节孔,调节孔供输氧管穿过,并通过调节块限定(相抵)穿过调节孔的输氧管长度,以调整输氧管出气嘴与用户口部或鼻孔的距离,即:调整出气嘴与“输氧管与头箍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而且结构简单、合理,实施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设置在头箍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孔位置相邻的头箍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与调节孔相连通,调节块为卡顶弹片,卡顶弹片置于安装槽内、且卡顶弹片一端延伸至调节孔内、与输氧管弹性相抵,也就是说,输氧管在调节孔内的位置限定由卡顶弹片的弹性相抵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头箍靠近安装槽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开关槽,开关槽连通安装槽,所述开关槽上安装有调节开关,调节开关的外端延伸出头箍外,其内端伸延入安装槽内、并与调节块相抵。

进一步地,与所述输氧管相抵的调节块一端为凸弧形端,调节块上与所述凸弧形端相连的端面为斜面,调节开关的内端与该斜面相抵;调节开关通过对斜面的推压,使调节块的凸弧形端离开输氧管,从而使输氧管不受限位,用户可拉动(推动)输氧管,简易地调整输氧管出气嘴与用户口部或鼻孔的距离,即:调整出气嘴与“输氧管与头箍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当调整至合适位置时,放开调节开关,调节块复位,其凸弧形端重新抵压输氧管。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开关与调节块斜面相抵的内端端面为倾面,这种相互斜面的配合,可使调节开关与调节块之间的推动更稳定,有利于调节块的凸弧形端稳定地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氧管为一中空软管,其一端为进气接口,另一端连接有可被拆卸的出气嘴,中空软管既方便出气嘴的角度调节,又不易被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软管为金属蛇纹状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头箍包括左段和右段,其中,所述右段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的右段前端通过调节扣连接在左段上,调节孔、安装槽和开关槽设置在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的右段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右段后端的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位置相邻的半调节孔、半安装槽和半开关槽,左壳体和右壳体盖合后,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对应的半调节孔、半安装槽和半开关槽分别构成所述调节孔、安装槽和开关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耳麦式输氧器,简单地通过在头箍上设置调节孔,调节孔供输氧管穿过,并通过调节块限定(相抵)穿过调节孔的输氧管长度,以调整输氧管出气嘴与用户口部或鼻孔的距离,即:调整出气嘴与“输氧管与头箍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使用,而且结构简单、合理,实施容易。

(2)再有,调节开关与调节块之间为斜面对斜面的推压配合,使调节块的凸弧形端稳定地移动,以离开或抵压输氧管,简易、快速地调节输氧管出气嘴与用户口部或鼻孔的距离,即:快速调整出气嘴与“输氧管与头箍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

(3)更有的是,耳麦式输氧器上的头箍和输氧管耳麦为可分拆连接,方便携带和包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耳麦式输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耳麦式输氧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耳麦式输氧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一种耳麦式输氧器,包括头箍2和输氧管1,所述头箍2上设置有调节孔21,输氧管1穿过所述调节孔21,所述调节孔21上还设置有与输氧管1相抵的调节块23。

结合图2,所述调节孔21设置在头箍1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孔21位置相邻的头箍1上设置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与调节孔21相连通,调节块23为卡顶弹片,卡顶弹片置于安装槽22内、且卡顶弹片一端延伸至调节孔21内、与输氧管1弹性相抵。

结合图2和图3,所述头箍1靠近安装槽22位置的一端设置有开关槽26,开关槽26连通安装槽22,所述开关槽26上安装有调节开关24,调节开关24的外端延伸出头箍1外,其内端伸延入安装槽22内、并与调节块23相抵。

结合图4,与所述输氧管1相抵的调节块23一端为凸弧形端,调节块23上与所述凸弧形端相连的端面为斜面,调节开关的内端与该斜面相抵。

所述调节开关24与调节块23斜面相抵的内端端面为倾斜面。

结合图2,所述输氧管1为一中空软管,其一端为进气接口,另一端连接有可被拆卸的出气嘴11,所述中空软管为金属蛇纹状软管。

所述头箍2包括左段28和右段27,其中,所述右段包括左壳体271和右壳体271,左壳体271和右壳体272组成的右段前端通过调节扣25连接在左段上,调节孔21、安装槽22和开关槽26设置在左壳体271和右壳体272组成的右段27后端。

所述右段27后端的左壳体271和右壳体272上分别设置有位置相邻的半调节孔、半安装槽和半开关槽,左壳体271和右壳体272盖合后,左壳体271和右壳体272上对应的半调节孔、半安装槽和半开关槽分别构成所述调节孔21、安装槽22和开关槽24。

工作原理:用户按压调节开关24,使调节块23“卡顶弹片”的凸弧形端退出调节孔21,此时,将输氧管1插入头箍2一侧的调节孔21内并放开调节开关24,使“卡顶弹片”的凸弧形端重新进入调节孔21内抵压输氧管1,用户将头箍2戴在头部,根据面形或面部大小,通过再次按压调节开关24,以调整输氧管1出气嘴11与用户口部或鼻孔的距离,并可同步对中空软管的角度调整,直至使出气嘴11至合适位置,再放开调节开关24,使“卡顶弹片”复位,其凸弧形端从新抵压输氧管1,即:调节完成,整个调速度过程简单、快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