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
背景技术:
人口老龄化形势越发严峻,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数量趋于上升,瘫痪和半瘫痪病人增多,不能自理的病人不论在医院或家庭,病人想翻身是很困难的,这给病人的家人或者护士带来不便,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护理床采用在床架上安装翻身机构,该翻身机构对应背部位置,翻身机构下方设有一驱动装置。
上述的护理床,虽可提供使用者一具有翻身功能的护理床,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因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为:仅能托起背部,不能托起臀部,会给病人带来扭痛感。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护理床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翻身时能同时托起背部和臀部,并且方便、舒适的新的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成为当前业界急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身时能同时托起背部和臀部,并且方便、舒适的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从而克服现有的产品仅能托起背部,不能托起臀部,会给病人带来扭痛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包括床板、支撑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床架,所述床板包括背板、臀板,所述背板包括左背板和右背板,所述臀板包括左臀板和右臀板;所述左背板与左臀板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右背板与右臀板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左背板和右背板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左臀板和右臀板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床架上设有左背板和左臀板共同翻转驱动件,右背板和右臀板共同翻转驱动件、背板翻转驱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背板还包括设于所述左背板和右背板之间的中间背板,所述中间背板通过第一旋转机构与左背板连接、通过第二旋转机构与右背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背板和右背板靠近中间一侧设有若干互相错位布置的凸出部,所述中间背板的两侧设有若干与所述凸出部相对应的缺口,所述凸出部的顶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缺口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背板下方支撑有一托架,所述托架靠近所述臀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床架上,所述翻转驱动件通过托架驱动背板翻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共同翻转驱动件、共同翻转驱动件和/或背板翻转驱动件采用伸缩臂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臀板和右臀板靠近所述背板一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所述臀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边和折向背板的第二边;所述共同翻转驱动件、共同翻转驱动件均采用伸缩臂结构,且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边上,所述左背板、右背板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左臀板和右臀板靠近中间一侧分别铰接于所述床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床板还包括腿板,所述腿板靠近所述臀板一端铰接于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架上设有支撑于所述腿板下方的伸缩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床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床尾一端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靠近所述腿板一端设有折向下方的折片,所述腿板靠近所述脚踏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折片上,所述腿板下方设有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床架和折片上的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臀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左臀板和右臀板之间的坐便器盖板,所述坐便器盖板下方设有坐便器。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能同时托起背部和臀部,方便、舒适。
2、增加翻转床面的宽度,更好托起身体重量。
3、结构简单,受力均衡。
5、能降低腿板,形成坐姿。
6、提供脚踏板,并且结构简单。
7、提供排便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臀板可随背板一起翻转,能够将背部和臀部一起托起,避免给病人带来扭痛感,使病人翻身更加方便,并且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的翻起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的右视图;
图4是图3中所示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的A-A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所示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包括床板1、支撑于所述床板1下方的床架2,所述床板1包括背板11、臀板12,所述背板11包括左背板111和右背板113,所述臀板12包括左臀板121和右臀板122;所述左背板111与左臀板121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右背板113与右臀板122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左背板111和右背板113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左臀板121和右臀板122相对转动连接;所述床架2上设有左背板111和左臀板121共同翻转驱动件4,右背板113和右臀板122共同翻转驱动件5、背板11翻转驱动件6。共同翻转驱动件(4)、共同翻转驱动件(5)、背板(11)翻转驱动件(6)优选均采用伸缩臂结构。
臀板12可以随背板11一同翻转,能够将病人的背部和臀部同时托起,避免给病人带来扭痛感,使病人翻身更加方便,并且更加舒适。
所述背板11还包括设于所述左背板111和右背板113之间的中间背板112,所述中间背板112通过第一旋转机构与左背板111连接、通过第二旋转机构与右背板113连接。所述左背板111和右背板113靠近中间一侧设有若干互相错位布置的凸出部,所述中间背板112的两侧设有若干与所述凸出部相对应的缺口,所述凸出部的顶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缺口的底部。
能够增加床面的翻转宽度,在更宽的范围内托起病人的身躯,使病人翻身更加容易。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可为由若干片合页构成的合页组,合页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而且坚固耐用。
所述背板11下方支撑有一托架15,所述托架15靠近所述臀板1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床架2上,所述翻转驱动件6通过托架15驱动背板11翻转。
背板11在翻转驱动件6的驱动下可以翻起,形成一个靠背,使病人坐起时更加舒适,对于无法自行坐起的病人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配合图4、图5所示,所述左臀板121和右臀板122靠近所述背板11一端分别设有一个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包括与所述臀板12固定连接的第一边81和折向背板11的第二边82;所述共同翻转驱动件4、共同翻转驱动件5均采用伸缩臂结构,且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边81上,所述左背板111、右背板113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二边82上。
通过该连接件8可以实现一个伸缩臂同时支撑起一侧的背板和臀板,并且一侧的背板和臀板能够受力均匀,而且该连接件8还可以起到支撑背板翻起的作用,使护理床结构更加简单。
配合图3、图6所示,所述床板1还包括腿板13,所述腿板13靠近所述臀板12一端铰接于所述床架2上,所述床架2上设有支撑于所述腿板13下方的伸缩臂7。所述床板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床尾一端的脚踏板14,所述脚踏板14靠近所述腿板13一端设有折向下方的折片141,所述腿板13靠近所述脚踏板14一端铰接于所述折片141上,所述腿板13下方设有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床架2和折片141上的连接杆142。
所述床架2、腿板13、折片141及连接杆142形成一个四连杆机构,通过伸缩臂7带动腿板13向下转动,四连杆机构带动脚踏板14转动,形成一个带有脚踏板14的座椅。
所述伸缩臂均采用电动缸驱动,电动缸结构简单,控制更加精准,而且避免了类似液压缸的漏油现象。
该护理床还设有中央控制器和控制面板,中央控制器与控制面板和各伸缩臂电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可调整护理床的姿态。
所述臀板1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左臀板121和右臀板122之间的坐便器盖板,所述坐便器盖板下方设有坐便器。坐便器方便了病人大小便。
作为优选可在床架2底部设置脚轮3,方便护理床的转移、搬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能翻身的自动护理床,臀板可随背板一起翻转,能够将背部和臀部一起托起,避免给病人带来扭痛感,使病人翻身更加方便,并且更加舒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