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患者外出检查身体时,如有输液需要专人提着输液袋,极其不方便。同时,患者上下轮椅的过程,相比普通人迟缓,此时轮椅的滑动可能会给患者的安全留下隐患。患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比如,火车、地铁等,轮椅如果没有很好的固定,将为患者带来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好的医用多功能轮椅,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包括一对大车轮、一对小车轮、椅座、扶手和靠背,所述大车轮位于小车轮后方,所述大车轮外侧设有手轮圈,患者可自行转动手轮圈前进;所述大车轮与手刹相连,所述手刹位于大车轮前方,所述椅座后方设有靠背,所述靠背两侧各设一个握把,右侧握把上方设有输液杆,所述椅座下方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由左踏板和右踏板组成,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设有卡扣,既可各自独立使用,也有通过卡扣连接成整体使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分别设置于椅座下方的左斜杆和右斜杆下部,所述左斜杆和右斜杆底端各设有一个吸盘,所述左斜杆和右斜杆顶端与轮椅本体通过转轴相连,通过转轴,左斜杆和右斜杆可实现转动,上下轮椅时,左斜杆和右斜杆下部调至最低处,此时吸盘可抓住地面,轮椅不会滑动,上下轮椅更为安全;将所述扶手以及靠背外围设有固定架。
作为优选,所述输液杆与右侧握把共用一根竖杆,所述输液杆为伸缩杆,所述输液杆顶部设有可拆卸式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由左、右和后侧的水平杆组成,所述固定架左右侧和后侧设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共两根,所述固定带尾端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带滑动连接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带端头设有卡头,所述固定带中间设有日字扣,固定带可沿着固定架滑动,做火车或地铁时固定带端头的卡头穿过车内扶手插入尾端的卡槽,达到固定的作用,日字扣可调节固定带长短。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前方设有餐板,所述餐板与扶手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餐板中间设有散热器,餐板可兼做电脑桌。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脚踏板下方吸盘的设置,让上下轮椅的过程更平稳;伸缩式输液杆能让患者外出时输液,不用专人手提;固定架和固定带让患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可知,一种医用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本体包括一对大车轮1、一对小车轮3、椅座4、扶手7和靠背12,所述大车轮1位于小车轮3后方,所述大车轮1外侧设有手轮圈2,患者可自行转动手轮圈2前进;所述大车轮1与手刹5相连,所述手刹5位于大车轮1前方,所述椅座4后方设有靠背12,所述靠背12两侧各设一个握把8,右侧握把8上方设有输液杆9,所述椅座4下方设有脚踏板6,所述脚踏板6由左踏板和右踏板组成,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之间设有卡扣,既可各自独立使用,也有通过卡扣连接成整体使用;所述左踏板和右踏板分别设置于椅座4下方的左斜杆和右斜杆下部,所述左斜杆和右斜杆底端各设有一个吸盘,所述左斜杆和右斜杆顶端与轮椅本体通过转轴相连,通过转轴,左斜杆和右斜杆可实现转动,上下轮椅时,左斜杆和右斜杆下部调至最低处,此时吸盘可抓住地面,轮椅不会滑动,上下轮椅更为安全;将所述扶手7以及靠背12外围设有固定架10。
由图1所示可知,所述输液杆9与右侧握把8共用一根竖杆,所述输液杆9为伸缩杆,所述输液杆9顶部设有可拆卸式挂钩13。
由图1所示可知,所述固定架10由左、右和后侧的水平杆组成,所述固定架10左右侧和后侧设有支撑杆,所述固定架10上设有固定带14,所述固定带14共两根,所述固定带14尾端设有卡槽,所述固定带14滑动连接于固定架10上,所述固定带14端头设有卡头,所述固定带14中间设有日字扣,固定带14可沿着固定架10滑动,做火车或地铁时固定带14端头的卡头穿过车内扶手插入尾端的卡槽,达到固定的作用,日字扣可调节固定带14长短。
由图1所示可知,所述扶手7前方设有餐板11,所述餐板11与扶手7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餐板11中间设有散热器,餐板11可兼做电脑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