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01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行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椎间盘穿刺、手术的新型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治疗骨折对位、牵引、开展骨科手术分别由三类设备完成,而且都放于不同埸所,采用纯手工操作、误差大、精度低、操作时间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技术不足;采用当代数字信息技术,做到:1、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控制台可放于另一房间远距离控制;2、使数据采集、储存、远程传递于一体;3、做到骨折对位、牵引、手术时间短、速度快、精度高;4、医务人员免除了X线照射;5、一种设备比原三类设备性能总和更好,更方便。6.改以前的型号双床组合为单床,省去了牵引柱上的升降功能,仅由上架升降即可完成所有功能,简化了牵引柱结构,增加了持续牵引功能,减少了生产成本,操作更筒便灵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左侧牵引台与右侧支伸台的升降,在下架1的立柱上安装有精密滑块3,在上架的下垂柱2上装有精密滑轨4,精密滑轨4与精密滑块3套装,通过电动推杆12使左侧牵引台与右侧支伸台的上架升降;在左侧牵引台上架中部安装有直线模组5,直线模组5由饲服电机13驱动,经减速机14减速,使直线模组5中的丝杆15旋转,精密滑块35行走;精密滑块35上固装有牵引柱19,牵引柱19沿直线模组5向两侧运动;右侧支伸台上安装有电动面板30,电动面板30下方水平安装有电动推杆33,水平电动推杆33与电动面板30套装,水平电动推杆33带动电动面板30向两侧运动;电动面板30要向右侧移动时,在滑轨32的外侧支伸起延长滑轨31;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1、使牵引台与支伸台平稳无燥音升降,满足了不同手术医师对台高的不同要求。2、实现电动面板30无燥声水平双向移动。3、根椐不同需要分别调整牵引台与支伸台的高度。4、实现了牵引柱19的双向运行,能在数控下自动进行任何牵引及下肢骨折对位。5、也能在下肢骨折对位时,用调节牵引台与支伸台高度,使下肢与身体处于同一水平,牵引效果更好。

面板由电动面板30、活动面板28、手板44组成;在电动面板30两侧各有一个插装胸部定位杆55的孔43,中部具有插装臀部定位杆95的孔42,活动面板28中部具有供牵引柱19运动的两条槽41,一端具有可装御的端盖板40。手板44可根椐需要装于电动面板30两侧;电动面板30、活动面板28两侧下方有一排滑轮47,套装在上架的滑轨49上。滑轨49的内侧缘焊接有角钢52,面板下方具有定位条51,面板只能在滑轨49上平稳滑动。台架中部不安装角钢52,只在定位条51内侧2mm处装有向上的直板,便于活动面板28的装御与定位。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1、实现了电动面板、活动面板、手板的组合应用。2、面板的不同组合及台架上方各功能组件的变换使其具有多种不同功能。3、实现了面板与台架的良好连接,保证了面板滑动灵活,而侧向偏移少于2mm的优异性能,同时具有漂亮的外观。

本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牵引柱19装在直线摸组5的滑块35上,牵引柱19通过连接板85的园孔86用螺丝固装;中部长方孔84内装有拉力传感器17,长方孔84与拉力传感器17之间具有间隙;两端盖板上有园孔20,拉力传感器17两端有螺孔,一端连接有软带连接头18,另一端连接脚固定器89的连接头87,脚固定器89的螺杆插入连接头87的园孔内,再依次装上平面曲承、垫圈、螺丝固定。拉力传感器17上方有一连接持久牵引组件的园孔21,其上方还有一个插入颈稚牵引组件的园孔22。电动面板30上可插装两个胸部牵引定位杆55的孔43,插装臀部定位杆95的孔42。向两侧移动的牵引柱19、活动面板28、活动滑轨29、延长滑轨31均可安需变换。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1、牵引柱19与直线摸组5的滑块35连接而实现牵引功能。2、实现了拉力传感器17与颈椎、胸腰椎、下肢牵引及骨折对位组件的连接,并能把牵引重量实时动态显示。

