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临床麻醉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麻醉面罩。
背景技术:
医院中医生为患者做大型手术时,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来减轻痛苦,吸入式麻醉是医疗上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时需要用到麻醉面罩进行辅助,现有的麻醉面罩的结构设计简单,防滑作用差,在使用时,由于患者的呼吸作用,麻醉面罩内部的潮湿度高,舒适度差,佩戴时操作也不够方便,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开发一种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舒适便捷、防滑效果好、吻合度高的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开号为CN205339800U的专利文件(下文称对比文件1)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麻醉面罩,它包括麻醉面罩本体,麻醉面罩本体上部设置有麻醉通气口,麻醉面罩本体下部内侧面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小型硅胶干燥剂包,麻醉面罩本体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硅胶侧护,硅胶侧护内侧面设置有防滑凸起,硅胶侧护上端连接有鼻托棉层,鼻托棉层下端与麻醉面罩本体相连,硅胶侧护的外侧连接有弹性挂带,弹性挂带设置有护耳棉团,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舒适便捷、结构简单、防滑效果好、吻合度高的优点。
其中,只是在麻醉面罩本体下部内侧面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小型硅胶干燥剂包,但是,麻醉面罩自身的体积以及小型硅胶干燥剂包的体积都很小,故若将小型硅胶干燥剂包会很费时间,生产工序也会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面罩,其可快速的将干燥圈固定于麻醉面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麻醉面罩,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的上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口,所述面罩本体的内侧面通过魔术贴固定有至少一个呈闭环设置的干燥圈,每个所述干燥圈均与所述通气口相离,所述干燥圈由软质材料制成,所述干燥圈内包裹有硅胶干燥剂。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圈由棉质材料编制而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气口包括与患者口部对应的口部通气孔以及与患者鼻孔对应的鼻腔操作孔。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罩本体的外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防滑纹。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罩本体的低端固定有气垫,所述气垫上开设有用于对其进行供气或放气的气孔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罩本体的外侧面通过弹性绳连接有与患者耳朵配合的弹性挂带,所述弹性挂带的外表面设有护耳棉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魔术贴,可以快速的将干燥圈固定于面罩本体内,加快该麻醉面罩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麻醉面罩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麻醉面罩的仰视图。
图中:10、外侧面;11、通气口;111、口部通气孔;112、鼻腔操作孔;12、弹性挂带;121、护耳棉团;13、气垫;131、气孔部;132、防滑凸起;14、鼻托棉层;15、防滑纹;20、内侧面;21、干燥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2所示,一种麻醉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的上部开设有若干通气口11,借助通气口11,可以连接用于接通治疗所需的药剂,面罩本体的内侧面20通过魔术贴固定有至少一个呈闭环设置的干燥圈21,每个干燥圈21均与通气口11相离,干燥圈21由软质材料制成,干燥圈21内包裹有硅胶干燥剂;通过魔术贴,可以快速的将干燥圈21固定于面罩本体内,加快该麻醉面罩的生产效率;干燥圈21由棉质材料编制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干燥圈21内的硅胶干燥剂可以吸水干燥,避免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面罩本体的内部处于潮湿的状态,给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此外,呈闭环设置的干燥圈21就可以增加干燥圈21与麻醉面罩内部空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干燥圈21可以更加完善的吸水,而且,借此,就不需要为了更好的完成水的吸收而放置很多的干燥包,相比较而言减少了工作工序;此外,若干燥圈21的某一部分的水分吸收的特别多,而相邻部分的吸收的是特别少,故在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吸水交多部分的水就会部分转移至吸水少的部分,借此,有助于使得该干燥圈21上水的均匀分布,从而,防止干燥圈21的某部分位置因吸水过多而导致干燥剂失效;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面罩本体的内侧面20固定的干燥圈21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另外,棉质材料具有柔软、透气、吸湿等功能,其不仅可以使得制成的干燥圈21质软,有助于增加患者佩戴该麻醉面具时的舒适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的对面罩本体内的湿气进行吸收。
根据图1至图2所示,而气垫13的设计使麻醉面罩与佩戴者的脸部更加贴合,气垫13上的气孔部131可用于给气垫13供气或放气,气孔部131即为充气口,该充气口也可用于将气垫13泄气;若气垫13内的气体太足,容易使得气垫13太硬,容易给客户带来不适;若气垫13内的气体不足,则气垫13无法很好的与佩戴者的脸部贴合,容易造成漏气,而气孔部131的存在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医生将气垫13调节至合适的程度。
根据图1至图2所示,针对通气口11,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口11包括与患者口部对应的口部通气孔111以及与患者鼻孔对应的鼻腔操作孔112。通过这样的设置,气管镜能够穿过鼻腔操作孔112插入鼻腔中,对气管进行检测,同时能够通过口部通气孔111向口腔输入氧气,这样在进行气管镜检查时,若发生呼吸抑制,则能够通过口腔进行输氧,避免在进行气管镜检查时发生呼吸不畅的问题。
根据图1至图2所示,当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进一步设置:在气垫13的外表面上设置椭圆球状的防滑凸起132,防滑凸起132具有防滑按摩的作用,也可以在面罩本体的上端设置鼻托棉层14,鼻托面层的结构设计使麻醉面罩与佩戴者鼻部的贴合度更高,且增加了舒适度,弹性挂带12的设计使佩戴操作更加便捷可行,减免了使用过程中医生需要手扶麻醉面罩的工作,护耳棉团121增加了佩戴者的耳部舒适度;
根据图1至图2所示,此外,面罩本体的外侧面10还均匀分布有若干防滑纹15。借助防滑纹15,可以有效的帮助医生简便的按住麻醉面罩,因为若手术时间较短,手术时医生们习惯按住麻醉面罩至手术结束,防滑纹15的存在就可以使得医生们的按住动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舒适便捷、防滑效果好、吻合度高的优点。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