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纸尿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78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幼儿纸尿裤,包括纸尿裤主体、分别纵向设于纸尿裤主体两侧的腿部防漏弹性部件和防漏片材、设于纸尿裤主体上的腰围弹性部件、固定腰贴以及固定腰贴配合件,所述纸尿裤主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性表层、吸收芯层以及不透水性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层包括下吸收芯层以及复合于所述下吸收芯层上且与下吸收芯层形状相匹配的上吸收芯层,在所述上吸收芯层上相应于使用者肛门的位置处开设有从厚度上贯穿该上吸收芯层的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下吸收芯层相应于该穿孔的位置配合形成排便接收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腿部防漏弹性部件的外后侧相应于使用者臀部位置处的臀部防漏弹性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臀部防漏弹性部件呈弧度与所述纸尿裤主体外侧弧形边相匹配的弧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性底层包括第一底层片材以及复合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上的第二底层片材,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宽度小于第一底层片材的宽度,并且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两侧边至第一底层片材上相应的侧边的距离相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通过第一粘胶层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相粘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收芯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二粘胶层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上表面粘合,上吸收芯层的上表面通过第三粘胶层与透水性表层的下表面粘合,所述第二底层片材还通过所述第二粘胶层与透水性表层靠近两侧边的下表面相粘合,还通过第二粘胶层与防漏部件相应的部位相粘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性表层的宽度大于所述吸收芯层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宽度,所述吸收芯层的两侧边至透水性表层相应的侧边的距离相等,所述吸收芯层的两侧边至第二底层片材相应的侧边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二粘胶层包括相互间隔的左位粘胶体、中位粘胶体以及右位粘胶体,所述左位粘胶体至右位粘胶体的总宽度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的宽度相等;

所述中位粘胶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宽度、大于透水性表层的宽度,并且该中位粘胶体的两侧边至第二底层片材的两侧边之间的距离相等,左侧腿部防漏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上相应于左位粘胶体和中位粘胶体之间的位置处,右侧腿部防漏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上相应于右位粘胶体和中位粘胶体之间的位置处;所述左位粘胶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左侧边与第一底层片材的左侧边的距离,所述左位粘胶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上外露于第二底层片材的左侧位置和第二底层片材的左侧相应部位粘接配合,上表面与所述左侧防漏片材相应于该左位粘胶体的部位粘接配合以使左侧防漏片材的相应部位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相粘合;所述右位粘胶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底层片材的右侧边与第一底层片材的右侧边的距离,所述右位粘胶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上外露于第二底层片材的右侧位置和第二底层片材的右侧相应部位粘接配合,上表面与所述右侧防漏片材相应于该右位粘胶体的部位粘接配合以使右侧防漏片材的相应部位与所述第一底层片材相粘合;

两防漏片材分别通过两第四粘胶层粘接于所述透水性表层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幼儿纸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片材具有与所述透水性表层粘胶配合的粘合部、由所述粘合部的内侧边向上且向外翻折的防漏挡片以及设于粘合部与防漏挡片的折叠空间内的防漏弹性部件组成,所述粘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四粘胶层的宽度,并且,所述粘合部的内侧向内突出于第四粘胶层的内侧;左侧防漏片材的相应部位为其防漏挡片的下表面相应于左位粘胶体的部位,右侧防漏片材的相应部位为其防漏挡片的下表面相应于右位粘胶体的部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