本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牵引柱19上可根椐需要选装用于:1、下肢骨折对位的脚固定器89:在拉力传感器17的螺孔上装有连接头87,脚固定器89的螺杆插入连接头87的园孔内,再依次装上平面曲承、垫圈、螺丝固定。脚固定器89可双向旋转,转到理想角度时,用可调节手柄88固定。2、用于颈椎牵引的颈牵引组件24:将颈椎牵引组件24插入牵引柱19的孔22内,拉力传感器17的软带接头18与软带连接,软带经滑轮23、25、26连接挂钩27。3、用于胸,腰椎牵引的持久牵引组件90:将持久牵引组件90的插入端插入牵引柱19上的园孔21内并自动定位。将胸部软带57固定好,并把软带56与胸定位杆55连接好,用臀部软带58固定好臀部,使软带59通过两侧滑轮60、61与牵引挂钩93相连,挂钩93上挂载重量蓝94。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实现牵引柱19分别与各种牵引组件的连接,完成各种操作的具体方法,达到实现各种功能的目的。

本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台架下具有机械手,机械手的滑轨65固装在底座上,滑块66在滑轨65上任意移动;滑块66上固装有园型固定板67,园型固定板67上方的组件可360度旋转,转到合适的位置时紧定手柄68定位;饲服电机69驱动纵向直线模组72中的丝杆71转动,使滑块沿直线模组72升降,固定在滑块上的水平直线模组73随着升降;水平直线模组73上的饲服电机76使丝杆75转动,使水平直线模组73向两侧运动;成角矫正器的固定块78固装在水平直线模组73一端上方,以活动关节81为园心,活动块79由微型饲服电机82带动齿条控制活动块79张大缩小,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肢体,成角矫正器固定块78与活动块79内缘都装有压力传感器;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1.机械手的升降与水平移动功能,能使成角畸形的骨折对位得到矫正。滑块66在滑轨65上任意移动及机械手360度旋转,使机械手适用于矫正任何部位的骨折。

本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在台上叠加有椎间盘穿刺台,将精密滑轨98紧固在电动面板30的左侧边缘,精宻滑块99与精密滑轨98套装,精宻滑块99上固装有立柱101,精密套筒102与立柱101套装。螺丝柄103紧定在立柱101的弧形槽内定位,精密套筒102上缘有与其垂直的水平支伸板113,水平支伸板113套装在游标定位器117的下槽内,游标定位器117的上槽内套装有游标尺110,游标尺110的一侧套装有横臂112,横臂112的另一端安装斜行穿刺器115或垂直穿刺器107。游标定位器117一侧有一个套装深度尺109的卡槽118,用螺丝108调节深度尺109的升降并定位。斜行穿刺器115上的穿刺针116可在40--90度的范围内任何角度穿刺,垂直穿刺器107上有能插入两根呈十字交叉指示针的孔。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1、采用机械方法精密确定进针方向角度,保证了穿刺的稳定性,这是人工穿刺谁都无法达到的标准。2、进针方向、角度是从CT,核磁大图上实际测量到的靶点深度与进针点位置,精确可靠。3、可在实际操作前先在台上方进行模拟试验,已事先证明本次穿刺能成功。

本新型数字化自动骨折对位牵引手术台,控制台一侧下方装有PLC数控模块127,数控电路箱126,其上方安装有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125,另一侧安装有台式电脑120,台式电脑120内装有刻录机及U盘连接口。软件装有:1、X线工作站、2、超声工作站、3、手术记录摸板,4、远程会诊摸板。触摸屏124控制软件具有:1、开机面板、2、设制面板,3、低速牵引面板、4、高速空转面板;台上具有显示器123,台右侧122具有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转换开关、急停。其下方为重量显示表121。

此结构实现如下功能:

1.控制台的PLC控制软件控制着:1、开机面板、2、设制面板、3、低速牵引面板、4、高速空转面板及机械手的运行。2.台上的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125,刻录机及U盘连接口保证各种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3、使X线、B超、CT、核磁医学影像经电脑120在显视器123上显视,动态显示织结构图像。4、重量显示表实时动态显示牵引的重量是多少公斤多少克,保证了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手术台左侧视图

