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翻转控制面板的医用氧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702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带翻转控制面板的医用氧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舱,具体涉及一种带翻转控制面板的医用氧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医用氧舱主要由手柄、舱门、筒体、控制面板、前检修门、底架、后法兰组成。控制面板是医用氧舱工作的操作界面,医用氧舱的进气、治疗、排气、洗舱等均由操作者在控制面板上进行操作。因此保证控制面板的正常工作是医用氧舱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控制面板多采用螺钉与底架进行连接,当需要维护检修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检修:(1)采用工具对控制面板进行拆卸,同时拆下所有与面板连接的电缆或者软管进行检修;(2)通过前检修门进入狭小的舱体底座维修孔内,借助照明设备进行检修。第一种方式不仅需要对控制面板进行拆卸,还需要对跟控制面板连接的电缆和软管进行拆卸,当检修完毕后,还需要将控制面板与电缆、软管重新连接,费时又费力。第二种方式因氧舱的维修空间小,维修人员在进行检修时需要蜷缩身体爬到舱体底座的维修孔内,需要采用一些不舒适的体位(仰卧,蹲位)进行维修,增大了维修工作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维修耗时长。而且因维修空间狭小,身材高大的维修者基本不能参与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翻转控制面板的医用氧舱,该医用氧舱具有可翻转的控制面板,当需要对控制面板进行维修时,无需拆卸控制面板,也无需拆卸与控制面板连接的电缆与软管,使维修变得简单,省时又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翻转控制面板的医用氧舱,包括手柄、舱门、筒体、控制面板、前检修门、底架、后法兰;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与底架铰接,使控制面板能绕铰接处旋转;所述控制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弹性部件,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控制面板固定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底架固定连接;控制面板的背部设有内螺纹圆柱,底架上设有设有螺孔,螺钉穿过底架上的螺孔后再穿入控制面板的背部的内螺纹圆柱内进行固定。

按上述方案,所述弹性部件为气弹簧,控制面板的一侧与底架通过铰链连接;气弹簧在推动控制面板开启时,其过程是缓慢的,且在靠近开启最大角度时,能够保证一定的缓冲,最大开启角度由所选用的铰链决定。当控制面板开启到最大角度时,气弹簧施加的力可以有效的支撑控制面板,使其保持开启状态,无需维修者用手支撑,且维修者可以采用坐立方式完成维修,且维修空间大,便于故障的排查。

按上述方案,所述螺孔置于底架下方,且位于前检修门内。

控制面板与舱体连接的供排氧管路采用软管连接并留有富余,保证控制面板(4)的正常翻转。当需要对控制面板进行检修时,将前检修门打开,从前检修门内部拧松与控制面板、底架连接用的螺钉。当螺钉取下后,面板会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自动进行缓慢开启或者在维修人员的助力下缓慢开启,此时维修人员可以较为便捷的以站立位或者坐立位进行控制面板的检修,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修速度。当检修完毕,需要关闭控制面板时,按下控制面板使气弹簧压缩至控制面板与底架的前板贴合,用螺钉将控制面板和底架进行连接,实现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控制面板翻转的结构形式,使维修人员可以采用站立的方式或者坐立的方式进行检修,维修过程中无需进行大面积的拆卸,维修空间大,光线好,给维修作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大大降低维修者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维修效率;

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无需改变医用氧舱的其他结构,制作使用简单;

将螺钉安设在前检修门内,即螺钉采用内置形式,控制面板表面无螺钉头,不仅使控制面板表面整洁美观,也不影响医用氧舱的美观,更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不便;

采用整体翻转结构,通过弹性部件(气弹簧)实现控制面板的开启,操作非常简单;

通过使控制面板与底架铰接(通过铰链连接),使控制面板能够实现翻转,方便控制面板的开启。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医用氧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面板的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3是控制面板的闭合示意图;

图4是螺钉与内螺纹圆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舱门,3、筒体,4、控制面板,5、前检修门,6、底架,7、后法兰,9、铰链,10、气弹簧,11、螺钉,12、内螺纹圆柱,13、前板,14、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一种带翻转控制面板的医用氧舱,包括手柄1、舱门2、筒体3、控制面板4、前检修门5、底架6、后法兰7,筒体3为有机玻璃筒体,筒体内设有托盘14,底架6上设有前板13;控制面板4的一侧与底架6通过铰链9铰接,使控制面板能绕铰接处旋转。控制面板4的两端分别设有气弹簧10,气弹簧10的活塞与控制面板4固定连接,气弹簧10缸体与底架6固定连接。气弹簧10在推动控制面板4开启时,其过程是缓慢的,且在靠近开启最大角度时,能够保证一定的缓冲,最大开启角度由所选用的铰链决定。当控制面板4开启到最大角度时,气弹簧10施加的力可以有效的支撑控制面板4,使其保持开启状态,无需维修者用手支撑,且维修者可以采用坐立方式完成维修,且维修空间大,便于故障的排查。控制面板4的背部设有内螺纹圆柱12,底架6上设有设有螺孔,该螺孔置于底架6下方,且位于前检修门5内;螺钉11穿过底架6上的螺孔后再穿入控制面板4背部的内螺纹圆柱12内。当维修完毕后,维修者可以用轻微的力按下控制面板4,使气弹簧10不断收缩,当收缩到控制面板4与隶属于舱体底架6的前板13贴合时,维修者通过下方的前检修门5将螺钉11穿过底架6的前板13上的孔,旋进内螺纹螺柱12,使控制面板4保持闭合状态。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铰接方式将控制面板与底架进行连接,只要能实现控制面板的翻转就行。本实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类似于气弹簧的弹性部件对控制面板进行支撑。控制面板与舱体连接的供排氧管路采用软管连接并留有富余,保证控制面板(4)的正常翻转。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