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皮肤科清刮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皮肤性疾病诊断治疗时常常需要清刮病灶局部,现有技术主要是用刀片缓慢刮摩,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另外,刮削的组织容易脱落丢失,给医务人员的采样带来不便同时增加了工作难度。
中国公开专利,专利号:CN202409048U,曾公开了一种皮肤清刮器,其特征在于,在清刮器支架底部分别设有滚轴和刮板,立板上设有手柄,在给病人进行皮肤性疾病诊断治疗时,按压并推动手柄,滚轴滚动,同时刮板刮取组织即可。但是这种清刮器仍需消耗医务人员大量体力,且手持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皮肤科清刮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及时消毒,避免感染,通过所设的多个收集盒可以对刮下来的组织分别收集,方便医护人员在后续工作对病灶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且可避免混淆,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皮肤科清刮器,包括刮板、底座和收集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湿巾盒、转轴、消毒湿巾、刀片、手握、连接轴、滑轨、可触摸显示屏、开关、标签袋和盖板,所述的消毒湿巾盒至于手握的上部,消毒湿巾盒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上卷有多层消毒湿巾,手握的中部设有刮板,刮板通过连接轴与滑轨连接,手握的下部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收集盒。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消毒湿巾盒为透明塑料材质,其下部设有比湿巾厚度略宽的出口,在该出口处设有刀片。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手握外侧为内凹结构,其表面包覆有防滑橡胶。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连接轴通过手握内部的传动装置可沿滑轨移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的表面设有可触摸显示屏和开关,内部设有微电机、控制器和锂电池。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收集盒至少为两个或以上,其正面设有标签袋,其上部设有盖板。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收集盒上部的内表面设有滑槽,盖板可沿该滑槽进行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及时消毒,避免感染,通过所设的多个收集盒可以对刮下来的组织分别收集,方便医护人员在后续工作对病灶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且可避免混淆,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消毒湿巾盒,2、转轴,3、消毒湿巾,4、刀片,5、手握,6、刮板,7、连接轴,8、滑轨,9、底座,10、可触摸显示屏,11、收集盒,12、开关,13、标签袋,1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皮肤科清刮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可及时消毒,避免感染,通过所设的多个收集盒可以对刮下来的组织分别收集,方便医护人员在后续工作对病灶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且可避免混淆,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皮肤科清刮器,包括刮板6、底座9和收集盒11,还包括消毒湿巾盒1、转轴2、消毒湿巾3、刀片4、手握5、连接轴7、滑轨8、可触摸显示屏10、开关12、标签袋13和盖板14,所述的消毒湿巾盒1至于手握5的上部,消毒湿巾盒1的内部设有转轴2,转轴2上卷有多层消毒湿巾3,手握5的中部设有刮板6,刮板6通过连接轴7与滑轨8连接,手握5的下部设有底座9,底座9上设有收集盒11。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消毒湿巾盒1为透明塑料材质,其下部设有比湿巾厚度略宽的出口,在该出口处设有刀片4,当需要使用湿巾时,通过转轴2将湿巾拉出至所需长度,通过刀片4切下。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手握5外侧为内凹结构,其表面包覆有防滑橡胶,该结构有力于提高握住清刮器时的牢靠程度,防止其意外滑落。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连接轴7通过手握5内部的传动装置可沿滑轨8移动,以带动刮板6对病灶组织进行清刮。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底座9的表面设有可触摸显示屏10和开关12,内部设有微电机、控制器和锂电池,可实现清刮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收集盒11至少为两个或以上,其正面设有标签袋13,其上部设有盖板14,通过所设的多个收集盒可以对刮下来的组织分别收集,方便医护人员在后续工作对病灶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且可避免混淆。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收集盒11上部的内表面设有滑槽,盖板14可沿该滑槽进行滑动,当刮取组织完毕后,可将盖板14推回滑槽内,防止病灶被污染,且结构可防止盖板丢失且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