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艾灸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59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式艾灸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提式艾灸罐。



背景技术:

艾灸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炷或艾绒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它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灸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被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大量使用,由于现有的医疗机构发展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众多患者和需要养生保健的人们的需要,很多人自己在家实行简单的艾灸;而在家自行艾灸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艾灸需要长时间手持艾条固定在距离穴位一定位置处,过远无效,过近容易烧伤皮肤,艾灸的高度难以控制,艾灸者亦容易疲倦;另外,艾条燃烧到最后会形成比较短的艾条头,人手拿也很困难,只能丢弃造成浪费;再者,目前市场上艾灸器没有按摩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手提式艾灸罐,该结构设计新颖,实用性强,能够固定艾条及调节艾条的长度,同时对人体具有按摩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提式艾灸罐,它包括筒状罐体和与筒状罐体相匹配的罐盖,筒状罐体的中心轴水平设置,筒状罐体的底端为平面体结构,平面体结构上设有按摩凸起和通气孔,按摩凸起和通气孔交错分布;所述筒状罐体的上部设有弧形提手,弧形提手连接在筒状罐体的左右两端之间,筒状罐体的右端为敞口端,敞口端上设有罐盖;所述罐盖由盖体和艾条固定针,艾条固定针可插入至筒状罐体的内部,筒状罐体的敞口端的内部沿着圆周均布有固定艾条的弹簧片,盖体可盖合在筒状罐体的敞口端。

根据上述的手提式艾灸罐,所述筒状罐体的敞口端的内部沿着圆周均布有3~6片弹簧片。

根据上述的手提式艾灸罐,所述筒状罐体的外周设有防滑纹。

根据上述的手提式艾灸罐,所述盖体由圆盘和贯穿于圆盘中心的圆柱体组成,圆盘和圆柱体一体成型,圆柱体的上端设有柄部,圆柱体的底端中心设有艾条固定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筒状罐体和与筒状罐体相匹配的罐盖,筒状罐体的中心轴水平设置,筒状罐体的底端为平面体结构,平面体结构上设有按摩凸起和通气孔,按摩凸起和通气孔交错分布;所述筒状罐体的上部设有弧形提手,弧形提手连接在筒状罐体的左右两端之间,筒状罐体的右端为敞口端,敞口端上设有罐盖;所述罐盖由盖体和艾条固定针,艾条固定针可插入至筒状罐体的内部,筒状罐体的敞口端的内部沿着圆周均布有固定艾条的弹簧片,盖体可盖合在筒状罐体的敞口端;结构中的筒状罐体作为艾条的燃烧室,艾条固定针用于调节艾条在燃烧室内的深度,弹簧片起到固定艾条的作用,按摩凸起用于按摩。

2.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筒状罐体的外周设有防滑纹,防滑纹避免了使用时手滑现象。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手提式艾灸罐,它包括筒状罐体1和与筒状罐体相匹配的罐盖2,筒状罐体1的中心轴水平设置,筒状罐体1的底端为平面体结构,平面体结构上设有按摩凸起3和通气孔4,按摩凸起3和通气孔4交错分布;所述筒状罐体1的上部设有弧形提手5,弧形提手5连接在筒状罐体2的左右两端之间,筒状罐体2的右端为敞口端,敞口端上设有罐盖2;所述罐盖2由盖体21和艾条固定针22,艾条固定针22可插入至筒状罐体1的内部,筒状罐体的敞口端的内部沿着圆周均布有固定艾条的弹簧片,弹簧片6的数量为3~6片,盖体21可盖合在筒状罐体1的敞口端;所述筒状罐体的上部外周设有防滑纹7。

上述的手提式艾灸罐的盖体是由圆盘23和贯穿于圆盘中心的圆柱体24组成,圆盘23和圆柱体24一体成型,圆柱体24的上端设有柄部25,圆柱体24的底端中心设有艾条固定针2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