图2.手术台安装颈椎牵引组件示意图

图3.面板组合示意图

图4.面板与滑轨连接示意图

图5.牵引柱示意图

图6.骨折对位牵引示意图

图7.持久牵引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8.胸腰椎牵引连接示意图

图9.机械手示意图

图10.椎间盘穿刺台连接示意图

图11.控制台示意图

图12.整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13.包装运输模式示意图

图14.各科手术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下肢骨折对位方式

开展下肢骨折对位时,1、取下活动面板28及两侧的活动滑轨29,目的是下肢悬空,便于C臂机从多方向透视照片及各种操作不受影响。2、再将牵引柱19从左侧移至右侧,目的是保证有足够的牵引距离。3、插上透X线的臀部定位杆95,支起延长滑轨31;4、并把电动面板30向右移开,移开的距离使臀部靠紧臀部定位杆95,患肢正好放在脚固定器89上且长短合适,固定好患脚,使松紧适度。5、C臂机多方向照片,了解并测量要牵引的长度及要旋转的角度;6、根椐测量到的数据在触模屏上设制参数。7、转换到低速牵引面板,如参数设制准确,几秒钟即完成牵引。8、再次照片,如无成角畸形,固定即可,如有成角畸形,用机械手调整好后再固定。

实施例2:

胸腰椎持久牵引方式

胸腰椎持久牵引时:1、不取下活动面板及活动滑轨。2、将胸腰椎牵引组件的插入端插入牵引柱19的园孔21内,并把牵引柱19移至台架的最左侧,使挂钩悬于台架外,便于把一定重量的物体放重量蓝94内。3、固定好胸部软带57,把软带56连接好胸牵引定位杆55。4、将臀部软带58固定好臀部,软带59经滑轮61,60与挂钩93连接好,挂钩上可加挂带数字显示的电子称计重,即可开始进行胸腰椎的持久牵引。

实施例3:

下肢持久性牵引方式

下肢持久性牵引时插上臀部定位杆95,装上持久性牵引组件90,把持久牵引组件90移至左侧,使持久牵引组件的长臂伸出台外,便于在钩上挂载一定重量的物体作持久性牵引,软带连接固定在下肢的踝关节处。挂钩上可加挂带数字显示的电子称计重。

实施例4:

颈椎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时将颈椎牵引组件24插入牵引柱19的孔22内,软带连接头18上的软带经滑轮23、25、26与挂钩27上的颈椎牵引套带连接,即可牵引。

实施例5

椎间盘穿刺方式

椎间盘穿刺时,1、装上己高温高压消毒好的套筒102,与呈90度相连的水平支伸板113,再安装好水平支伸板113上所有附件。2、把特制尺109插在特制尺109的卡槽118内,用紧定螺丝108固定。3、拧松游标定位器(117)后方的螺丝,把特制尺109的中线对准脊柱中线,特制尺109的中线对准卡尺110上的刻度0,紧定后方的螺丝固定。4、斜行穿刺器115内嵌有多种不同型号穿刺针的针槽盘,选择相匹配的针槽套好穿刺针。5、从CT、核磁大图片上仔细测量穿刺靶点的深度及斜行进针点的位置,使其既不被骨质阻挡又不会损伤重要组织,假设测量到靶点深度为77mm,进针点距脊柱中线80mm。6、调整深度尺,因为穿刺针进针点到卡槽117下缘为30mm,再加上皮肤到靶点77mm,把深度尺107mm与卡槽下缘对齐,紧定螺丝108固定,拧松横臂112后方螺丝,移动横臂112,使横臂112上的刻度对准卡尺80mm后拧紧螺丝。7、调整穿刺针116角度,使穿刺针116与深度尺109中线上的0mm处相交时,紧定螺丝114定位。8、要垂直穿刺时在垂直穿刺器107上的两针孔内插上呈十字相交的两根指示针,把X线投影的十字中心对准靶点进针即可。本椎间盘穿刺台本人己获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410808445.2,ZL201520052308.0。

实施例6:

包装运输方式

本产品在使用中由于电动面板向外滑动,操作使用中的台床整个长度可达2.6米,这样很不适合包装及运输,在包装运输时取下台上牵引拄19,臀部定位杆95,定位杆55,内收延长滑轨31,将电动面板30向内侧移到与台架平齐,这样与一般手术台无异,方便包装及运输。

实施例7:

各科手术台方式

开展各科各类手术时将牵引柱19移到台的最左侧,取下臀部定位杆95,胸定位杆55就能开展各科各类手术,如要开展上肢手术时伸起手板44,手板44可双侧安装,而且比传统手术台的手板好用方便。还能作为器械台使用。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